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道 | 華服美人:寫不盡的人間絕色,傾國傾城
每個人都是一本書,用千千萬萬段經歷串連起人生的故事。每件衣服也不僅是用來遮擋或御寒的物品,它是最貼近我們肌膚的伴侶,它承載了歷史的記憶、文化的精髓、匠心的堅守……
我們買一件衣服,或許只是因為自己一瞬間的喜歡;但是,要做出一件讓人始終喜愛的好衣服,卻要經歷精選面料、精心設計、精巧制作的各個環節,凝聚著無數人的智慧和心血。
木棉道人始終相信:衣服一定是有自己的故事的。一件有故事的衣服,不僅能懂得人的內心對美的渴望與追尋,更能在穿著者中遇見更多的知音。20多年來,我們不僅是在做衣服,也是在用心寫一卷木棉道著衣人的故事集。
今年,邀您與我們一起來書寫,來見證。
古詩詞里,藏著最有風韻的美人
華服
美人
傾國又傾城。
世間有絕色,
而每當說起那些古代的女子,腦海中總會浮現出很多唯美的詩詞:“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對花情脈脈,望月步徐徐”……
這不僅是因為古人很會夸,還有一點很關鍵:古代的女子們身著華服,廣袖流仙、羅裙曼舞,更能激發人們唯美的想象力,一舉手一投足,都是風景。
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古代詩詞里的華服伊人,到底有多美?
01
《佳人歌》
漢 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02
《洛神賦》(節選)
漢 曹植
翩落驚鴻,婉若游龍。
榮耀秋菊,華茂春松。
髣髴兮若輕云之蔽月,
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
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03
《登徒子好色賦》
戰國 宋玉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
腰如束素,齒如編貝。
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
然此女登墻窺臣三年,
至今未許也。
04
《清平調·其一》
唐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05
《麗人行》(節選)
唐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06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唐 溫庭筠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
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07
《浣溪沙·天碧羅衣拂地垂》
五代 歐陽炯
天碧羅衣拂地垂,
美人初著更相宜,
宛風如舞透香肌。
獨坐含顰吹鳳竹,
園中緩步折花枝,
有情無力泥人時。
08
《醉垂鞭·雙蝶繡羅裙》
宋 張先
雙蝶繡羅裙。東池宴。初相見。
朱粉不深均,閑花淡淡春。
細看諸處好。人人道。柳腰身。
昨日亂山昏。來時衣上云。
09
《孔雀東南飛》
漢 佚名
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
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
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10
《紅樓夢》(節選)
清 曹雪芹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
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
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
淚光點點,嬌喘微微。
閑靜時如姣花照水,
行動處似弱柳扶風。
心較比干多一竅,
病如西子勝三分。
沉魚落雁鳥驚喧,閉月羞花花愁顫,詩詞中的那些華服女子,個個令人驚艷。這些女子,或美麗,或多情。詩詞因為她們的魅力而增色,她們也因詩詞的傳唱而不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