紗線承受三大壓力 預期將繼續走低
“銀十”期間,國內紗線行情總體偏弱,廠商多表示接單不佳,庫存壓力較大,產品提價無力,計劃調整產量和產品結構者增多。據各方反饋,筆者總結眼下紡織廠主要承受來自三方面的壓力。
一、期貨持續下跌,市場“雪花那個飄”。先說鄭棉期貨,自9月中旬開啟下跌模式以來,鄭棉持續下跌。截止10月15日,鄭棉主力收盤15605元/噸,跌5元/噸。自9月17日鄭棉主力收盤16510元/噸以來,鄭棉累計下跌905元/噸。棉紗期貨跌幅較大。截止10月15日,棉紗期貨主力收盤24820元/噸,漲55元/噸。9月17日,棉紗主力合約收盤26525元/噸,一個月的時間,棉紗累計下跌1705元/噸。作為市場風向標的期貨持續下跌,嚴重打擊了市場信心。不僅下游企業不敢大量拿貨,就連紡織廠本身也小心翼翼,加緊“甩賣”現貨。市場寒意逼人、雪花飛舞。
二、進口紗維持低價位,沖擊國產紗。據貿易商反饋,7-8月份,印度紗出口價格大幅下挫,其中僅8月份棉紗對華出口價格就下調14美分/磅。據海關統計,今年8月份我國進口棉紗約20萬噸,環比持平,但同比增加約25.97%。鑒于簽約成本較低,9、10月低港的進口紗給國產紗帶來的沖擊較大。不少紗廠負責人表示,眼下C32棉紗內外價差在200-300元/噸,下游用紗企業在選購過程中,將根據用紗習慣和需求采購。市場預測,由于國際棉花價格持續下跌,進口紗對國產紗的沖擊將越來越大。
三、新疆棉走低,棉紗難尋支撐。國慶節之后,新疆棉同樣開啟了下跌模式。截止10月16日,阿克蘇、庫爾勒地區手采棉價格7.0-7.1元/公斤(衣分40%,回潮率12%),相比9月中旬的開秤之初跌0.5元/公斤以上。在籽棉下跌的同時,皮棉現貨行情回落。截止16日,南疆地區手采棉“雙28”價格16200元/噸(毛重、提貨),本周下跌200元/噸一線。近年,國內規模紡織廠的主要原料來源是新疆棉,在一定程度上,新疆棉起到了市場“晴雨表“的作用。新疆棉價格下跌,讓紡織廠的觀望心理增強,棉紗也失去了一些成本支撐。綜合以上三個方面的壓力,市場預計近期紗線行情或將繼續小幅回落。
據筆者了解:第一,純棉紗或穩中小跌。近期,冀魯豫地區純棉紗普梳21S、32S、40S價格重心在23000元/噸、24200元/噸、25200元/噸,近期保持平穩。但據廠商反饋,雖然正處“銀十”,但接單情況非常不理想,企業要么停產或限產;要么“甩貨”減壓。尤其部分廠家在實單交易過程中,給予下游企業較高讓利行為,棉紗“明穩暗跌”。因此,預計的純棉紗或由暗跌改變明降。第二,滌紗、人棉紗或難抑跌勢。自9月下旬以來,滌紗、人棉紗跌幅較大。截止16日,河北石家莊某廠滌綸紗32S的滌綸紗報價14000元/噸(不含稅出廠),與上一個交易日相比價格下跌200元/噸,銷量尚可,大單可據量商談。山東濰坊某廠30S人棉紗本日報20400元/噸出廠,近期價格暫無變化,銷量一般,大單可據量商談。但是,由于“三大壓力”,預計近期滌、人紗短期難抑跌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