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染料及中間體上萬噸的江蘇吉華臨時停產,行情高位要常態化?
本土染料巨頭——浙江吉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華集團”)4月23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江蘇吉華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吉華”)近期對2019年度常規檢修計劃進行了時間調整,將原定于2019年6-8月進行的檢修計劃提前至2019年4月進行,并對相關設備工藝進行了安全自查和提質改造,在此期間公司對自動化升級改造項目進行了驗收。
吉華集團表示,為響應政府環保及安全生產號召,促進公司綠色發展、安全發展、高質量發展,經公司研究決定,江蘇吉華自2019年4月23日起臨時停產,停產期間:
1、對設備工藝進行新一輪安全自查和提質改造;
2、對自動化升級改造驗收中提出的問題進行整改完善。
此次臨時停產時間預計不超過2個月,可能因相關現實不確定性因素變化的影響而調整停產時間。
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江蘇吉華資產總額為15.54億元,占公司總資產比例約31.63%,凈資產為11.84億元,占公司凈資產比例約28.12%,2018年度前三季度,營業收入達8.95億元,占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比例約41,09%,凈利潤2.29億元,占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比例約38.45%。
吉華集團稱,此次臨時停產,公司將采取積極措施應對可能對公司產生的影響,具體如下:
第一、公司現有染料及中間體庫存較為充足。公司生產采用以銷定產和常規產品備貨相結合的方式,公司染料及中間體的庫存量常年維持在較為穩定區間。公司現有各類染料及中間體庫存約1.5萬噸,公司現有染料及中間體庫存能夠基本滿足江蘇吉華停產期間的市場銷售。
第二、公司擁有分別位于江蘇和浙江的兩個生產基地。公司位于浙江的全資子公司杭州吉華江東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華江東”)具備年生產7萬噸染料及中間體的生產能力,2016-2018年吉華江東年均產能利用率約85%。江蘇吉華停產期間,吉華江東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生產計劃,適度增加產量,補充銷售需求。
第三、本次臨時停產系公司自查整治、提質升級,江蘇吉華可根據市場銷售的實際情況擇機復產。
根據吉華集團公告,2018年前三季度,吉華集團的染料產銷量分別為5.13和6.05萬噸,其中三季度產銷量為1.74/2.15萬噸,占比分別為34%和36%。從產品價格看,三季度染料不含稅均價4.2元/噸,較上半年增加31.4%,三季度價格大幅增長也導致前三季度染料均價同比漲幅達51.2%。同時,三季度產品價格上漲致三季度單季度毛利率達42.7%,業內人士認為,在國內環保壓力沒有明顯放松背景下,結合紡服終端數據穩中向好的表現,染料價格有望維持高位。
中信證券分析師袁健聰表示。從行業投資的角度看,染料行業將重新進入供需緊平衡局面,產品價格有望在需求旺季到來時持續上漲,相關龍頭企業預計將充分受益于行業景氣度提升。目前,分散染料集中度也較高,核心中間體間苯二胺漲價將推動分散染料價格上漲,而浙江龍盛、閏土股份和吉華集團分散染料產能分別為13萬、11萬和10萬噸,占總產能60%以上,龍頭企業定價能力強,預計分散染料價格將有望持續提升。
在袁健聰看來,受蘇北園區天嘉宜爆炸事故產生的一系列影響,染料行業景氣度有望延續,觀察來看:一是行業競爭格局優化,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其他大企業產能受影響,小企業產業鏈不完整受影響更大,部分小企業環保壓力下可能逐步退出;二是新增產能難度提升,而行業需求隨紡服小幅增長,供需格局有望長期偏緊;而從價格上來看,預計中間體間苯二胺價格有進一步上漲空間;分散染料經銷商及下游庫存低,實際成交價格有望持續上漲。
第一紡織網此前報道,近年來,染料龍頭公司產能格局保持穩定,未來3年內浙江龍盛計劃2018年新增活性染料2萬噸,吉華集團2018年新增1.5萬噸,閏土股份2018年新增1萬噸,合計新增4.5萬噸,新增產能的幅度比較小,對行業的影響很小。而且新增產能主要集中在行業龍頭,將進一步提升行業集中度。
根據歷史統計,每年第四季度,印染企業處于消化庫存階段,染料為需求淡季,價格小幅下調。到次年第一季度,傳統需求旺季到來,印染企業進入新一輪補庫存階段,對染料需求大幅增加。2018年和往年不同的是,往年在年底淡季價格低位時,經銷商會積極囤貨補充庫存,而2017年年底分散染料價格在3萬/噸,相比2016年底2萬多/噸價格處于高位,經銷商拿貨謹慎。在價格上漲過程中,經銷商無意大量囤貨,因此庫存相對往年處于低位,下游補倉剛需力度增強,楊超就此認為,印染行業的補庫存很快進入高峰期。
在楊超看來,染料價格受上游原材料和下游需求影響較大,國內產量居前兩位的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占據了近八成市場。染料生產成本受上游中間體價格影響較大,售價受下游需求影響較大。原材料在染料生產成本中占比超過70%,而中間體占據了其中的絕大部分。舉個例子,分散藍ANT中間體六溴和中間體還原物的用量占27%,而原料成本則占到81%。對于活性黑KNB,中間體對位酯和中間體H酸占58%,原料成本則占到98%。可見,染料中間體的價格直接影響染料行業得盈利能力。
而作為國內第三大染料生產企業的吉華集團,擁有分散染料、活性染料分別為7萬噸/年、1.5萬噸/年,公司具備從基礎原料、能源到配套中間體直至“三廢”處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一體化優勢明顯,在中間體方面,能夠實現H酸、對位酯的自供,在中間體環保和安全原因事故頻發導致價格暴漲的形勢下,具備較強成本優勢,增厚企業盈利空間。
公開資料顯示,吉華集團是國內染料巨頭,公司擁有分散染料產能7萬噸,活性染料產能1.5萬噸,其他染料1萬噸,同時配套中間體H酸產能2萬噸。
業績方面,2018年前三季度,吉華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1.8億,同比增長13.9%,歸屬于母公司的母凈利潤5.5億,同比增長81.3%,其中,2018年三季度單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1億元,同比增長19.0%,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2.3億元,同比增行127.1%,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是環保影響下染料及中間體銷售價格提升所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