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買市政廳為何籌建孟買紡織博物館?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印度第二大城市孟買是印度紡織業的發源地,這里不僅有2100萬人口,還有著全印度40%的紡織工廠,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出口地。近期,孟買市政廳宣布將于2月開始籌建孟買紡織博物館,以展示當地具有歷史價值和人文意義的紡織業發展歷程。這一次孟買市政廳下達正式文書開展博物館建設工作,距離這個文化項目第一次被提出,已經過去了八年。而這個博物館也將成為當地第一座紡織博物館,其意義不言而喻,雖然仍面臨缺乏資金的障礙,但從目前獲悉的規劃能看出是個龐大的工程。
作為印度紡織業的代表,孟買有很多故事可講。在200年內,先后經歷了黃金時代和大衰退,近年又出現了回暖跡象。加之孟買適宜棉花生長的地理優勢、是印度的經濟中心、廉價勞動力豐富等原因在全球制衣工業中有重要地位,因此無論是當地人還是外來者,都想對印度紡織業歷史的來龍去脈摸個清楚。
孟買的第一個紡織廠由孟買紡織公司建于1856年,位于南部地區Tardeo。不到十年,這座毗鄰阿拉伯海的港口城市平地而起了10多個紡織廠,擁有紡織工6500余人。到了1900年,孟買紡織廠的數量增長到了136個,工人多達數十萬,被稱為“東方的港城曼徹斯特”。然而輝煌的紡織工業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干擾,在1920、1930年代的發展一度處于停滯狀態,5年內紡織廠大面積倒閉,只剩下81家,而這一工業的衰退寒潮在1982年達到了頂峰,許多工廠永久關閉,那一年被稱為“孟買紡織業大蕭條時代”。
雖然歷史故事跌宕起伏,但孟買紡織博物館將不只是展示歷史,還會在博物館內建造一個小型紡織廠,并展示過去紡織廠工人的日常生活。在20世紀初,大量外來務工人群為了在紡織業尋找工作而搬至孟買。同時為了節省開支,工人下班后只能和幾個同伴擠在一個小宿舍里。而這其中,工人生活中的辛酸苦辣都將成為紡織博物館關注的重點。
除了展示紡織業水平、體現工人生活,博物館還將設有湖水、圓形露天廣場和音樂噴泉等景觀。此前,孟買東部郊區內的聯合紡織廠已經進行了一些改造,里面包含了目前生意很好的鳳凰紡織廠在內的三個小紡織廠,像一個小博物館。而此次新博物館將在此基礎上落成,所有的設施將共同構成面積約為6.5萬平方米的綜合場所。
“我們希望這個博物館可以與更多人進行互動與交流,最好每一個市民都能來參觀。”孟買市政廳委員Ajoy Mehta對記者表示。在聯合紡織廠中還有煙囪、半自動化織布機、池塘,它們一直被當做珍貴的遺產來保護。目前,孟買市政府正在對它們進行修復工作。“所有歷史遺產都會重現榮光。” Mehta說道。孟買最著名的藝術學府JJ藝術學院也受市政府邀請,參與博物館籌備工作中的視覺設計部分。市政府邀請藝術院校參與,是因為想在博物館中增添時尚畫廊和展出場地。專門對傳統的印度紡織技術、材料和紡織工人群體的生活百態、背后的文化進行展示,并提供教育意義。
孟買紡織博物館的出發點很明確,不是為了服裝行業的人而建,而是代表了紡織業對每一個人的重要性,包括所有紡織工人的后代和每一個普通的公民。“JJ建筑學院的藝術品和應用美術作品會幫助博物館吸引普通市民,很多博物館只想吸引受過高等教育的、富有的社會精英來參觀,而我們希望這座博物館可以盡可能地觸及到大眾的內心。”JJ建筑學院院長Rajiv Mishra對《印度快報》說道,目前由她帶領的15人團隊正在緊鑼密鼓地為博物館項目做準備。
這一博物館除了用歷史教育現代人,還想為下一代紡織業人才做點有意義的事情,剛畢業的藝術設計類學生將有機會在紡織博物館展出自己的作品。“未來這里會聚集起一批學生,畫畫也好、雕塑也好,他們都可以租用博物館的地方來做展覽,半年到一年不定,展覽期間也可以出售作品,” Mehta表示,“等這一批學生畢業一年后,下一批剛走出校園的學生又會代替他們的位置。”據悉,博物館很有可能單獨開辟一塊地方做不同的展覽,但所有空間都不會外包給精品商店。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