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良品表示在中國只叫MUJI的情況不會發生
這幾天,日本生活方式品牌無印良品因為商標侵權案敗訴,而在中國或必須改名為“MUJI”的消息經社交網絡傳播,鬧得沸沸揚揚。本網就此向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下簡稱良品計畫)求證,得到獨家回應稱,相關消息描述片面,細節并不屬實。
具體來看,首先,無印良品與北京棉田方面及其子公司的訴訟官司仍處在二審階段,尚未宣判,因此,無印良品是否真的要因侵權而喪失“無印良品”的漢字商標尚言之尚早。
更關鍵的是,良品計畫強調:“即使上述判決生效,判決的對象也是僅針對北京棉田方所享有的24類商標。我方可以繼續使用已經擁有的各類別商品服務上的‘無印良品’商標權。”
據相關案件判決書描述,在中國,“無印良品”被注冊的24類商標最早由海南南華實業貿易公司注冊,有效期至2021年4月27日,后被轉至此次相關訴訟的原告方——在2000年成立的北京棉田紡織品公司。良品計畫雖然在1999年向商標局申請注冊了“無印良品”商標,但僅涵蓋了第16,20,21,35,41類商品或服務,且截至被異議商標申請注冊日的2000年4月6日前,仍未向商標局申請在第24類商品上注冊“無印良品”商標。這成了造成訴訟糾紛的關鍵。
事實上,此前,無印良品在24類產品上一直都需要刻意避免商標、標簽上出現“無印良品”四個字。這次會引起訴訟案件,良品計畫稱一方面是由于上海公司在制作24類商品的中國吊牌時出現失誤,導致“無印良品”四個字未被徹底去除,因而給了北京棉田方以發起訴訟的理由。
“對此,我方將更加嚴格管控,以保證去除作業徹底完成。”良品計畫解釋稱,“在中國以外的國家及地區,包括24類商品在內,(良品計畫)擁有全部的’無印良品’商標權。唯一例外的是在中國銷售24類商品,即北京棉田方擁有的商標權的商品,我方在制作商品吊牌時,必須將‘MUJI 無印良品’中的‘無印良品’去除。”
同時,相關案件還涉及“無印良品MUJI天貓官方旗艦店”在銷售24類商品時,疑似使用了“無印良品”商標的情況。對此,良品計畫稱已與天貓展開技術合作,目前旗艦店銷售的24類產品已不再顯示“無印良品”字樣。
據良品計畫提供的資料,該公司為了取回24類商標權曾與北京棉田方面展開長期訴訟。相關訴訟在2012年曾被最高人民法院駁回。而目前兩方關于“3年不使用商標即可撤銷其使用權”的行政訴訟仍在進行中。與此同時,良品計畫稱注意到中國市場內出現近30家使用MUJI紅色和字體“無印良品”門頭的店鋪,在調查后發現這些店鋪雖然經營實體不一,但均為得到北京棉田方及其子公司北京無印公司許可的店鋪,因此已開展法律維權行動。
“ ‘無印良品’是我司前身西友公司在1980年創造的臆造詞,我司擁有其權利。我方將盡最大努力取回。”良品計畫表示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