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服裝類品牌哈爾濱啤酒也走上了紐約時裝周
繼老干媽辣醬之后,哈爾濱啤酒也在紐約時裝周期間出現了,而且動靜不小。
紐約當地時間2月9日,哈爾濱啤酒和美國潮牌Pony一起辦了場秀,里面有5款外套由中國設計師品牌Chen Peng設計。不過,與其說這是一場服裝新品發布會,不如說是一次大型啤酒品牌營銷活動。
秀場所展示的服裝數量不多,幾乎都覆蓋著“哈”、“國潮哈啤”、“一起哈啤(諧音:一起happy)”、“Happy Together(一起快樂)”等品牌指示性極強的印花。前排坐著的明星藝人們也不忘舉著寫有“一起哈啤”的扇子拍照。
而服裝的觀賞性反而不如秀場內的其他表演。
為了打出“國潮”這一主題口號,T臺上擠滿了中國元素:行頭齊全的唱戲人、光著腳大揮墨筆的書法家朱敬一、著裝鮮艷的武術和舞獅表演,就連DJ都裝扮成了財神爺的樣子。
當天,哈爾濱啤酒還做了一場戶外快閃。模特們穿著印有“一起哈啤”的羽絨服,前往布魯克林街區觀看紐約涂鴉師Birdcap和朱敬一現場創作。秀后派對上,還有藝人演唱了專為哈爾濱啤酒創作的《HAPI HAPI》。
為了配合國潮主題,哈爾濱啤酒在宣傳時把邀請觀秀的藝人稱作“國潮合伙人”,把朱敬一稱作“國潮總監”,因為他的書法作品是國潮主題啤酒包裝的重要部分。
而這些有著新包裝的啤酒已經作為限量款開始出售,秀場上展示的服裝則會通過拍賣形式以極低的價格賣出。
不難看出,哈爾濱啤酒此次紐約行的真正主角,其實是國潮主題包裝的啤酒產品。而選擇紐約時裝周這個時間節點和服裝的形式,則是為了幫助宣傳和呈現“輸出中國文化”的品牌形象。
“國潮”這個概念已經火了好幾年,因為它體現了品牌既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又不忘貼近年輕一代喜好的形象。
從借助潮牌之名起死回生的球鞋品牌回力開始,“國潮”先在服裝界蔓延開來。后來,李寧在2018年2月的紐約時裝周“天貓中國日”上辦秀引起轟動,迅猛打出“國潮李寧”的形象,后續業績勢頭強勁,“國潮+國際”的道路便被許多中國品牌視為成功之法。
波司登在去年復制了這條路,作為全面轉型的營銷配合,緊接著的冬季便得到了十分豐厚的業績回報,股價創近5年新高。
加之迅馳時尚、天貓和紐約時裝周主辦方之一的CFDA(美國時裝設計師協會)關系愈發緊密,紐約時裝周和中國品牌便走得越來越近了——在去年9月的2019春夏紐約時裝周上,共有33個中國品牌參與。
CFDA主席Steven Kolb去年在接受界面時尚采訪時說:“中國品牌在中國當然有更合適的受眾,但如果想要真正地成功,還是要走向國際。紐約時裝周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當然設計師們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們都來到了紐約。”
雖然Kolb這里說的是服裝品牌,但Vivo、3M、YSL美妝等非服裝類品牌也越來越積極,它們通常是以贊助商、快閃店和跨界合作的方式參與。
上一次在紐約時裝周引發關注的非服裝類中國品牌是老干媽。去年9月時裝周期間,天貓和美國買手店Opening Ceremony在開了一家國潮快閃店,售賣印著陶華碧頭像的老干媽衛衣,以及云南白藥牙膏、雙妹等品牌的跨界產品。
像哈爾濱啤酒這樣舉辦大秀的非服裝類品牌并不多見。
關于中國品牌喜歡在國際時裝周亮相,曾有業內人士向界面時尚表達過觀點。認為許多品牌“出海辦秀”時,幾乎都是以傳播中華文化的方式來樹立國際化形象,而在它們眼中,是否真正實現了品牌國際化并不重要,因為目標受眾仍在中國。在這種情況下,品牌對于國潮和國際化的概念輸出比較容易陷入較為簡易、元素堆積的境地,未免會顯得“誠意不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