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的態度:獨特標簽 執著于心 談談中國(廣東)大學生時裝周
如今的時尚圈洋溢著年輕的氣息,大有我的青春我做主,我的態度我決定之勢!一直以來人們對服裝設計的追求沒有停止過探索與創變,探索來自于對美的執念,創變源于辨識度的欲望。
在這樣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每天疲于接觸新的事物,新的變化,但又有多少留下痕跡。這樣一個快速變革的當下:行業每一刻都有跳躍的變化,消費者也越來越難被定性,一件服裝假如不具差異化,將埋沒在蕓蕓叢生。因此,服裝需要找到那個屬于自己的“標簽”才能脫穎而出。
中國(廣東)大學生時裝周從2006 年舉辦至今,作為全國首創、歷時最長、影響力最大的公益性發布、展示和交流平臺,始終保持著對潮流的風向,保持長期的活力與新鮮度,并且呈現出一批擁有時尚屬性的作品。這些作品挖掘服裝與受眾之間的共鳴,鏈接他們的之間情感,找到那個對的人。
新設計:創造,對自我的一種表達
設計,是服裝推層出新的原動力。諸如《這!就是原創》類的節目,把新銳設計師推到臺前,讓其通過特定的方式展現服裝的魅力。事實上,原創設計師的成長之路并不容易,對于這些有勇有謀、趕拼趕沖的年輕設計師們,我們應該給予更多關注。名氣大、底蘊后不再是年輕消費者選擇服裝的第一考量,取而代之的是對個性的追求,原創設計正好彌補了這個缺口。所以說擁有這樣一件帶著獨特印記的服裝,成了年輕一代對自我的一種表達。
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
本屆時裝周上,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的設計作品極具鮮明的個性色彩,材質拼接、刺繡、薄紗、鏤空等元素被靈活運用,依托面料的再設計、新穎的剪裁,打造出充滿藝術感、帥氣、干練、雅致、活力的服裝;廣東白云學院作品面料上采用軟硬結合手法,立體的剪裁、特殊的圖案,沖破常規的設計,為時尚帶來更多的體驗;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用行云流水的設計,明快的色彩,流露出高定的氣息;華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的楊嘉敏設計作品《幕幕》通過分析人生羈絆帶來的情感色彩和心里變化而進行創作。
廣東白云學院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
華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的楊嘉敏設計作品《幕幕》
新潮流:貼近生活,趨于多元化
潮流文化已經逐漸從小眾群體走向大眾群體,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優衣庫與KAWS的聯名款刷爆朋友圈,讓我們見證了一場瘋狂,同時也意識到,潮流化已勢不可擋,并且年齡層cover越來越廣。連帽衫、牛仔、超大廓形風衣、個性字符等都是潮流服飾創作不可或缺的部分。印象較深的如廣東輕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不安的繆斯》,以弗里達的自畫像為線索,以經典的藍色牛仔為主,紅色的針織為輔,運用少部分的解構,再搭配漸變的流蘇使得服裝層次更豐富;東莞職業技術學院《0%*t》以暗黑文化為主,融入文字LOGO,卡通人物,那種酷中帶“柔軟”的感覺讓服裝更為貼近生活,特別是結合中國文化元素,讓人看到中國風的潮流化;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凹凹凸凸》以機械齒輪為主要這幾元素,用不同規格與顏色的齒輪金屬片作為服裝的裝飾去豐富設計,營造不一樣的視覺體驗。
廣東輕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東莞職業技術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
潮文化已經成為跨時裝、跨文化、跨地域等的一種多元化產業。潮文化帶來的商機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愿意花費時間和金錢讓自己時尚個性起來。潮流文化一步步在國內成熟, “潮”+中華文化元素也日漸被運用,這樣的時尚更應被推崇。
新功能:關愛包容 體驗生活
如今以新價值觀設計出來的服裝,我們會發現兼具時尚的同時在也有對身體意識的思考,在功能方面加強。五邑大學藝術設計學院《肢體行為不便者之服裝解構密鑰》,服裝在設計細節方面對人體工學進行結構,關懷殘障人士;中山職業技術學院的《探險者》款式與大廓形為主,多功能口袋,抽繩,貼,鏈,更能適應與自然,隨機應變的力量及感受,追尋探索的精神,用耐用的面料、醒目的色彩,簡潔的修飾,設計出符合探險者等適用人群的穿搭的服裝。
五邑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中山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服裝的細分化,功能性服裝的以維護穿著個體生存、健康、生活的高效與舒適為目標,設計師們需要更加理解藝術源于生活,懂得去觀察生活并且在生活中尋找靈感。
新態度:實用簡約 向應用型轉變
簡約應用主義在服裝設計上主要表現為廓形簡約、結構精準、材質高檔、色彩純粹,符合現代人對的審美。服裝風格偏向應用型,創作觀念轉向關注生活、民生、大自然生存背景等;工藝制作、材質肌理方面從摒棄浮躁,簡單化一,回歸本真。本次時裝周倡導實用主義,讓設計作品與市場接軌的同時能快速投入生產與制作,符合消費者的口味。廣州市白云工商技師學院的曹君婷、戴志豪、王怡人設計作品《徽伊糾墨》以中式建筑為設計靈感來源,表現中式建筑的造型和色彩美,通過折疊、拼布等工藝手法表現中國瓦的結構美、重復美、序列美,讓穿著者的自我發揮空間非常大,即使尋常路人也能把它們穿出設計師品牌的感覺;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衣櫥精》服裝靈感來源于生活的某個單獨個體,其個體為日常常見及接觸次數較為頻繁的衣架,衣架是各戶常備日用品之一,并且通過服裝設計表現出來。
實用型風格再可以說完美的出現,它鼓勵設計師去使用一些新的面料、剪裁和廓形,這樣可以讓衣服更深層次地和人發生關聯。
廣州市白云工商技師學院《徽伊糾墨》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
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人們對時尚的解讀也會因個體而產生不同的差異。服裝日漸成為人與人之間的顯性標簽,我們從他們的服飾中讀取有關穿著者的個性。這種體驗和情緒會在中國(廣東)大學生時裝周上持續,做有態度的服裝,讓人們找到最真實的自我!
中國服裝網特約記者 莫岱青、陳航波
來源:中服服裝網 作者:莫岱青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