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還沒有訂單下達!”關稅大棒一揮,“旺季”會成“望季”嗎?布老板們是這樣認為的……
毫無疑問,本周有關“中美貿易關稅加碼”的字眼霸占了各大資訊平臺的頭條:
8月24日,美方宣布將提高對約55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的稅率,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對此堅決反對。這種單邊、霸凌的貿易保護主義和極限施壓行徑,違背中美兩國元首共識,違背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則,嚴重破壞多邊貿易體制和正常國際貿易秩序,必將自食其果。
2019年的紡織行業面臨著太多的挑戰,而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影響無疑是最大的“黑天鵝”,紡織外貿企業接單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如今正值淡旺季交替時期,原本紡織市場趁著近期內銷市場局部好轉,或許能順順利利轉向旺季,但是這個節奏,似乎又被打亂了。
就在8月26日,小編利用布工廠平臺發布了一個對今年“金九”行情預判的投票,原本以為結果會是好壞參半,結果卻令小編嚇了一跳:近200個投票中,選擇“不會,僧多粥少”以66%的投票幾乎是壓倒性的戰勝了另一方,可見對于接下來的市場,大部分紡織人士還是持悲觀態度。
最大黑天鵝又來!客戶不敢下單,布老板不敢接單!
如今美國關稅大棒一揮,將原本就“戰戰兢兢”的“金九”更是蒙上了一層灰。雖然說即時的影響還沒有出現,但是從去年開始中美貿易關系摩擦就像毒液一樣,慢慢滲透到這個行業,打亂了市場的下單節奏。“我們美國的客戶還是比較多的,但是今年訂單明顯減少,7月開始美國這邊的訂單有所恢復,不過這周還沒有訂單下來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特朗普又來折騰,還要再等等看!”紹興的陳總說道。
紡織市場彌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氛。在調研過程中,一位美國客戶占9成的紡織外商表示:“特朗普太不靠譜了,總是出爾反爾,現在又將10%提升至15%,不知道具體實施之日又會變成幾個點的稅。現在客戶那邊也沒有什么反應,不敢下單,我們也不敢接單,聽說有些客戶已經轉去東南亞拿貨……”此外,另一位以前做外貿生意的今年也開始部分轉戰內貿。
可見,隨著外貿市場不確定性因素增加,來自東南亞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讓今年的外貿老板倍感壓力。
轉戰東南亞以成衣出口、非洲單在市場走俏!
雖然美國要對中國出口商品加稅,第一批加稅9月1日起就要實施,而且紡織品也在其中,但是憑借自身過硬的品質,中國在紡織品供應鏈中的地位短期內的不會被改變的。正所謂“西邊不亮東邊亮”,不少美國采購商會通過東南亞如越南、孟加拉等地,將中國面料加工成衣后直接再出口美國來躲避關稅大棒,此外“一帶一路”政策帶動了中國外貿企業與這些國家的貿易往來更為密切。
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7月,我國累計出口紡織品693.84億美元,同比增加1.5%;累計出口服裝823.56億美元,同比下跌3.9%,由此可見,雖然服裝出口在減少,但是紡織品出口仍然呈現上升態勢。
上半年,我國紡織品出口額同比增長1%,占全行業出口總額的比重達到48.2%,較2018年提升4.1個百分點;同期,服裝出口額同比下降4.7%。出口市場結構看,對新興市場出口好于傳統市場,上半年,我國對美國、歐盟和日本出口紡織品服裝金額同比分別減少0.7%、4.2%和4.7%,對東盟、墨西哥、非洲出口額同比分別增長0.8%、3.9%和5.2%。
“最近非洲單在市場流行起來,”常年做貿易的馬總說道,“那邊的訂單量很大,對色牢度也沒有什么要求,單子好做。”據了解,近階段,金華、諸暨等地的以色織和大提花面料為主的非洲訂單明顯增多,市場局部向好。
此外,以中低端滌塔夫為主的孟加拉訂單近期在市場上也表現良好,一位專做孟加拉市場的布老板表示,那邊的單子雖然利潤低,但是勝在量大,單子沒有什么特別質量要求,不用像做歐美、日韓那種高品質訂單那樣操碎了心。
雖然目前整個紡織環節,受國際經濟復蘇減弱以及貿易環境風險上升等因素的影響,行業出口壓力較去年同期明顯增加,但是我們也沒有必要那么悲觀,中國是“世界工廠”的地位還是無可替代,中國產品價格優廉、品質過硬、專業化程度高,這是是目前其他國家沒有辦法替代的,所以無論特朗普如何走極端,該下給中國的訂單還是存在的。因此,老板們不必對市場失去信心,修煉內功,伺機蟄伏,等待行情的復蘇和爆發。
借用一位布老板的話來說:目前的大環境大家都過得不容易,所以一動不如一靜,就走一步看一步,隨著環境的變化來改變自己,不卑不亢、不急不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