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元就能租個LV 共享奢侈品其實是個偽命題
小公務員的妻子瑪蒂爾德為參加一次晚會,向朋友借了一串鉆石項鏈,來炫耀自己的美麗。不料,項鏈在回家途中丟失。她只得借錢買了新項鏈還給朋友。為了償還債務,她節衣縮食,為別人打短工,整整勞苦了十年。最后,得知所借的項鏈原是一串假鉆石項鏈。
這是法國作家莫泊桑創作于1884年的短篇小說《項鏈》所講述的故事。這樣的事情放在2018年,或許就不會發生了,因為“共享奢侈品”平臺的出現,可以讓人快速地以非常低的價格“租”到奢侈品,并且這些平臺聲稱,所有商品都有多到工序驗證真偽,絕不會出現假貨。
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以“共享奢侈品”為由頭的平臺相繼獲得融資。
去年6月,奢侈品包包租賃平臺包租婆,完成了數百萬天使輪融資;去年9月,閑置包共享平臺“百格”獲得來自于天使投資人吳彬、程洋湜、道生投資等的近千萬元種子投資;去年11月,奢侈品共享服務平臺“星洞”完成1500萬元天使輪融資,青山資本領投。奢侈品包包租賃平臺有喵完成1500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 JadeValue 、梅花天使創投,此前,公司已獲得來自盈動資本的300萬人民幣天使輪投資。
而2015年創辦的中高端閑置品共享平臺“心上”則先后獲得了天使輪投資,15年7月獲得來自愉悅資本、星瀚資本的A輪投資,2016年11月,完成了由北極光領投的B輪融資,今年1月9日,“心上”宣布獲得了由GGV紀源資本和愉悅資本共同領投、北極光創投跟投的5000萬美元C輪融資,創下中高端閑置品交易平臺行業融資紀錄。
資本的肯定總是有資本的出發點,但不得不說的是,從租賃角度看,“共享奢侈品”很有可能是個偽命題,而共享平臺的真正奧義則在于“二手交易”范圍下的買賣、養護、社區、甚至金融工具。

租賃是個噱頭
你會每天花10塊錢去租一個奢侈品包嗎?
先來還原一下在網上租包的場景:
你先登陸一個共享奢侈品平臺,手機注冊,然后實名認證(需要輸入身份證),然后你開始逛,看到一個滿意的包,確認下單。如果你不關聯芝麻信用,你需要支付押金(一個Prada大約2000元左右押金,根據包的原價有所不同),支付完押金,下單完成。快遞會把你預定的包送到你面前(根據平臺物流的情況,快遞到家的時間各不相同,普遍在1~3天)。

好了,你心滿意足地使用了租來的奢侈品。之后,你要歸還它了。于是你打開app預約快遞員前來收貨,快遞員收到之后寄回平臺,平臺收貨之后進行評估,若包沒有問題,則將用戶押金原路退回。
整個過程看上去一氣呵成,但實際上,對于平臺來說,每一個環節都是坑:
1.需求
人們為什么要租包呢?租包的需求究竟有多大?
租包的人主要有兩種出發點:第一,對奢侈品有向往,且現階段的收入無法匹配這樣的向往;第二,對奢侈品有向往,現階段收入可以支持其購買一定的奢侈品,但同時希望能以較低的代價,用各種不同款式的奢侈品。
對于第一種出發點來說,租包是個低頻率事件,只有到了需要“虛榮”的場合,才會有租包的需求。第二種出發點則是日常的,用戶習慣是把平臺當成自己的云端衣柜,但有這種出發點的用戶數又是少數。
從原點看,租包就是一個“偽需求”,是“消費降級”。租包在心理上忽視了購買欲和占有欲,以及清潔衛生問題。

也許有人會用日本、美國的市場情況作為對標對象。的確,美國的奢侈品租賃平臺由來已久,美國奢侈品租賃平臺Rent the Runway提供高檔品牌的服裝、飾品、手包等租賃服務,覆蓋全美600萬會員,并且在2016年銷售收入達到一億美元,是盈利的。
但不要忘了,日本美國奢侈品租賃市場發展勢態良好與他們的國民消費習慣分不開。根據《南方周末》報道,家庭凈資產在100萬美元至1000萬美元的美國中產階級中有84%的人稱購買奢侈品時不是隨心所欲,而是選擇在降價促銷時撿便宜貨,他們更多是以租代買的方式享受奢侈品。
而國內,奢侈品租賃其實在2013年前后就有過一陣子創業潮,當時還是主打O2O概念,但并無成功者,2013年8月,一款名為“美可網”的奢侈品租賃的網站上線,然而該網站在當年已經關閉。
另外一個坑在于,租包這件事很難口碑發酵,設想小麗租了一個奢侈品包在Party上大放異彩,她會主動跟姐妹們分享這是她租的包嗎?
2. 貨源
假設獲客不是問題,進入到留客環節。
一個租賃平臺肯定是要豐富自己的貨架的,如果用戶來了,包的款式很少,選不到自己滿意的,那她很可能就會走了。但貨架豐富的代價就是一筆很大的成本,同時,這些包還面臨收過來的物流成本、維護保養成本、倉儲、折舊的成本,比如有喵租包在杭州未來科技城有個將近3000㎡的鑒定洗護倉配空間,這是用地成本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隨機查看了兩家平臺在6月18日晚間21點的情況:心上,可租的包一共148款。百格,可租的包一共16款。
可租量其實并不多。
事實上,絕大多數奢侈品品牌是不會授權電商去“租賃”他們的商品的。因此貨源絕大部分是兩個來源:B端直采和C端回收。
直采很好理解,就是平臺直接購買。
C端回收則是用戶的包收到平臺進行寄租。以“有喵”的用戶寄租為例,用戶添加有喵的客服微信,把需要寄租的包拍照發給客服,客服通過確認好符合要求可寄租的包,用戶把包寄給有喵,包上架,分收益。
但據有喵透露,其平臺上的包源,大部分還是直采。如果包包的主要來源B端直采,意味著成本投入巨大,回本周期會非常長,從而陷入到“共享單車”的困局中。
而用戶寄租雖說是一個盤活閑置物品的很好的概念,但操作起來,困難非常多。這也牽引出下一個問題——如何鑒別包的真偽。

3. 鑒定
平臺收到了貨源,需要確保商品是真貨,對于固定渠道來說,比較容易。但對于用戶委托寄租寄售的奢侈品,平臺的鑒定能力就遭遇了考驗。
平臺也會擔心正品包出租出去之后,還回來的是假貨。大多數平臺采取在商品中封裝RFID防偽標簽的方式。可以預見的是,如果平臺和用戶之間有什么糾紛,這個環節一定是最有爭議的。
對比日本,日本的二手奢侈品行業相對規范,經營者需要政府認證,另外整個行業有比較完善的鑒定、評估和培訓體系。
4. 洗護
二手奢侈品租賃中對于產品的維護還涉及到保值以及后續的售賣,百格的朱燁表示,會在每一次回收之后對產品做基本的護理,每流轉10次做相對深度的維護,現階段的維護由第三方提供。
這又是一筆開支。
5. 物流
目前大部分平臺都采用順豐快遞,除了包租婆選擇了自營,所有商品都由包租婆派送專員送貨上門。對此包租婆表示,這是基于商品價值的考慮,平臺不斷加強線下風險把控力度,從包裝到流程,包括專業話術和派送員的態度都形成了標準化體系,并確保被員工精準執行,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
至少自建物流真的是一件非常重度的事情。快遞距離、發貨速度都很難在短期內提升到順豐的水平。
不過,這些平臺基本上都做到了當天或隔天發貨。
6. 資金鏈
就算以上所有問題都解決了。共享奢侈品租賃還有一個整體的挑戰——不同于二手車、二手房、共享單車,包包是快消時尚品。各種新款式迭代速度很快,其流行與過時的時間差都相對短暫。如果大量的奢侈品包包和服飾在租賃期間沒有回本,但許多新款就會出來,舊款被共享的幾率會迅速滑坡。因此,包包的選品、供應的質量、數量、速度是核心的挑戰。
除了款式(SKU)是否豐富,包包的“動租率”很重要。那些沒有被租的包怎么半呢?它們可還占著庫存的位置,庫存也是一筆大開支。這么多包,存放在哪兒呢?倉庫也是有租金的。
二手交易才是真正奧義光靠租賃絕對是賺不到錢的。
假設一款2萬元左右的包,平臺花1萬元購入,一個月租金算10元/天乘以30天,租滿的情況下一共300元,平臺收回投資至少要1萬/300=33個月,這還沒有算運營成本,以及款式過時導致的空置成本。一個包沒有兩三年,根本收不回投資。2~3年連本金都不一定能收回的項目,為啥會有人前仆后繼地涌入?
他們并不傻,他們是看到了共享奢侈品背后巨大的二手交易市場。上述平臺均在奢侈品租賃之外擁有奢侈品二手交易的業務。
單從租賃來看,共享奢侈品和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按摩椅的商業模式沒有什么區別,自己投資大量的資金購買這些產品然后再共享,獲得押金之后可以用押金去理財。
單車、充電寶、按摩椅共享完不能賣給用戶,但包包可以。實際上,共享奢侈品其實和二手車的模式非常相似。
《2017中國奢侈品報告》顯示,2016年共有760萬戶中國家庭購買了奢侈品。中國消費者的奢侈品年支出超過5000億元,這相當于全球三分之一的奢侈品被中國人買走。另據媒體引用的不具出處的數據顯示,從2007年至2016年的9年間,國內二手奢侈品包包存量超過一萬億元,但進入二級市場的包包數量僅有3%~5%。
這也就是說,二手奢侈品交易是個巨大的待開墾市場。一旦二手交易跑通,奢侈品租賃的貨源、庫存問題也會迎刃而解。同時還能幫奢侈品品牌清庫存。
參考二手車的交易,二手奢侈品交易也可以有以下兩種主要形態:
1. 網上交易平臺:按包收取檢測費、交易服務費
網上競價交易模式主要是以中介機構的角色出現,通過為買賣雙方提供包的保障、支付保障等中介服務,保障二手包在線交易順暢實現。其盈利模式主要來自檢測費、交易服務費等。其優點是交易雙方能夠不受時間和地點的約束完成交易,交易成本低,信息透明,效率高,其難點是信用體系的維護及持續優化。
2. 簡單收購模式:作為“中間商”賺差價
直接買進賣出模式, “收購”模式,利用網絡平臺對奢侈品進行收購,然后再利用平臺或其他方式轉賣給消費者,收取差價盈利。該模式是一種重資產模式,對資金的需求規模和周轉性要求較高。強大的資金需求為該種模式構筑了資金壁壘。但缺點是風險較高,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后,資本運作的風險較高。另外,如何實現交易的跨區域流動也是該種模式面臨的挑戰。
而二手奢侈品平臺的優勢在于,在假貨、A貨(高仿品)橫行的中國市場,“保真”是用戶的剛需,因此不容易出現用戶繞過平臺自行交易的情況。鑒定、護理、維修等,增值服務的準確把握和落地是奢侈品平臺成功的關鍵。
但至于二手車、二手房慣用的金融手段——分期貸款,二手奢侈品因為客單價相對低,則很難跟進。要知道在二手車行業,放貸才是大收入來源。單憑商品交易,除非量巨大(比如閑魚、轉轉),很難做大收入。這就導致了所謂共享奢侈品、二手奢侈品難以盈利的窘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