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大紡織“黑科技”,不知道你就OUT了!
科技高速發展,國內外紡織行業的新型技術層出不窮,新型生產技術的使用,提高了產品的功能性效用,有效促進了紡織行業的轉型升級和新型綠色可持續發展模式的建立。
穿上紡織行業“黑科技”的外衣,紡織行業已經不再是傳統密集型產業,今天小編就盤點一下至今出現的這些黑科技有哪些吧~
“紡織界的3D打印機”
1790年,英國人Thomas Saint(托馬斯·山特)發明了第一臺縫制機械,解放了手工勞動力。
二百多年后的今天,3D織物打印機的發明重新定義了“快時尚”概念,掀起紡織界新潮。
1.Electroloom
Electroloom-全球第一臺3D織物打印機
受3D打印機、制造運動及無障礙設計的啟發,Electroloom團隊著手開發一項技術讓織物,服飾,服裝的制作個人化成為可能。
Electroloom是一款設計制造3D織物的機器。人機交互操作時,不需要針、線或縫紉工藝。用戶只需使用簡單的CAD操作來就可以設計自己的織物模型。


同理于普通3D打印機,Electroloom可直接將原料轉為成品,而非將原料送入工廠進行大量加工步驟來制造傳統的紡織品。Electroloom在進行機器測試期間也召集了一批alpha測試人員來測試3D面料實現性能。
Electroloom的工作原理是使用電紡工藝將液體溶液轉化為固體纖維,沉積在三維模型上。這個過程稱為導向制造(FGF)。本質上說,機器內部電場將纖維引導到一個三維的形狀上,并將它們合為一體。
這項技術使用的是一種定制的滌棉混紡產品,它能與電織布機配套的庫存模具兼容。這些織物都被處理為近似液態的形式并裝進“豆莢”里作為Electroloom的基礎原料。
2.Kniterate
Kniterate-數字3D針織打印機
Kniterate是一款數字3D針織機,它的誕生直接將針織時尚制造帶入工作室、時裝公司、創客空間甚至學校,而不是傳統地由工廠加工生產產品。
與Electroloom不同,Kniterate只針對針織織物的織造,并仍使用紗線作為原料。
它能自動將你的數碼設計變成針織服裝,簡化了設計和制作針織品的過程。其允許用戶設計織造范圍之廣——從一條圍巾、一個帽子、一件毛衣或一塊地毯,這些都可成為幾分鐘內就完成的設計。
2013年,還在設計院校就讀的Gerard Rubio看著同學們使用著老式針織機作業,便開始思考:能不能給每個人都生產低成本的自動化數字針織機?
經過兩三年的運作演變,成熟后的Kniterate團隊決心將高質量、價格低廉、易于使用的數字針織機帶向市場,因此,2016-2017年,Kniterate團隊開始與中國一家工業針織機械制造廠商合作。
關于為什么要制作一臺為針織技術服務的3D織物打印機,Kniterate團隊表示了他們對針織品的熱愛。針織織物輕盈透氣的,能貼合身體,不像剪縫,幾乎沒有浪費。
石墨烯纖維
石墨烯一直被視為“針織產業新革命”,是由石墨烯基元有序組裝而成的新型碳基纖維,具有導電、導熱、潤滑、抗菌等特性,石墨烯的氧化物是一種正電荷,而通常細菌所帶的是負電荷,在正、負離子的拉力下 ,細菌就無法繁殖,從而就產生了抗菌效用。
LINE-X涂料
涂層能夠改變紡織面料的原始功能,特別是在實現防風防水等方面都具有顯著的效用。LINE-X是全球領先的超強韌保護涂料,具有耐磨、防撕裂的特性,能夠使一般的面料變成特殊的面料,堪比“防彈衣”的功效。
開紗纖維
普通線為大都是32根紗線擰成一股紗線,開紗纖維是通過在聚酯纖維末端分散出高達上千根的極其微小的絨絲纖維,使其具備比普通棉纖維或者竹纖維高得多的柔軟度和物理吸水能力。
溶液噴射法納米纖維
與靜電紡納米纖維像比較,溶液噴射法納米纖維透氣性更好,同時其溶液在進行噴射引入質子交換膜當中,能夠打破膜表面的質子“絕緣層”,有良好的容納性能,是一種很好的吸附性材料。
人工智能化運用普遍廣泛,智能化面料的使用也開始投入到實際生活當中。通過將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的有機結合,依托強大的技術和數據支撐的智能服裝孕育而生。
更多精彩報道,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