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節后凈回籠逾萬億元 降準仍有空間
2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當日人民銀行發放抵押補充貸款(PSL)719億元,與稅期高峰、中央國庫現金管理到期等因素對沖后,銀行體系流動性處于合理充裕水平,無逆回購操作。同時,數據顯示,節后凈回籠規模則達到10716億元。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考慮到2月21日,有1000億元國庫定存到期,2月份地方債發行啟動,以及當月稅期高峰臨近等因素,央行發放PSL有助于維護市場資金面繼續處于穩定的充裕水平。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外匯研究員王有鑫昨日對記者表示,央行加大PSL投放對市場有三方面影響。數量上,對沖稅期和國庫現金管理到期對流動性的影響,保持流動性平穩波動。價格上,PSL利率低于銀行貸款利率,可引導中長期利率下行,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政策預期上,由于PSL主要為商業銀行提供基建、民生領域的低成本資金,主要功能是支持國民經濟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和社會事業發展,有利于配合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實現穩定經濟增長的目標。
王有鑫認為,央行貨幣政策整體仍將保持松緊適度,不會搞大水漫灌。一季度,貨幣政策仍將以調節性的小修小補為主。
王青表示,未來央行貨幣政策仍將強化逆周期調節,促進年初以來信貸和社融的恢復性增長勢頭,使其與名義GDP增速大體保持同步,并重點運用定向降準、TMLF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資金流向“缺水”的民營企業、小微企業。同時,在貨幣政策向偏松方向微調過程中,央行還將堅持適度原則,防范“大水漫灌”再度引發宏觀杠桿率快速攀升,加劇扭曲和繼續累積風險。由此判斷,未來一段時間降準仍有空間,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中國貨幣政策國際地位提升 資本市場宜借勢謀大發展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在各個領域的聲音愈來愈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比如在貨幣政策領域,我們的政策取向就被其他經濟體廣泛關注,以至于央行在采用一些傳統或創新貨幣政策工具后,不得不通過各種渠道向外界闡釋其出發點和目的。我國貨幣政策廣受關注,是其國際地位顯著提升的一個表現。資本市場的改革發展需要很好的利用這一契機,把改革開放的功課做好。
今年1月份,央行分兩次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共計1個百分點,并通過其他既有和創新貨幣政策工具向經濟、金融薄弱環節釋放流動性,于是外界個別輿論開始質疑我國的貨幣政策是不是在搞量化寬松。在2月20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重申:“穩健的貨幣政策沒有變,也不會變。我們堅決不搞‘大水漫灌’!”
在總理重申貨幣政策取向不會改變之前,央行已經通過相應渠道明確穩健的貨幣政策是不會改變的。
穩健的貨幣政策主動作為,為我國金融市場的穩定創造了條件,而其國際地位的“躥升”對于資本市場來說則是一件好事。
當前,我國資本市場改革面臨比較好的有利時機,并且已經形成高度共識,已經進入了一磚一瓦的實施階段。在這個進程中,貨幣政策的主動作為,也會為資本市場的改革發展提供必要且及時的支持。因為資本市場是金融穩定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貨幣政策有著很高的靈敏度,資本市場各項改革的順利推進,需要借勢貨幣政策才能謀求更大發展。
在去年履新央行行長之后,易綱對資本市場的支持就逐漸體現出來。比如在去年3月份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他就提出要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穩步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在4月份的博鰲亞種論壇上易綱則明確指出,與過去相比,不管是外商直接投資(FDI)、對外直接投資(ODI),還是在金融市場方面,如何讓外資進入股市及債市,如何將中國股指納入全世界主要指數,這些工作一直都在做。
去年,A股市場獲得了國際三大指數公司的青睞,紛紛接納A股并提升其比重。這些成績的取得與央行和證監會等部門的努力分不開。
“中國的資本市場有條件健康發展”,在去年6月19日股市出現異常波動之后,易綱在接受采訪時強調,央行始終高度重視外部沖擊的影響,并將前瞻性地做好相關政策儲備,綜合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易綱說到做到。降準、推出貨幣政策創新工具,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維護金融系統穩定,為資本市場的改革創造了適宜的貨幣政策環境。
現在,貨幣政策取向及施力方向明確,資本市場改革也已進入實施階段,貨幣政策與資本市場的粘合度更是顯著提高。在這樣的背景下,只要假以時日,一個能夠匹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資本市場就會出現在國內外投資者面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