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市場外強內弱 短期高庫存消化路徑成關鍵
要點:
國際方面,據美國農業部3月報告,2018/19年度,全球棉花產量和期末庫存小幅調增,進口量小幅調減,整體報告中性偏空。目前來看,市場仍在等待中美貿易協議簽署,印度MSP未來仍為價格重要支撐。未來需進一步跟蹤新年度棉花種植情況。
國內方面,棉花產量預計小幅增加。短期內國內棉花商業庫存處于高位,2-3月份從高位小幅回落,盤面套保壓力依然限制價格上漲空間,但從年度供需平衡表來看,全球及中國棉花庫存下降,國內棉花供應進入緊平衡,未來棉價走勢仍需關注下游走貨情況。
總體來看,國內棉花庫存有所回落,但庫存依然高企,套保壓力明顯,棉花市場將在短期高庫存與長期緊平衡之間的博弈,后期關注上方套保壓力及下游訂單狀況;未來國際棉價走勢的主要矛盾點仍集中在中美貿易戰及天氣情況,中美貿易談判反復發酵,市場不確定性增加。此外,棉花春播備耕即將開始,需關注新年度棉花種植情況。
一、天氣情況、種植意向與中美貿易戰牽動棉價未來走向
2019年3月,受此前中美談判利好影響及印度MSP構筑全球棉價階段性底部支撐,美棉價格穩步抬升,震蕩上行,但中美貿易協議簽訂懸而未決,磋商前景仍存不確定性,市場關注點從供應端向消費端轉移。3月份以后,棉花春播備耕即將開始,需關注最新公布的種植意向,新年度全球產需預計趨于平衡。
1、關注實際種植與天氣情況
隨著新年度棉花種植季節的到來,市場關注的焦點主要集中在跟蹤后續實際種植和天氣情況。最新的美國意向面積報告顯示,2019年美國意向植棉面積同比減少2.3%,不僅沒有增加反而有所減少,給市場帶來較強支撐,但結合單產、棄收率綜合考慮,排除天氣因素,本年度美棉大幅增產將是大概率事件。
2、市場等待中美簽訂實質性利好協議
中美貿易問題牽動著棉花上下游的消費需求。低迷的消費預期成為2018年下半年棉花市場大幅下跌的首要原因。自中國加征美棉進口關稅后,短期內對美棉出口的影響是立竿見影的,2018年5月以來中國大幅減少了美棉訂單,美棉出口目的地從中國轉向巴西。
國內下游消費預期欠佳至今仍存。據最新調研過程中的紡企反映,去年9月以來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出口訂單受到較大影響,上游企業觀望情緒濃厚,部分訂單轉移到了東南亞國家。年初中美貿易關系緩和,才出現部分訂單回流國內的跡象。
所幸的是,中美貿易問題經過近一年的動蕩后,終于得到階段性緩解,美方推遲原定于3月1日對中國輸美商品進一步加征關稅的時間。預計4月初中美雙方將在美國繼續談判。盡管預期樂觀,但中美兩國首腦尚未簽署可能達成的協議,仍需提前做好市場波動風險。
沒有消費驅動就不會有真正的上漲,利好消息的刺激轉瞬即逝。只有中美雙方簽訂長期穩定的協議,為市場帶來實質性的利好,給予市場充足的消費信心,才能引導棉價有效突破震蕩區間。
3、印度MSP未來仍為價格重要支撐
印度棉花協會(CAI)3月份印度棉花供需平衡表將本年度印度總產預期再度下調,較上月小幅調減3.4至557.6萬噸,減幅0.6%;較上年度總產減少11.2%。近期,印度棉花價格觸底反彈。3月18日,S-6軋花廠提貨價44400盧比/坎地,折82.55美分/磅,漲2.1美分/磅;J-34提貨價4610盧比/莫恩德,折81.65美分/磅,漲2.75美分/磅,印度棉花日均上市量減少,說明實際產量大大低于預期。印度棉價上漲對國際棉價起到支撐作用。
二、國內棉市供大于求,庫存高企
3月底以來,鄭棉并沒有跟隨美棉走向上行通道,整體延續區間震蕩。一方面,短期內國內棉花的商業庫存目前處于高位,2-3月份從高位小幅回落。短期供應寬松,倉單位于高位,產業在盤面有利潤時增加套保力度,限制價格上方空間;另一方面,從年度供需平衡表來看,全球及中國棉花庫存下降,國內棉花進入緊平衡,棉花價格上漲彈性增強,價格下方空間有限,期貨前低位將成為較強支撐,但后期仍需關注上方套保壓力及下游訂單狀況。
1、國內棉花預計小幅增產
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抽樣調查顯示,截至2019年3月15日,全國新棉采摘基本結束,按2018年度國內棉花預測產量 607.5萬噸測算(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2018年11月份預測), 截至3月15日,全國累計加工皮棉586.4萬噸(其中新疆加工501.0萬噸),同比增加7.7萬噸;累計銷售皮棉305.6萬噸(其中新疆銷售248.9萬噸),同比減少18.1萬噸。
2、下游需求預期逐步轉暖,庫存小幅下降
節后開工,棉花庫存小幅下降。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抽樣調查顯示,截至3月初,被抽樣調查企業棉花平均庫存使用天數約為44.8天(含到港進口棉數量),同比減少1.6天;推算全國棉花工業庫存約98.6萬噸,同比減少5.0%;截至2月底,全國棉花商業庫存總量約456.86 萬噸,較上月減少28.34萬噸,降幅5.8%,降幅較上月擴大3.6%;全國棉花工業庫存約為80.93萬噸,環比下降4.43%,同比提高19.85%。
2010年以來棉花商業庫存走勢對比圖
2010年以來棉花工業庫存走勢對比圖
大量倉單套保,壓制價格明顯。截至3月25日,鄭棉倉單加預報合計為21109張,折棉花現貨84.4萬噸,占國內產量的約15%,鄭棉實盤率高達38%。其中,2017/18年度陳棉占1000張左右,面臨注銷,但更多的是2018/19新棉,該部分倉單的消化路徑也是未來影響棉價走勢的關鍵。CF1905合約對應的套保壓力位約15500-16000元/噸,若無強力驅動很難突破。如此大的量靠5月貼水交割全部消化不現實,是否能夠通過移倉,靠時間慢慢消化,仍需等待4月市場選擇。目前5-9月合約價差為-460元/噸附近,以年化8%計算,還需要約100點負向擴大才能激起大量移倉興趣。
2010年以來棉花注冊倉單走勢對比圖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1月,全國棉紗產量同比基本持平;棉混紡紗產量同比減少5.22%;棉布產量同比增加7.58%。紗的產銷率為97.1%,同比下降1.7個百分點,庫存為21.5天銷售量,同比減少0.1天;布的產銷率為96.8%,同比上升8.4個百分點,庫存為34.8天銷售量,同比減少15.1天,但是紡服出口數據利空,其中或受春節因素影響。據海關總署統計,截至2019年3月8日,1-2月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381.55億美元,同比下降12.17%。下游需求是否真正好轉,仍需要等待3月數據進一步驗證。
紗線、坯布庫存走勢圖
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走勢圖
3、進口棉利潤空間較大,關注后期配額政策
4月份增值稅稅率將開始下降,外棉進口成本繼續降低,刺激國內外棉花現貨價差拉大,進口棉價格優勢將更加明顯,預期紡織廠將加大外棉采購,這將擠壓部分國內棉花消費,但從總量來看,配額在增發之前對棉價的預期影響有限。
進口棉實際利潤空間
總體來看,國內棉花庫存雖有所回落,但依然高企,套保壓力明顯,為短期高庫存與長期緊平衡之間的博弈。后期關注上方套保壓力及下游訂單狀況。未來國際棉價走勢的主要矛盾點仍集中在中美貿易戰及天氣情況。中美貿易談判反復發酵,市場不確定性增加。此外,棉花春播備耕即將開始,需關注新年度棉花種植情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