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關稅比例增至75%! 中巴自貿協定升級,我國紡企迎新機遇
4月28日,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俞建華與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馬蘇德·哈立德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政府關于修訂<自由貿易協定>的議定書》。《議定書》生效后,中巴兩國間相互實施零關稅產品的稅目數比例將從此前的35%逐步增加至75%,自由化水平提高一倍以上。
議定書內容全面升級
根據議定書,中方將對45%的稅目在協定生效后立即取消關稅,并對30%的稅目分別在5年內(稅目占比15%)和10年內(稅目占比15%)逐步取消關稅。巴方同樣將對45%的稅目在協定生效后立即取消關稅,并對30%的稅目分別在7年內(稅目占比15%)和15年內(稅目占比15%)逐步取消關稅。此外,雙方還將對占各自稅目數比例5%的其他產品實施20%的部分降稅。
據商務部國際經貿關系司負責人介紹,《議定書》約400頁,由序言和6個章節組成,除對原自貿協定中的貨物貿易市場準入及關稅減讓表、原產地規則、貿易救濟、投資等內容進行了升級和修訂外,還新增了海關合作章節。
貨物貿易市場準入升級是中巴自貿協定第二階段談判和《議定書》的核心內容。雙方將在原自貿協定基礎上,大幅降低兩國間關稅水平,進一步擴大兩國間貨物貿易自由化。《議定書》生效后,中巴兩國間相互實施零關稅產品的稅目數比例將從此前的35%逐步增加至75%,自由化水平提高一倍以上,中巴雙方將對45%的稅目在協定生效后立即取消關稅。
該負責人表示,中巴自貿協定的簽署和實施帶動了雙邊經貿關系快速發展。據我國海關統計,2018年中巴雙邊貿易額達190.8億美元,是2006年協定實施前的3.6倍。我國目前是巴基斯坦最大的貿易伙伴、最大的進口來源國、第三大出口市場和最大的投資來源國。巴基斯坦是我在南亞地區的第二大貿易伙伴。
中巴雙方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將占各自全部稅目80%的產品納入關稅減讓,并對彼此重點關注的主要出口產品給予了充分考慮。巴方將中方重點關注的機電、家具、紡織、磷肥、玻璃制品、汽車及摩托車零部件等出口優勢產品納入關稅減讓。中方將巴方重點關注的棉紗、皮革、服裝、水產品、堅果等出口優勢產品納入關稅減讓。關于具體產品關稅減讓安排,協定公布后可在雙方關稅減讓表中查詢。
該負責人指出,中巴雙方在原自貿協定基礎上大幅降低關稅水平,將為兩國企業進一步開拓彼此市場提供更加有利的條件,促進雙方有競爭力的產品相互擴大出口,推動雙邊貿易更加平衡發展,為兩國企業和人民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優惠和福利。
兩國間關稅水平大幅降低,還將進一步推動投資和產能合作,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和海外產業布局提供更好的條件,促進中巴經濟走廊和“一帶一路”建設。同時,從長遠看,兩國間貿易成本的降低,將推動中巴產業鏈融合,充分利用兩國比較優勢,增強企業在地區和全球產業鏈中的競爭力,促進兩國經濟發展。
照《議定書》相關規定,《議定書》將在雙方收到書面通知完成內部程序的第30日起或雙方均同意的期限生效。下一步,雙方將各自履行國內法律審批程序,推動《議定書》早日生效實施。《議定書》正式生效后,有關部門將在“中國自由貿易區服務網”(http://fta.mofcom.gov.cn)上公布文本,供企業和個人查詢參考。
中巴紡織業貿易開啟新篇章
中國巴基斯坦自由貿易協定是中巴兩國經貿合作的轉折點,也將開啟中巴紡織業貿易與投資合作新的篇章。
近年來,“中巴經濟走廊”作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旗艦項目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比如瓜達爾港的建設、能源合作、經濟特區的規劃等。特別是中巴自貿協定簽署后,結合巴基斯坦的勞動力成本優勢、交通運輸優勢、電力供應改善、系列關稅優惠條件,巴基斯坦真誠歡迎中國紡織企業在巴投資建廠,實現兩國紡織業的互補共贏。
另一方面,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中國紡織業加快了全球布局步伐,特別是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投資項目逐漸增多。中巴兩國友誼源遠流長,巴基斯坦是中國唯一的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有專家認為,當下正是加強兩國紡織業合作的有利時機。
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日前在于北京舉辦的“巴基斯坦中國貿易與投資論壇”上表示,巴基斯坦政府將為在巴投資的中國企業提供便利條件和全力支持,希望越來越多的中國紡織企業能夠在巴落地生根。
另據巴方官員介紹,巴基斯坦在勞動力成本、吸引投資政策、與歐盟的自貿協定、經濟開發區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近年來,隨著巴基斯坦政府的重視和努力,國內安全狀況得到持續改善,能源供應能力也得到顯著提高,人民幣結算方式也開始實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