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之光”2018年度科學技術獎建議授獎116項,科技撐起紡織強國(附名單)
8月15日~17日,“紡織之光”2018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評審會在湖北武漢召開。

本次會議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勵辦公室組織,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發展部主任彭燕麗、“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副理事長葉志民出席會議。中國工程院院士孫晉良、蔣士成、俞建勇等來自全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和行業協會的48名專家參加了評審會。

本年度科技獎共受理申報項目184項,經網絡初評、會議復評,評審委員會建議給116個項目授獎,其中:建議授一等獎項目16項、二等獎項目48項、三等獎項目52項。(名單附后)
據介紹,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旨在獎勵在全國紡織行業基礎研究、技術創新、科技成果推廣及產業化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或個人,科學技術獎設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3個獎項。中紡聯將為獲獎項目頒發獎勵證書,并從獲得一等獎的項目中擇優推薦國家科學技術獎;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將為獲得2018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和二等獎的項目完成單位頒發獎金。


公平、公正、科學一直是紡織科技獎堅持的原則。為進一步優化評審辦法和評審程序,提高評審工作效率,今年紡織科技獎在評審方式上延續網絡評審環節,先后有80多名專家參與了評審工作。評審工作分為紡織組、化纖產業用組、染整組、機械自動化、標準軟科學組5個大組、9個小組進行。每個專業小組的專家在會前都認真審閱了本小組的項目申報材料,使得會議復評討論更加充分,建議授予一等獎的項目全部進行了現場答辯。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主席團代表受邀全程旁聽了評審會。

葉志民指出,要實現我國紡織強國2020的戰略,科技是重大支撐,而科技獎勵是實現紡織強國的重要措施,可以提高科技人才的積極性。葉志民強調了科技獎勵對推動紡織科技事業發展的三大功能,一是對科學技術的研究者、實踐者的肯定;二是對科技成果進行表彰,可以有效激勵全行業進行學習;三是讓優秀的科技成果在行業中形成良好的引導、示范作用。
據介紹,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自2008年開始支持行業的科技獎勵評審工作,葉志民表示,10年來,這項工作一直是基金會的重點支持項目,公益性的評審工作不僅符合基金會的宗旨,同時也為推動紡織行業的科技進步、成果推廣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未來,基金會將一如既往地將這項工作作為重要支持方向,努力推動行業的科技發展。

彭燕麗表示,科技獎勵和科技推廣是科技創新的重要舉措,代表協會對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及各位行業專家在科技創新領域對行業發展做出的努力表示衷心感謝,呼吁大家關注行業科技進步,希望專家學者們繼續為紡織行業的科技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