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紡聯副會長孫淮濱一行赴云南調研紡織非遺傳承及精準扶貧工作
8月10-13日,由中紡聯副會長孫淮濱帶隊的調研組赴云南省玉溪、劍川等地對紡織非遺傳承、精準扶貧等工作展開實地調研。
期間,在云南玉溪紅塔區,調研組一行參觀了小龍茵繡娘基地工作間和刺繡作品,了解基地的運作理念和發展現狀、前景及婦女精準扶貧工作等情況。
小龍茵繡娘基地專注于云南少數民族刺繡技藝的傳承和少數民族精品文化的保護與創新,基地運用傳承+培訓+創新的理念,通過公司+基地+秀娘的模式建立起全新的滇繡發展鏈條,并成功帶動部分農家富裕。目前,小龍茵基地已為當地婦女解決脫貧就業近180人,計劃發展簽約繡娘400人,為婦女們守住了家又守住技藝。
孫淮濱在調研時指出,小龍茵的繡娘們積累了祖先給她們遺留下來的各式傳統繡法技藝。紡織非遺的傳承基地一定要和現代設計結合,把新的審美需求融合進去,讓產品能夠符合更多人的審美需求,并與有效的商業平臺對接。這將對于繡娘生活改善、收入水平的提高,甚至是精準扶貧、非遺扶貧,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另悉,為推動精準扶貧、培育孵化紡織非遺后繼力量,同行調研考察的首創集團相關負責人已與小龍茵基地達成初步合作意向,意向繡品訂單金額達60萬元。
在劍川縣,調研組參觀考察了中央美術學院駐云南大理劍川傳統工藝工作站。
該工作站展示的云南劍川白族民間傳統工藝品“布扎”,已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其制作工藝獨特而講究,首先選用色彩鮮艷的各色絲綢,按設計縫成雛形,然后填入艾葉、青蒿、紫蘇等香料,再用絲線精心加工刺繡。布扎造型古樸,色彩艷麗,具有祈福納祥、吉祥如意等寓意。
調研組參觀考察玉溪市紅塔區小龍茵繡娘基地
調研組參觀考察中央美術學院駐云南大理劍川傳統工藝工作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