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紡織東山再起
東方國際的前身是上海紡織集團,往上追溯是1878年建造的上海機器織布局作為中國民族工業的搖籃,上海紡織工業曾占據過中國紡織服裝業的半壁江山。2014年,童繼生從上海建工集團調任上海紡織集團,要讓一個輝煌不再的上海紡織產業通過國際化東山再起,這是他肩負的使命。
在對中外紡織業進行廣泛調研之后,童繼生理清了發展思路:“紡織以服裝為中心線,以下叫傳統紡織,以上為高科技新紡織。”最高端的是生命紡織,往下依次是空天紡織,用于航空航天;軍用紡織,例如防彈衣;醫用紡織,開刀縫線、紗布、隔離服;產業用和專業紡織,如用于防塵、汽車產業。他說,“專業劃分后,服裝以上還有12個層次,我們現在大概只能做六七個,還有很多空間可以發展。”
童繼生說,“我們的重點,大型國有企業就應該領軍做高端的、高科技的新型紡織,傳統紡織服裝主要在創意設計、款型、顏色上做文章,一般的加工或勞動密集型生產要么找中小型企業、內地企業甚至亞洲、非洲企業做,要么我們就研發全自動的服裝生產線。”
童繼生認為上海紡織的轉型升級之路應該是一端抓科技,一端抓時尚。上任才一年多,他就組織了一個世界前四大時裝周時尚產業領頭人峰會——上海時裝周·海尚國際論壇,主題是“城市與時尚對話”。
歐美發達國家紡織業經歷了紡織工業、紡織貿易、紡織時尚產業的過程。這三個階段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總規模、經濟活躍程度、國民認知程度正相關。人均GDP達到4000美元是時尚產業起步的臨界點,上海在2000年就率先突破人均GDP4000美元,時尚產業在那時就開始蓬勃發展。
童繼生在論壇上說,“古代的時尚在東方,現代的時尚在西方,未來的時尚是在世界經濟最活躍的地方,那就是上海。”從這一年開始,上海時裝周學習米蘭、巴黎、倫敦、紐約時裝周,先走秀,再訂貨,從單純的時裝秀升級為亞洲訂貨季,全球第五大時裝周,全球買手在春秋兩季結束四大時裝周后,飛到上海采購,上海紡織時尚產業開始真正邁向國際化。
M50、尚街Loft、上海國際時尚中心……上海紡織將60多個寶貴的工業建筑遺存改造成時尚創意園區,總面積達180萬平方米,體量居全國第一,正在成為上海時尚產業集聚地,上海紡織也將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時尚產業綜合配套服務商。
2017年8月,上海國資委主導具有70年外貿歷史的東方國際與上海紡織合并。新的東方國際集團總營收外貿占比達百分之七八十。正值傳統外貿步履維艱之際,等待著童繼生的,是如何帶領新生的東方國際布局全球、實現增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