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宮來中國掃除障礙了 Supreme Italia中國商標被撤銷
盡管Supreme仍未進駐中國,但是這個潮流品牌已不得不重視這個復雜而活躍的市場。
據The Drum最新消息,于去年底宣布進軍中國市場的意大利潮牌Supreme Italia所注冊的商標已被中國商標局撤銷,該品牌在中國門店中所陳列的各式產品在法律上均不被允許出售,這對來自美國紐約的正牌Supreme的維權打假行動而言是一個里程碑式的勝利。
盡管Supreme目前在中國沒有注冊文件,但根據中國商標局的文件顯示,目前有85份申請等待處理。
據時尚商業快訊早前報道,Supreme Italia于3月在上海淮海中路839號開設首家門店,并為品牌起了中文名,在店鋪側面的金屬牌匾上寫著“Supreme奢浦潤意大利品牌”。店內主要發售各種印有“Supreme”字樣的產品,包括T恤、帽子和背包,價格從幾百到上千元不等,店鋪右側則陳列了Supreme與Rimowa的聯名系列行李箱。
消息傳出后,這家店鋪立即被指出并非真正的Supreme品牌,而是去年因與韓國數碼巨頭三星發布聯名合作而掀起軒然大波的Supreme Italia。實際上,真正的美國Supreme品牌目前并沒有進入中國市場。
去年12月,三星在Galaxy A8S新品發布會上宣布將與Supreme發布合作系列。一名自稱是街頭潮牌Supreme CEO的中國代表還當場宣布Supreme將于2019年在上海舉辦品牌發布會,并在三里屯開設七層樓的首家Supreme中國旗艦店,引發廣泛爭議。
Supreme Italia母公司International Brand Firm由意大利克莫拉家族所創立。區別于Supreme品牌的高價單品,Supreme Italia從款式設計、運動面料到工藝的選擇都堅持在意大利制造,且定價親民,受到很多潮流消費者的喜愛,甚至有國內代購親自前往意大利批量購買。在不熟悉Supreme品牌的消費者眼中,二者的產品并無太大差異。
很快,Supreme Italia就決定從意大利市場向全球市場擴張。據悉,除Supreme Italia外,International Brand Firm還在圣馬力諾等全球54個國家注冊了“Supreme”的商標專利。International Brand Firm顯然早早就嗅到了“Supreme”品牌的巨大商業前景。
與此同時,“Supreme”這個商標在中國也早已被搶注,更在上海、深圳等城市開設了完全復制Supreme品牌裝修風格的線下門店,對消費者造成混淆。去年6月,國內某潮牌也表示將與Supreme聯名,同樣在業界掀起廣泛議論,更把所謂的“Supreme主理人”邀請到現場進行簽約。
另一家位于上海吳中路的Supreme門店也于今年3月開業,該店占地約400平方米,共有兩層樓。該店鋪招牌上寫有一個巨大的Supreme字樣,還設置了滑板坡道專區,吸引了不少消費者。另有知情人士透露,Supreme Italia還將陸續在國內其他地區進行擴展,例如成都。
Supreme Italia的擴張野心一度引起業界人士和Supreme品牌粉絲的恐慌。事件發酵引起了美國Supreme的注意,隨后品牌迅速作出行動,聘請律師在中國進行維權。
針對市面流傳的Suprem Italia是“合法山寨”的說法,Supreme在向Hypebeast的聲明中澄清,早在Supreme Italia之前,Supreme便已在意大利注冊商標,因此Supreme Italia并無權在意大利運營,2017年更有司法頒出禁令,禁止該品牌推廣、制造或銷售任何具有Supreme、Supreme Italia或Supreme Spain商標的產品。此外Supreme的法律顧問還強調,Supreme并沒有輸掉任何一場跟IBF/Supreme Italia的官司,而是贏得了每一場有關知識產權訴訟。
不過,山寨品牌的泛濫的確與Supreme長期以來對商標保護較為松弛的品牌策略有關。這一方面源于Supreme希望堅持對商業保持距離的精神內核,也源于極度謹慎的擴張策略和相對薄弱的商標意識。
1994年成立的Supreme直到2011年才在美國遞交其品牌名字與“Box Logo”的商標專利申請,偶爾對一些產品設計方面的抄襲和侵權進行打擊和懲罰。品牌對開店的選擇也非常苛刻,只要不符合其開設店鋪要求的城市就堅決不會開設,目前在全球只有11家實體門店,主要分布在洛杉磯、紐約、東京、巴黎以及倫敦等公認的時尚之都。Supreme似乎也一直有意避開迅速炒熱但潮流文化還不成熟的中國市場,以保持其稀有性與特別性。
然而饑餓營銷就像一把雙刃劍,過度壓抑的開店速度導致供不應求,進而催生了大量仿冒品牌,商家得以通過搶注“Supreme”的商標明目張膽地發售“合法假貨”,將潮流單品變成生財工具。據網絡營銷公司SEMrush發布的報告顯示,專門針對假貨產品的在線搜索量同比增長15%,其中Supreme連續兩年在其假貨搜索排行榜上位列榜首。
鑒于越來越多假冒品牌和產品開始影響到生意,Supreme從2013年開始加速在全球范圍內提交注冊商標申請,先后在英國、德國、智利、巴西、法國、墨西哥和秘魯等近20個國家獲得了專利。但是由于Supreme早期對商業化的排斥令其喪失了部分主動權,眼下山寨品牌反噬的速度也十分驚人,以至于發生了山寨品牌在中國市場黃金地段開店的事情。
尋找來自權威的背書成為了Supreme保持獨特性的一種方式。2017年,Supreme與Louis Vuitton達成的聯名合作雖然被Supreme早期忠實粉絲視作對潮流文化獨立性的背叛,卻制造了前所未有的話題度和銷售成績,讓更多消費者認識了Supreme。該系列產品的銷售額迅速達到1億美元,如今已被視為潮流文化與奢侈品牌合流的里程碑。
Supreme也因此被美國私募股權投資機構The Carlyle Group凱雷集團看中。2017年10月,凱雷集團以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Supreme 50%的股權,當時估值最高將達10億美元,另外還將涵蓋1億美元的債務。
雖然James Jebbia強調,Supreme對品牌的控制權不會因與凱雷合作而發生變化。但是業界十分清楚,凱雷集團的投資作風向來是尋求潛力品牌投資,在3至5年品牌升值后拋售股權套利,這也意味著其對投資品牌的商業潛力十分看重。當時還有分析人士表示,作為一家一直特別關注中國市場增長的投資集團,凱雷集團可能會敦促Supreme踏上全球擴張之路,尤其是在潮流市場爆發前夜的大中華區市場。
所以盡管James Jebbia將Supreme打造為一種近乎神圣不可被褻瀆的宗教,但是人們已經明顯地覺察到發生在這個品牌身上的變化。早期的Supreme或許并不在意假貨,因為這個潮流品牌的根基建立在一種“不合法”之上,在于對他人創作的挪用、揶揄和再創作,是一種反諷態度的體現。但是現在情形發生了變化,被凱雷資本投資后的Supreme被強制注入了商業世界的精明強干,不再容忍假貨,也必然在意中國市場。
值得關注的是,越來越多奢侈品牌開始密切關注其在中國的商標保護,勝訴率越來越高。今年初Christian Louboutin在中國關于“紅底鞋”商標駁回復審行政訴訟二審的判決,意味著“紅底鞋”仍有望在中國獲得商標認可。該案起源于Christian Louboutin于2010年在中國遞交的商標領土延伸保護,但當時商標評審委員會認定申請商標為圖形商標,目前商標評審委員會正在對“紅底鞋”是否符合《商標法》保護作出重新審議。
去年10月,歷峰集團旗下奢侈品牌Dunhill宣布其已贏得在中國的商標維權案,廣東省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平價男裝品牌Danhuoli存在商標侵權和不當競爭行為,需賠償Dunhill1000萬元人民幣。
同樣的,如今的Supreme雖然可以堅持品牌的態度,但它已不只是一種情懷,而不得不去適應商業世界的規則。而在維權之后,Supreme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或將只是時間問題。
來源:LADYMAX 作者:Drizzie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