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會中暗藏新科技 智能發熱服飾燃爆冰雪盛宴
2月25日夜,歷經17天的拼搏、榮耀與激情,緊張的冬奧會比賽進入尾聲,人們在平昌奧林匹克體育場迎來歡樂的告別時刻。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將奧運會會旗交到北京市市長、北京冬奧組委執行主席陳吉寧手中,標志著冬奧會正式進入“北京周期”。

在全場觀眾和全球億萬電視觀眾的注視下,由中國著名導演張藝謀執導的《2022相約北京》文藝表演呈現了一場科技與文化交融的視聽盛宴。短短的8分鐘內,主創者借助高科技實現影像變幻,為全場呈現中國智慧。
表演者之所以能自然舒展的演繹冰上動作,離不開智能發熱服飾的溫暖保護。針對嚴寒與極端天氣,冬奧會帶火的智能發熱服飾或將引領戶外運動新風尚,開啟人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抗寒很簡單
冬奧會帶火了智能發熱服飾
文藝表演中,象征第24屆冬奧會的24名輪滑演員和24個搭載“冰屏”的智能機器人滑出曼妙軌跡。閉幕式演出當天平均氣溫在零下十度,風力五級左右。嚴寒、多風,對于整個演出團隊而言是嚴峻的挑戰。面對防寒這一現實問題,整個演出團隊成員因為一種新材料而實現“科技護身”。原來主創團隊身著石墨烯智能發熱服飾抗寒保溫,防止出現凍傷,從而完成了每一個規定動作。
事實上,為了抵御寒冷更好備戰冬奧會,美國隊員身著紅、白、藍三色組成的服裝出席本屆冬奧會開幕式時,就曾引發媒體關注。這套服飾內部嵌有一個接通了電池的按鈕,打開開關即可為運動員提供持久的溫暖。

記者了解到,拉爾夫-勞倫公司是美國奧運會代表隊的主要服裝提供商,本次由該公司制造的運動裝備最大亮點在于加熱系統。服裝的整體設計采用油墨織物,質地輕薄,導電性好,而且發熱效率很高。此外,還搭配了帶流蘇的大號棕色麂皮絨手套,以達到全身保暖目的。
美國隊員們開幕式上的“全副武裝”既說明平昌當地氣溫著實太低,也反應出戶外運動防護產品的新趨勢,帶動了一大批戶外運動愛好者對于發熱服飾的消費需求。科技與技術突破為御寒奠定基礎。抗寒原來如此簡單,輕裝上陣也能實現溫暖保護。
中國研發獲國際認可
石墨烯智能發熱服飾溫暖你
冬奧會賽場上,運動員們揮汗拼搏贏得勝利離不開場下的千錘百煉。同樣地,一種新材料從發現到研制最終帶給人們美好體驗的過程,也并非一日之功。
當美國運動員的服飾引發關注、引領一波時尚風潮時,中國服裝企業自主研發的石墨烯發熱服飾早已在國際運動行業設計評選中獨領風騷。日前,在唯一面向全球運動行業的權威產品評選的2018“全球設計大獎”(ISPO AWARD)的賽場上,中國戶外運動品牌探路者聯合愛家科技推出的石墨烯加熱商旅沖鋒衣斬獲全球設計獎,將中國科技與中國設計帶上世界舞臺。

這款被視為“熱能鎧甲” 的石墨烯加熱商旅沖鋒衣采用了高科技納米新型材料——石墨烯。它就是智能可穿戴產品發熱背后的“功臣”。
基于石墨烯新材料的應用,以及傳感、通訊、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發展,新型紡織品得以呈現更多元、更智慧的形態。目前,一種采用石墨烯研制而成的紡織纖維材料AIHF(艾弗),因其獨特的功能屬性引發行業的關注。
記者了解到,AIHF是以紡織物形態存在,且具有發熱效能、高效能量轉化的材料。簡言之,它是一塊具有導電導熱、柔軟、透氣、可彎曲、可水洗優秀特性的“布”。其中被譽為Hinave哈尼微的科技技術,高效率地實現了石墨烯遠紅外光波的轉化,比其他碳系加熱產品高30%,電熱轉換率達到99%。

石墨烯加熱商旅沖鋒衣因添加了上述全新的科技技術而實現智能發熱。此外,添加在服裝中的充電寶還可進行自加熱,在寒冷的環境中實現自行調溫,同時還會釋放對人體有益的遠紅外線。針對戶外運動時遭遇雨雪等極端天氣,該款沖鋒衣外件面料與內件發熱紗面料,輕松實現防水透濕、高保暖的功能。

惠及于民前景廣
石墨烯智能發熱服飾未來勢不可擋
透過冬奧會不難發現,新一輪科技與智能革命成果正在慢慢滲透人們的生活。面對極寒氣候,這類智能發熱服飾的出現能夠為人們的現實生活帶來哪些改觀?
相對于傳統的發熱服采用金屬絲作為發熱原件,極易氧化、防潮性不強、難以恒溫的問題,石墨烯材質良好的導熱性,將其與紡織技術相融合,內置在衣物中的發熱效果極佳。此外,通電后石墨烯纖維材料內的自由電子會定向移動,以此來產生遠紅外線從而實現理療功能。能夠緩解老寒腿、痛經體寒、脊椎病、腰肌勞損等身體問題。

放眼市場,以發熱為亮點的智能可穿戴產品備受追捧。產品的發熱功能瞄準了消費者的需求痛點。比如,石墨烯發熱馬甲、沖鋒衣、健康護具等產品的出現,不僅豐富了市場的選擇,而且滿足了使用者的健康需求。生產商從實用設計出發,在產品設計中添加了貼合人體穴位的設計,能夠適應中老年人、戶外運動或工作者的需求。
即將到來的北京冬奧會不僅是體育人的盛會,也是全體喜愛戶外運動人士的歡樂時光。新材料、新科技、新技術的加入能夠帶來最有溫度的戶外體驗,讓人們在進行冰雪運動時獲得溫暖守護。
科技,讓溫暖觸手可及。可以預見,北京冬奧會的舉辦不僅將激發冰雪產業的發展,還將引起以新技術、新科技、新材料為核心的智能可穿戴類產品的爆發式發展。我們期待一場冰雪狂歡,更愿看到民眾在科技產品中感受隱藏其間的中國智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