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米訂單消失,市場貨跑量遭“難產”!紡織“偽旺季”,撕下了行業最后的一塊“遮羞布”
望穿秋水等訂單的紡織人們,終于在八月初迎來了旺季的曙光,雖然來的大多只是市場貨訂單,但大家依然信息慢慢。坯布商們摩拳擦掌準備借著這波行情消化半年多攢下的庫存,印染廠也謀劃著借此天賜良機,動一動大半年沒有調整過的染費。
一切也正如大家預想的那樣,坯布庫存確實結束了多月以來的連續上行,在八月開始拐頭向下,染廠方面各種染費上漲的聲明終于在八月久違的出現在了各個紡織人的朋友圈。但近一個月以來坯布庫存也僅僅是從42.5天降至40天而已,絕大多數染廠依然沒有輕易上調染費,甚至出現部分染廠染費不升反降的情況。貌似進入旺季的紡織市場,依然步調緩慢,而且并不一致。為什么會有這種局面出現,紡織人又該何去何從?
市場貨疲態顯露,難挑大梁
坯布廠與染廠遇到的問題,其實都在說明這次的旺季動力不足,無力扭轉整個紡織市場,更沒法給各大小工廠帶來實際利好。與之前的紡織淡季帶來的打擊相比,這次的旺季刺激更大,不僅沒有達到紡織人之前的預期,而且還影響了對未來的希望。
走訪市場就會發現,紡織市場上的旺季不過是市場貨面料的階段性補貨,并且不是所有廠商公司都能接到類似市場貨的訂單。如果將旺季寄希望于“市場貨”上,真的就有點“畫餅充饑”。更讓人失望的是,市場貨后勁明顯不足,一個月不到已經疲態顯露,出現消退的跡象。
據一家染廠負責人介紹,八月市場貨上來時候,他們染廠里染缸開工率一路從前期的5-6成上漲至9成以上,如此行情讓他們一度信心滿滿。但一個月不到進倉坯布明顯減少,染缸開機又降至8成左右,后面可能還會再降。并且今年的染色面料品種單一,多是T400、T800類,而以前的市場貨多以尼絲紡類為主。市場貨品種轉變,影響最大的就是訂單米數,以往動則幾十萬、上百萬米,今年是再也見不到了。
這波紡織行情,總結起來就是:訂單來得多,米數少;來得快,去的也快。市場上大部分供應商、廠商都是一次由喜到悲的過程,對于后市行情既不看好,也無能為力,只能聽之任之。
原料端薄利多產,逆勢而為
相對于紡織下游各環節的被動與無助,上游聚酯原料大佬們想法以及做法明顯不同,在這般行情之下,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路。
以PTA為例,一直以來利潤與開工率都存在著高度相關性,例如利潤高了,開工率自然跟漲擴大收益,利潤降了,也會立即降低開工率縮減成本。但最近一個多月,PTA利潤與開工率卻背道而馳,走出了一條完全讓人詫異的曲線。
目前紡織業終端需求萎靡,聚酯產銷不旺、庫存增多,因此利潤下降是理所當然的事,按照規則應該下降的開工率,卻異于常規的180度轉彎拐頭向上,甚至接近全年最高值。
在利潤全年低值的時候,原料工廠卻將機器開足馬力,不斷提升開工率的行為是反常也是值得思考的。在小編看來,實際情況可能就是目光長遠、消息靈通的原料大佬們已經看到了,紡織行情后市可能會越來越差,趁現在PTA還能盈利,抓緊時間提高開機率收割最后一波利潤,待到PTA利潤為負值時,再降開工、減產也不遲。
密切聯動的紡織產業鏈上下游,對于紡織后市看法幾乎是一致的不看好。市場貨的短暫入場帶來了希望,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這份希望,并且希望也沒有持續多久。紡織下游的織造、印染在市場行情中更多只能被動接受,眼前的熱鬧過后可能是無盡落寞。上游原料商們認識的更加透徹一點,趁目前還擁有一點主動權,立即放下以往的操作方式,采取薄利多產,在虧損到來之前努力賺到每一分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