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傳承 針線里的中國——2018“錦繡中華”中國非遺服飾秀新聞發布會舉行
5月21日,戊戌小滿。2018錦繡中華——中國非遺服飾秀新聞發布會在北京·恭王府舉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非遺辦公室主任張家洲、恭王府博物館傳統技藝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孫冬寧、北京服裝學院美術學院院長關立新、活動參演單位負責人和設計師代表、新聞媒體等參加了發布會。
在2018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文化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精神,更好地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現代生活,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遺司的支持下,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北京服裝學院、中央民族大學民族服飾研究所等單位聯手,于6月4日至6月9日,在恭王府推出2018“錦繡中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服飾秀”系列活動。
作為本次“錦繡中華”非遺服飾秀系列活動組委會辦公室主任,孫冬寧介紹了活動的整體安排,活動將包括:6晚11場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的服飾秀展演,選取非遺在現代服飾中的應用實例,展現振興中國傳統工藝、非遺走進美好生活的盛況。分別為:“藝針憶繡”、“白鷺為霜”、“苗凈千尋”、“布衣經綸”、“云想彝裳”、“木真湘韻”、“采藍之憶”、“挑繡之韻”、“流光溢彩”、“東方苧夢”十場非遺服飾秀,以及一場《白蛇傳》戲曲非遺創意秀。
此外,兩場“振興傳統工藝”學術論壇將在6月7日、9日,分別以中國傳統工藝振興探索與實踐、榮昌夏布傳承與保護為主題的學術論壇活動將舉辦。恭王府博物館還將分別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北京服裝學院掛牌成立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協同創新中心,發揮彼此優勢在服裝服飾的非遺研究等領域開展合作。
除了晚間的專業設計師非遺服飾秀之外,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恭王府還安排了兩個白天場的“非遺進景區”群眾體驗性服飾秀,即“老有所為——老年旗袍秀體驗非遺服飾秀”和“少有所樂少年紙藝體驗非遺服飾秀”。
隨著我國對弘揚傳統文化、振興傳統工藝的高度重視,紡織服裝行業越來越多的企業、品牌與設計師將傳統文化與技藝廣泛運用于時尚設計,使傳統文化與技藝得到活態傳承和創新發展。為此,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非遺辦公室作為錦繡中華非遺服飾秀活動的主辦方之一,今年負責推薦和組織兩場服飾秀和一場紡織非遺保護與傳承學術研討會。張家洲介紹,兩場秀分別是6月4日藝之卉“藝針憶繡”開幕秀與6月9日文化與自然遺產日的榮昌夏布“東方苧夢”閉幕秀;一場研討會是6月9日下午以榮昌夏布為主題探討紡織傳統技藝保護、傳承與創新的研討會,在研討會上還將舉行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紡織非遺)協同創新中心的揭牌儀式。
張家洲表示,今年中紡聯在非遺服飾秀的推薦上有兩個原則:一是不重復推薦。去年中紡聯推薦了依文集團黔西南布依族刺繡服飾秀和名瑞集團的潮繡和中國嫁衣龍鳳褂兩場秀,他們的精彩演繹讓人記憶猶新、印象深刻。一年來這兩個品牌不斷有高質量的創意新品推出,考慮到紡織服裝行業還有很多將傳統文化與技藝運用于時尚設計的優秀品牌、企業和設計師,因此,中紡聯今年不重復推薦去年參演的品牌,目的在于讓更多的品牌有機會在恭王府錦繡中華非遺服飾秀這一特定的專屬平臺上展示自己的風采,同時也讓這個舞臺更加豐富多彩,不斷呈現新面孔、新形象、新作品、新故事,充分體現文化與藝術的多元化與多樣性。
二是堅持推薦精品。今年中紡聯推薦的深圳藝之卉與杭州合集置合兩大品牌在紡織服裝行業享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而且這兩大品牌與設計師都致力于非遺的保護與傳承,將其作為企業的社會責任和使命擔當。同時,在她們呈現的設計作品中充分運用與體現了苗繡、夏布等國家級紡織非遺項目獨特文化底蘊與藝術魅力。
之后,關立新介紹了由北京服裝學院負責組織推介的服飾秀;榮昌夏布設計師張義超、藝之卉設計師、北京服裝學院郭瑞萍等參演單位負責人、設計師分別介紹了服飾秀非遺技藝和設計理念。屆時,北京服裝學院、武漢紡織大學、上海大學等高校,藝之卉、度兮、Drita、木真了等多家國內知名服飾設計團隊,將共同以設計的力量保護中國傳統手工技藝,聯袂為觀眾呈現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意秀場;二十四節氣、苗繡、蠟染、亮布、蠟染、挑花、手推繡、青瓷、京繡、夏布等多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項目與現代服飾設計時尚融合,將古老的非遺之美,結合當下時代的摩登藝術,在探索美的田埂上深耕,在藝術文化的發展中溯流追源。
參演設計師在現場通過模特展示自己的設計理念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