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走訪隨筆:對溫州服裝發展的思考
2020年,疫情改變了世界。
2月份,中國全民抗疫,足不出戶。3月份,中國疫情得到控制,復工復產。3月20日后,歐美疫情突然爆發;4月、5月,國際疫情越發嚴重,直到今天,似乎還未停止擴散的腳步。
最近,又因種族問題激化矛盾,歐美經濟進一步惡化,商貿市場受到極大影響,當地奢侈品牌紛紛關店。而在中國,卻有另一道異樣的風景線,奢侈品又引來一波漲價。
奢侈品為什么對中國市場如此樂觀?因為在奢侈品帝國,我們沒有話語權。
品牌是企業與國家競爭力的綜合體現,2020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p>
2020年,對中國來說,是一個新的契機年,作為一名服裝人,我們最關心的是,對于溫州服裝業來說,今年是否也是一個挑戰和機遇共存的年份?
曾經幾何“穿在溫州”深入人心
19世紀80年代,溫州服裝業起步,90年代初,涌現出一批國內知名的男裝品牌:報喜鳥、莊吉、法派、夏夢、喬頓、華士、仕登等,隨后,森馬、美特斯邦威、拜麗德、林中鳥、意丹奴等一批特許經營新模式的休閑品牌迅速發展,同時期,溫州女裝品牌雪歌、飄蕾、婉甸、風笛、好日子開始展露頭角。
當時在國內有一個人人皆知的口號:“穿在溫州”!
90年代初,溫州民營經濟發展遙遙領先全國,各地紛紛學習溫州模式。溫州服裝業亦是走在全國前列,妙果寺服裝市場門庭若市,溫州服裝品牌聞名遐邇。
走出去的服裝品牌vs溫州品牌
然而時過境遷,曾經在永嘉烏牛做皮革的一撥人去了海寧皮革城,曾經妙果寺市場開店的一撥人去了廣州的白馬商場、杭州的四季青、桐鄉的濮院、武漢的漢正街。曾經在溫州做品牌的那撥人,去了上海、廣州等地打造出時裝帝國。
地素集團、菲姿集團,以及眾多國內知名品牌:玖姿、荷比儷、歐時力、秋水伊人、比音勒芬、DIDIBOY等等,老板無一例外都是溫州人,還有一些在區域市場做得比較好的品牌如經典保羅等,老板是溫州人,世界品牌ELLE等,也是溫州人在做國內代理。
溫州服裝人的身影,輾轉全國各地。然而,溫州品牌企業屈指可數。
森馬服飾是這些年來少數幾個發展勢頭迅猛企業,成為行業內的龍頭老大,年產值190多億元,旗下童裝品牌——巴拉巴拉更是做到了國內第一。再就是男裝品牌報喜鳥、喬治白、喬頓、法派、莊吉等,女裝品牌雪歌、飄蕾、迪哈利、高氏杰、風笛等堅守在品牌發展之路上,JDV、UO、132、4cm、LG、anyview、棣祎等潮牌男裝品牌異軍突起,其中森馬、報喜鳥、喬治白三家企業成功上市。
溫州服裝精品制造的路還有多長?
近十幾年來,溫州服裝產業發展沉沉浮浮,卻并不出彩。優勝劣汰下,一些品牌逐漸被淘汰,曾經的知名企業消失了,本地能叫得響的品牌越來越少。
反倒是,由于溫州服裝人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研發能力,以及多年來積累的產業工人和完善的產業鏈基礎,溫州逐漸沉淀為國內外高端品牌男裝的代加工基地。“溫州制造”這四個字從此出現在國際奢侈品牌產業鏈上,并被世人所熟知,據不完全統計,與溫州企業合作的國際大牌就有20多個,包括阿瑪尼、杰尼亞、范思哲、古馳、BOSS、LV等。
隨著生產成本的進一步增加,以及各地服裝業的不斷發展,溫州制造的優勢逐漸減弱。眾所周知,貼牌加工利潤有限,即便有再牛逼的研發能力,依舊無法把握產品的定價權,而且隨時面臨著被替代的風險。
對于服裝產業長遠發展而言,只有品牌才有話語權,也只有品牌,才能成就服裝帝國。
常有人感嘆,溫州明明有龐大的服裝產業,明明有完善的產業鏈基礎,明明世界品牌加工廠就在溫州,明明溫州人服裝資源遍布各地,為什么品牌之路走得如此艱難?
據業內說法是,早些年,因城市定位的局限,導致從溫州起步的品牌不像上海、深圳、杭州那樣容易被國內消費者接受。其次服裝一直被認定為傳統制造業,未獲得當地政府足夠的政策支持。第三是溫州的時尚氛圍不是很濃,近幾年商貿市場缺失,沒有衍生出比較有影響力的新品牌。
后疫情時代,溫州制造如何轉向溫州創造?
2017年,溫州市服裝商會新一任會長,東蒙集團董事長池慧杰提出了將溫州打造成為全國時尚定制示范基地的目標,提出“時尚定制看溫州”的口號,并且拿到了溫州服裝業的第五塊金名片“中國服裝時尚定制示范基地”。
以此為契機,希望再次將溫州服裝推到國內時尚服裝高地。
2019年,浙江省政府提出加快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而溫州甌海區則被列為傳統服裝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
2020年,溫州將打造“中國溫州男裝節”,發布“溫州時尚產業白皮書”,“溫州男裝中國行”活動蓄勢待發,而以溫州大象城鞋服市場為中心的高鐵新城商貿板塊逐漸成熟。
我們知道,今年,部分曾經去廣州、武漢的客商轉道溫州。
疫情給整個時尚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顛覆。今年,業內的共識是活下去。然而,我們不希望再看到,一家服裝工廠成立12年,經歷6次搬家;我們不希望再看到,服裝市場各自為陣,四處分散;我們不希望再看到,企業做大后,搬離溫州。
溫州有完善的產業鏈,有強大的制造基礎,這是我們的優勢所在,而如何培育出更適合品牌發展的土壤,則需要當地政府、行業協會、企業共同探討。雖然過去我們失去了十年時間,但是只要我們眾志成城,迎頭趕上,未來一切皆有可能。
制造業是立國之道,服裝產業,是以“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責任導向的綠色產業,文化引領的文化產業”,未來,通過產業重塑,智能制造,機器換人,商貿提升、細分領域,增加優勢,將溫州服裝打造為國際級紡織服裝標桿城市,打響城市區域品牌,相信將來溫州一定能培育出眾多國際型服飾集團。
2020年,溫州能否把握后疫情時代的機會?我們拭目以待!
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章君 溫州市服裝商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