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cci母公司成為第一個承諾只用18周歲以上模特的奢侈品集團
隨著模特們的光鮮表象逐漸被揭開,這一行業的規范問題正愈發受到重視。
據時尚商業快訊,開云集團于周三發布聲明承諾從2020年起旗下各品牌僅招募18周歲以上的模特參與其時裝秀或時裝大片拍攝。首席執行官Fran?ois-Henri Pinault表示,“作為全球高端奢侈品集團,我們深刻意識到品牌形象所產生的影響,尤其是對年輕一代。我們有責任塑造奢侈品行業的最佳實踐榜樣并以此發起一場全行業的運動,鼓勵更多的業界同行加入。”
開云首席可持續發展官兼國際機構事務主管Marie-Claire Daveu則回應道,18周歲以上模特的生理和心理成熟度水平似乎更適合這個職業的節奏和要求。這是開云集團2017年聯手LVMH共同起草《勞動關系與模特健康保障章程》后,在推動奢侈品行業內勞動保護方面作出的最新舉措。
《勞動關系與模特健康保障章程》將模特最低年齡設為16周歲,主要包括6項承諾,必須錄用持有有效健康證明的模特,證書有效期追溯到六個月以內,從而證明他們身體健康;在選角中,分別取消女性尺碼32以及男性尺碼34;規定成人模特的最低年齡為16周歲;制定16至18周歲模特工作條件的具體規則;如果與模特經紀公司、選角導演或品牌方發生爭議,可直接投訴;引進了許多改善工作條件的措施。這些措施包括模特可以進入“預留空間”,允許他們舒適地更換衣服或獲得適合其飲食需求的食物和飲料。
實際上,在任何事情都要極致美的時尚界,對模特要求的苛刻和殘酷程度早已世人皆知,歧視肥胖一直是關注的焦點,模特們似乎永遠都不夠瘦,穿不下0碼的服裝就會被淘汰,過瘦模特和過度修圖等行為逐漸成為模特行業的常態。“模特越早開始越好”更是業界默認的共識,許多超模都在未成年時就開始入行。
現年48歲的Naomi Campbell在16歲就開啟模特的職業生涯,45歲的Kate Moss在14歲時被模特經紀發掘,Brooke Shields在1980年2月登上《VOGUE》封面時只有14歲,目前17歲的Kaia Gerber早已成為CHANEL、Saint Laurent和Prada等奢侈品牌的常駐模特。2017年10月,年僅14歲的俄羅斯模特Vlada Dzyuba在上海時裝周秀后身亡的事件發生后,未成年模特的問題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
作為除品牌外與模特最多交集的行業,時尚雜志《VOGUE》最先發聲,早在2012年就發表聲明,表示過瘦的模特將不再出現在它的頁面上,全球各地的19名主編共同約定要推出健康模特的形象,并表示會要求星探在拍片會、時裝秀和廣告活動上檢查模特的身份證件。
2015年,一向以瘦為美的法國通過法案,將時尚機構聘用過瘦的模特定為犯罪,聘用者將可能面臨6個月的監禁和75000歐元或廣告拍攝費用的30%作為罰款,并規定所有在網上宣傳厭食的行為均屬違法,相關時尚機構必須明確標明模特寫真在體型上進行過后期修飾。
盡管如此,模特行業仍然風波不斷,開云集團和LVMH也是在兩年前才逐漸地重視這一領域,制定規章制度。有業界人士認為,這或許與這兩大巨頭在2017年先后被卷入模特事件有關。
2017年2月巴黎秋冬時裝周前夕,美國選角導演James Scully在Instagram上曝光有模特抱怨在開云集團旗下的Balenciaga 2017秋冬時裝秀試鏡時遭到的非人待遇,稱Maida Gegori Boina和Rami Fernandes當天將約150名模特關在狹窄昏暗的樓梯間內近三個小時,并在午飯時將整棟樓的燈關掉,手機成為模特們唯一的照明工具,事后多位模特的精神狀況受到影響。
事情發生后,Balenciaga立即承認錯誤,發布聲明宣布與Maida Gegori Boina和Rami Fernandes的選角公司解除合約,并對遭遇到不公待遇的模特道歉,強調Balenciaga與母公司開云集團一直非常重視并尊重模特這一職業,絕不容忍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
LVMH董事長兼CEO Bernard Arnault的兒子、Loro Piana與Berluti品牌CEO Antonie Arnault則在James Scully控訴模特受虐的長文下面評論道:“如果你有聽到類似的事情發生在LVMH集團旗下的品牌,請直接聯系我。”其妻子超模Natalia Vodianova也在評論中提醒Berluti品牌在Instagram上的官方賬號關注這類事件。
深有意味的是,在這起事件發生的短短3個月后,LVMH旗下的核心品牌Louis Vuitton就因類似問題遭到抨擊。20歲的丹麥模特Ulrikke H?yer在社交媒體Facebook和Instagram上發表長文《LV覺得我太胖》,引起眾多網友同情和支持,Ulrikke H?yer在文中透露,本次大秀的選角導演Ashley Brokaw因覺得她略浮腫,要求她在秀前24個小時只能喝水,最終她按要求做了,但Ashley Brokaw仍舊在秀前將她踢出了走秀名單。
Ashley Brokaw則反駁稱她的團隊并未要求模特“只喝水,不吃飯”,而是要求她們在填飽肚子的同時只喝水,因為經過長途飛行后,咖啡、蘇打水等其他飲料會加重時差帶來的影響,從而影響走秀狀態。
Ashley Brokaw還強調,其在日本的代理人Alexia Cheval已第一時間通過電子郵件聯系了Ulrikke H?yer的經紀公司說明情況,表示當Ulrikke H?yer到達東京進行秀前最后一次試衣時,已無法穿下兩星期前她在巴黎試裝時的服裝,并且臉部浮腫,而Louis Vuitton在日本并沒有裁縫能夠臨時對服裝進行調整,因此只能換人。此外,Alexia Cheval已經向Ulrikke H?yer作出道歉并支付了全額工資。
對于Ashley Brokaw的回應,Ulrikke H?yer無奈地表示,因為體重而遭受不公平對待的行為在模特行業中屢見不鮮,但甚少有人會將黑暗的一面公開,“這個行業就是這樣,當你在試衣時穿不進指定的服裝,那么只會是你的問題,而不是服裝的問題,但當一個瘦小的模特連0碼服裝都不合身的時候,品牌和設計師卻會為其重新設計制作一套,這很可怕。”
另一位年輕模特Pandora Sykes也在Ulrikke H?yer的貼文下寫道:“這樣的事實太讓人失望了,感謝有你和Jame Scully這樣的人為揭露模特產業的黑暗而勇敢站出來。”有數據顯示,法國約有60萬年輕人被認定為飲食失調,其中有4萬人有厭食癥。
為避免上述現象繼續惡化,法國于2017年再度頒布相關法令,要求所有在法國擔任模特的從業人員要提供身體質量指數BMI健康的醫生證明,該指數通常使用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而得出,在18.5至25之間為健康,低于18為過輕,低于17則被視為營養不良。
此外,法國還要求自2017年10月1日起,所有出現在雜志、網絡、海報以及商品目錄里用作廣告宣傳等商業用途的模特圖片,但凡通過軟件對身型進行過后期處理,無論效果是更加纖細或豐滿,都必須附上“圖片經修改”的字樣,違令者或將面臨3.75萬歐元約合28萬元人民幣的罰款。
德國也于去年推出一項政策,旨在打擊使用過瘦模特影響的各種商業廣告。據悉,德國總統默克爾表示在接下來的執政計劃中重點解決特定的健康危機,擬采取措施遏制年輕女性群體中日益增長的厭食癥問題,尤其會針對那些用不切實際的美貌標準所做的廣告宣傳。
與此同時,模特行業還有更多的黑暗面在不斷遭到曝光。去年初,《波士頓環球日報》調查小組稱發現了一系列攝影師和造型師對模特進行性騷擾的圖片,照片皆由模特經紀人拍攝, 超過50個模特向調查組講述了她們在工作場所內外遭受的一系列從觸摸到攻擊的性侵經歷。
為更好地維護模特們的安全與權益,LVMH和開云集團于去年聯合推出數字平臺 WeCareForModels。網站將從專業角度為模特提供均衡飲食、身體護理和運動休息等建議,同時收錄包括DIOR創意總監 Maria Grazia Chiuri、Gucci(專題閱讀) CEO Marco Bizzarri 和英國設計師 Stella McCartney等專業人士的評論。
同年5月,總部位于紐約、致力于為時裝行模特和其他工人維護權利的Model Alliance宣布啟動“尊重”計劃Respect Program,其在官網發布的公開信上中寫道,模特在工作時的權利應確保被尊重,而公司和高管們對此負有很大的責任,但他們經常是把性侵犯事件當作公關需要來處理,而不是把侵犯人權當作需要被糾正的行為,該計劃迅速獲得Karen Elson、Nathalia Novaes和Milla Jovovich 等超過100位職業模特的公開支持。
有調查數據顯示,在大趨勢以及消費者認知、審美提升的驅使下,不再啟用過瘦模特正逐漸成為行業新的共識,從2017秋冬時裝周開始,大碼模特和少數族裔模特占比都呈上升態勢,行業中也出現了更多相關模特選角公司,將多樣性身材的模特帶上T臺,Vetements等品牌掀起的素人模特風潮則為T臺帶來了模特的多樣性,美國輕奢侈品牌Michael Kors更是身體力行,每次時裝秀都會邀請大碼模特。
與此同時,Rihanna去年推出的內衣品牌Savage x Fenty也開始在廣告中啟用大碼模特,以體現對多樣性的重視,H&M則加入ASOS、Boohoo和Missguided的陣營,不再為女模特修圖,不論是身上的贅肉、肥胖紋、斑、還是汗毛,都會保留最原始的模樣。
不過Model Alliance創始人Sara Ziff依然認為,雖然開云集團最新公告標志著行業在注重模特方面又邁出了一步,但還是缺乏一種實際的“執行機制”,模特行業的改革不應該只停留在口頭上,“真正需要的是可以實施的行業標準。”
從抵制性騷擾、到棄用皮草和模特權益保護,時尚界看似正在朝著越來越“道德”的方向發展。但這個行業要想徹底擺脫“不道德”的惡名,還面臨著艱難挑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