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暨襪都:走過至暗時刻 迎來新時代
在諸暨天川襪業工廠里,“貓警官”開始了新一輪的日常巡邏,它必須要確保在天貓618大促的緊要關頭,倉庫零老鼠。
在它的身旁,一位50多歲的大姐正專注地給襪子套版定型,并保持著一分鐘60雙的速度運轉著。
她并不清楚自己手上的這雙襪子,會搭乘航班被運往世界各地,有一天能與各國社交名流打上個照面。
諸暨大唐鎮,是目前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襪子生產基地,生產的襪子總量占全國總量的70%以上,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全球每四雙襪子就有一雙產自大唐。
在這里,你能淘到各式各樣神奇的款式。例如風靡賽馬圈專供馬兒穿著的馬蹄襪,抖音爆火的菠蘿襪,還有1500元一雙“剪不爛”的神奇絲襪……據小道消息,大唐的一家襪廠還在用最古老的手搖襪機兩年只生產300雙襪子,專供英國皇室。
依靠電商,依靠互聯網,讓這片在10年前還埋頭于OEM加工的產業帶轉型升級成一個產業鏈較為完整、產品格局豐富、技術配套齊全,擁有自主品牌和創新研發能力及一定整合度的大型專業化產業集群。
目前大唐成規模的制襪企業幾乎都已擁抱電商,貢獻了淘寶天貓八成以上的襪類店鋪。去年天貓雙11,大唐全鎮襪業線上單日銷售額達2.5億元,較上年增長40%;銷售額達100萬元以上的企業就有20家,其中卡拉美拉線上銷售額達1200多萬元,居天貓襪類銷售額排行榜首位。
倘若大美女西施能穿越到現代,定會被故鄉的這一雙襪子所著迷吧。
野蠻生長的世界襪都
諸暨大唐是如何依靠一雙普通的襪子戰勝百年襪都美國佩恩堡,成為公認的世界襪都的?
大唐位于浙江省諸暨市,古稱大唐庵。據《大唐庵碑記》記載:“正三十都黃刑塔古有大唐庵,前為四達孔道,上接金衢,下通杭紹,往來行人,絡繹不絕……”便利的交通為生意人提供了先決條件。
1969年,諸暨原宜東鄉鐘家村以每臺160元的價格從上海購買了16臺手搖襪機,并創辦了諸暨第一家襪廠—鐘家襪廠。
伴隨著手搖襪機的引進,大唐一帶的襪業開始萌芽。當時一臺襪機平均每天生產50余雙襪子,每雙利潤可達1元,而當年在生產隊干活一天才賺0.4元,如此大的利潤空間,催生了一批地下織襪戶,不少農民白天在生產隊工作,晚上偷偷在家織襪子。
丹吉婭創始人洪冬英曾表示,做襪子完全是為了生活所迫。沒有技術,他們就跑去當時的國營襪廠偷學,缺少原材料,他們就去棉紡織企業撿拾線頭。
到了80年代中期,參與手搖襪機做襪的農戶幾乎占到當地農村總戶數的70%,其中有50%的農戶都建有家庭小作坊。
當時在大唐附近的杭金公路邊,隨處可見提籃賣襪的農民。但好景不長,這種售賣方式被取締,被迫轉向義烏,也逐漸形成大唐產,義烏賣的產業格局。
1991年,大唐建立了第一個輕紡原料市場,而后的幾年中這里形成包括化纖、織襪、染整、營銷、運輸等貫穿襪業生產全過程一條完整產業鏈。
2005年,美國《洛杉磯時報》刊文稱,“世界襪都”易主,大唐打敗了有百年襪業史的美國小鎮佩恩堡。佩恩堡從1907年起就制襪,產量一度占到全球八分之一。到了2004年,大唐產襪90億雙,佩恩堡只有10億雙。
過去四十年時間內,大唐襪業產業集群95%以上的襪子織造企業依靠來自世界各地的來料來樣貼牌訂單,2014年達到了襪子生產數量的頂峰,當年生產襪子突破了258億雙,全球每四雙襪子就有一雙產自大唐。
出口轉內銷,3天賣153萬雙
在諸暨天川襪業廠區的一處車間內,100多臺襪機正在轟隆隆地運轉著。
車間內6位工人,一個人負責20多臺機器,大家都塞著耳機,互不說話,安靜地在噪音中作業。
這群工人正在趕制一批著急的訂單。一批印有發財、白板、一筒式樣的麻將襪。
去年12月的某一天,麻將襪突然在抖音爆火,很快的,“麻將”這一關鍵詞在生意參謀的搜索猛漲。
發現熱點,楊鋼澤立馬“安排”,當時車間工人24小時無休止趕貨,在3天內完成了生產。
正如楊鋼澤的判斷,這雙麻將襪在短短一周內累計銷售出200萬雙,是去年的又一個爆款。
今年30出頭的楊鋼澤是一位“襪二代”,家里的工廠原本以OEM外貿代工為主,產品主銷韓國、中東等地區。
2008年,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大唐襪業影響巨大,尤其對于專門從事出口貿易的工廠,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訂單量驟減,天川襪業就是其中之一。
彼時,剛大學畢業的楊鋼澤試水電商,為家里的工廠開了一家“S你”襪子淘寶店,也是當時諸暨襪業中較早從出口轉內銷的廠家。
轉型電商,也是新舊觀念的一場博弈。“以往襪子在款式設計及囤貨量上,都是我爸自己估摸的,主觀判斷什么好賣就生產什么,然后等客戶采購,這也是中國很多地方工廠的狀態。”
而上線電商,直接面對C端消費者,老路子顯然行不通,時刻掐準消費者的興趣點才是正經事。
去年淘寶天天特賣團隊發起C2M改造計劃,天川受邀加入。C2M模式的特點是將傳統的生產者主導轉變為消費者主導。這一切都依托阿里巴巴的大數據。
通過大數據,楊鋼澤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需求點。
例如:潮人更愛露腳踝;生活在零下20幾度東北的年輕人也愛穿短襪;90后偏愛馬卡龍色系。
原本呆板且盲目的設計部,一下子變得活色生香。
跟著數據做生產。在去年的一場大促中,3天時間,“S你”淘寶店賣出超過153萬雙襪子。
電商為傳統工廠打開了一扇窗,據諸暨襪業電商協會會長鐘耀棟介紹,當地有超過300家以上的工廠轉型電商。
范冰冰、黃曉明都愛穿的襪子
中國美院服裝系畢業的蔡珊妮是卡拉美拉的創始人,同樣也是大唐當地一位小有名氣的襪子設計師。
跟之前提到的楊鋼澤一樣,蔡珊妮也是一位“襪二代”,家里是襪子的原材料供應商。她發現,大唐“世界襪都”的地位雖毋庸置疑,但總帶著一個不太好聽的長尾—廉價襪生產地。
有人說,十雙襪子換不來一架飛機,在低谷期,大唐襪企代工一雙襪子利潤僅僅幾分錢。
缺乏原創設計、科技創新,又缺少品牌力,大唐襪業的背后是中國制造面臨的痛點。
困境之下,蘊藏著機會。2010年蔡珊妮回到家鄉創業,想把一雙普通的襪子玩出花樣。
創業前先研究市場。她飛到日本,在tutuanna的柜臺前挪不開腳,一雙雙印有動物圖案的糖果色襪子,甚至能讓直男爆發出少女心。這輪調研給了蔡珊妮無限爆發的靈感。
2012年,她制造出了第一個爆款,一雙印有動物圖案的萌系花邊襪,一下銷售出20多萬雙。
緊接著,她又緊跟潮流,推出一款熒光潮襪,一年銷售出50多萬雙。今年3月,通過與聚劃算合作,卡拉美拉的一款禮盒襪3天銷售出10萬雙。
就連范冰冰、黃曉明都穿著他家的襪子,出現在私房照里。
無數萌妹、寶媽涌入卡拉美拉的店鋪,她們驚訝道:國內竟然也有這么好看的襪子!前不久,店鋪粉絲突破100萬,作為一個小品類,著實不易。
從保暖到成為足見藝術,襪子的變遷也折射出在不同時代背景下,人類消費需求的根本性變化。
除了蔡珊妮,大唐還有位酷愛研究材料的“襪博士”趙亦農,這位諸暨襪企老板專門研究馬蹄襪,他“解剖”了無數雙歐洲某國的野戰軍襪,從中找到了靈感。50歲的他成功研發出了賽馬抗菌襪,還因此成了歐洲“賽馬圈”的紅人。
在蔡珊妮們的帶動下,大唐襪企們也開始了一輪自我革新。隱形比基尼連褲襪、野戰軍防水襪、糖尿病人專用襪、保濕防裂護足襪……各種五花八門的創新實驗在這里時刻發生著。
與大唐鎮工業化的城市氣氛相反,這里的襪廠工人們過著“田園般”的愜意生活。
鏡頭再次拉回到天川襪業的工廠。一位工人從嘈雜的織襪車間總走出來,她摘掉耳機說話,聲音放得老大。
這里的工人大多來自云貴川,湖南、湖北等地,以95后的年輕人居多,平均月薪可達6千元,且包吃住。
有不少工人攜家帶口群居生活在這里,家里6個大人撫養一個小孩,收入、精力綽綽有余,不少孩子還能因此就讀當地的私立學校。
襪子定型車間外的走廊里,有工人掛著幾只鳥籠,疲倦的時候,與鳥兒“訴訴衷腸”,不失為人間樂事。
午間,在諸暨襪業批發市場里,56歲的張阿姨剛賣出一打抖音爆火的菠蘿絲襪。她塞上耳機,打開QQ音樂,又哼起了那首五音不全的越劇小曲兒。
當地襪業博物館的解說員,工廠的織襪工,批發市場的商人,襪企的設計師……圍繞在產業帶上下游的從業者們都在感受著襪都的氣味,并享受著與襪相伴的生活。
在諸暨襪業協會秘書長楊云貴看來,諸暨是一座很具有幸福感的城市,交通便捷,歷史文化濃厚,平均房價不到萬元。在2013年福布斯中國的排行榜中,在最富有的10個縣級市里諸暨排名第2位。
高考前一周,程小雨跟同班幾個要好的同學一起拼單買了“金榜題名”襪,大家相約穿著這雙襪子跨進考場。對大家而言,這雙來自諸暨的襪子能帶給他們信念和勇氣。
走過至暗時刻的襪都諸暨,將迎來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時代,那些蕩氣回腸的江湖故事,怕是點上一爐沉香屑都聊不盡。
來源:天下網商 作者:丁潔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