國潮之光李寧 靠什么重返黃金時代?
國潮之勢,勢如破竹。“天貓中國日”讓一眾國產品牌“脫胎換骨”。2018年1月,天貓宣布將與CFDA(美國設計師協會)中國獨家戰略合作伙伴迅馳時尚聯手,在2018年紐約時裝周上推出“天貓中國日”。
屆時,天貓將把優秀的中國設計師品牌帶去紐約秀場,一展風采。李寧位列其中。2018年2月7日,紐約,故事開始的地方。李寧時裝秀主題—“悟道”。中國李寧和中國紅的結合,大氣恢弘,讓人驚嘆,原來國產服飾還能如此出彩。
一戰而紅的李寧,成為了“新國潮”的代表。一個漂亮的轉身,也是李寧再度崛起的標志之一。在最近公布的2019年中報中,李寧上半年營業額增長了33%,達62.55億元;純利同比增長196%,達7.95億元人民幣,銷售和利潤均出現了強勁復蘇的趨勢。
如今風頭正勁的李寧,在2012年前后,卻是一副頹勢。高光、轉折“一切皆有可能”的李寧公司背后,是一位奇跡式的人物,被稱為中國第一代體操王子的李寧——14個世界冠軍,106枚金牌傍身,創造了世界體操史上的神話。
誰也未曾想到,這位退役后的體操王子竟成功轉型成了商海巨人。1990年前后,廣東三水,原健力寶董事長李經緯聯手李寧,創辦了“李寧”運動品牌。1996年,李寧徹底脫離健力寶。自立門戶后的李寧公司,業績節節高升。2003年營收突破10億大關。
2004年,李寧公司成功登陸港股,成為了首家在港上市的內地體育用品公司,風光無兩。2008年,可以說是李寧的又一高光時刻。萬眾矚目下,空中騰飛奔跑的創始人李寧,手舉祥云火炬,繞場一圈后,點燃了奧運圣火,一項偉大的歷史使命由李寧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這或許是奧運會史上最成功的一則免費廣告。”《華爾街日報》如是說。2008年,公司門店數量高達5000家,2011年超過了8000家,原本預計2013年突破1萬家的李寧公司,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2011年公司扣非后凈利潤出現大幅下滑,較上年降低了73.38%,為2.45億元。面對業績的迅速跌落,李寧公司表示“一些外部因素的發展趨勢符合本集團前期判斷的方向,但是速度超出了本集團的預期。”
此后數年,公司一直深陷虧損泥潭。2012年-2014年,李寧公司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21.43億元、—5.27億元、—8.07億元。
存貨周轉天數依舊高居不下。
2012年,安踏體育反超李寧,成為國內體育運動第一品牌。變革、盈利面對迅速下滑的業績,2012年7月李寧展開了全面的變革計劃。
渠道、產品、零售運營能力,三駕馬車將公司重新推入了增長軌道。體育用品行業的過度擴張使銷售渠道囤積了大量存貨,推進改善渠道結構是改革的重點之一。
公司將業務模式由批發為主轉變為采用直營業務模式,大幅縮減特許經銷商數量,增加直營店鋪數量。
電子商務渠道的表現更是可圈可點。
2014年-2018年,其占收入比重逐年提高,分別為4.9%、8.6%、14.3%、18.8%和21.1%。2018年的“雙十一”購物節,天貓李寧官方旗艦店創下了3.6億元的銷售新高,同比上漲67.44%。
零售營運方面,公司決定將產品研發和零售運營能力與互聯網帶動的商業環境對接,與更多的創新科技企業合作,創造更多的跨界商業機會。
產品方面,公司逐漸放棄與休閑服裝重疊的業務,將主營業務聚焦在五大核心運動品類上,分別為籃球、跑步、羽毛球、訓練和運動生活。
這五大品類有著不同的品類價值定位,市場推廣策略及手段,不過總體看來,贊助和舉辦賽事,簽約國家隊和熱門運動員是李寧擴大其核心品牌知名度的重要戰略。
在籃球方面,李寧構建了金字塔式體系,頂端主要是韋德之道系列產品,2012年李寧簽約NBA球星韋德,此后圍繞韋德構建的籃球文化讓人印象深刻;中部主要是在CBA聯賽布局;塔基主要是進行草根籃球營銷,比如一戰成名夏季聯賽、李寧3+1冬季籃球聯賽等。
在跑步產品方面,李寧舉辦了國內首個聯賽形式的路跑賽事,還與科技融合,運用李寧Re-fit可生長科技打造了“悟空”系列。
在羽毛球產品方面,李寧開發了球拍科技平臺,關注全線產品的創新和研發,此外除了2009開始簽約的中國國家羽毛隊外,李寧還簽約了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隊,以及一些熱門球員。
為了獲取年輕消費者的注意,李寧也早有布局。2015年李寧玩起了時尚跨界營銷,當年公司贊助了韋德主辦的RunWade時尚活動,同年還贊助了邁阿密年度藝術盛宴—Art Basel;2016年,公司繼續與Marvel Studios合作,推出銀河護衛隊2和Marvel classic包裹等。
此外,公司還與市場潮流媒體深度合作。越活越年輕的李寧,越來越會抓住年輕人的眼球。快速跟進娛樂熱點,簽約贊助當紅娛樂資源,利用意見領袖為產品背書,挖掘粉絲經濟。
眾多努力背后,李寧更是趕上了一個“好天氣”。在消費升級的浪潮上,新一代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并不只停留在物質層面,還上升到了精神認同。隨著大眾民族文化自信的日益增強,國潮單品深受當代年輕消費者的追捧。
李寧則準確把握住了這一社會現象。幾經努力,終于云開霧散。公司凈利潤開始大幅攀升,存貨周轉率也有所好轉。
今日的爆紅,看似偶然,實則必然。但是面對著國際品牌,諸如阿迪、耐克等帶來的市場沖擊,李寧的未來依舊充滿挑戰。作者:許林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