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知識:棉、毛、絲、麻等天然纖維織成的的鑒別
目前市場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型衣料,有的是棉、毛、絲、麻等天然纖維織成的,有的是用化學纖維織成的,還有的是用幾種纖混紡織成的,為了保養好織品,延長其穿用壽命,及合理地引導消費者消費,應掌握對織品的鑒別。
區域紡織品的方法很多,有感官法、燃燒法、顯微境觀察法、化學試劑分析法和比重測定法等。下面僅介紹感官鑒別和燃燒法鑒別。
1、感官鑒別
感官鑒別是指通過手摸、眼看、鼻聞和耳聽等判斷織品的種類,這是最簡便、最常用的一種鑒別方法。感官鑒別主要是通過手感、目測識別織品的柔軟性、彈性、光澤及折縐情況,再觀察從織品的紗線里抽出纖維的長度、強度、粗細及彎曲情況等特點加以鑒別。
(1)棉織品:一般織品表面有棉結雜質,仔細觀察表面有毛茸、用手緊握織品時有縐褶;抽出紗線里的纖維觀察,纖維很短、不整齊,一般不超過38毫米;手觸織品有溫暖感覺,彈性比羊毛差。
(2)毛織品:毛織品的手感滑糯,揉搓時少縐褶,彈性好,光柔和、無極光;抽出織品中的紛紛纖維觀察,羊毛通常呈卷曲(俗稱毛波)狀態,比棉花長些,通常在40毫米以上,手觸織品有溫暖感覺。
(3)蠶絲織品:蠶絲織品細薄、柔軟、滑爽、光澤好;抽出織品中的絲觀察,纖維又長又細,強度大,手觸有粘手的感覺。
(4)麻織品:織品手感較粗硬,缺乏彈性和光澤;抽出織品中的纖維觀察,纖維粗、長并呈片狀,強度大,手觸有涼的感覺。
(5)粘膠纖維織品:織品表面無雜質,光澤好,揉搓時縐褶多;抽出織品中的纖維觀察,纖維整齊,比棉花長些(一般在40毫米以上),浸水后變粗(厚)發硬,易拉斷,斷裂處纖維較整齊,但有散亂的纖毛物。另外,粘膠纖維染色艷麗,所以凡是花型絢麗多彩的滑爽,一般都是用粘膠纖維織成的。
粘膠纖維織品與棉織品的區別:粘膠纖維織品強度低,特別是水濕后強度更低,并且迅速膨脹、變厚發硬,在水濕處易撕裂,而棉織品則沒有這些特點,粘膠纖維雜質少,纖維長、整齊,光澤好,紗線條干均勻;手摸粘膠纖維織品時有涼和發硬的感覺,但經揉搓后又有松馳綿軟之感,織品經穿用后易起毛,縐褶多,易變形。而棉織品比其好得好。
粘膠纖維織品與蠶絲織品的區別:粘膠纖維的強度比蠶絲小,蠶絲織品水濕后的強度、硬度與干燥時并無明顯變化,所以其織品的強度不論在干燥時或水濕時都比粘膠纖維織品大;二者用手緊握后迅速放松,縐褶多的是粘膠纖維織品,少的則是蠶絲織品;另外,把兩塊織品浸水后,變厚發硬,易扯裂的是粘膠纖維織品。
(6)合成纖維織品:一般合成纖維織品的強度、彈性較好,手感滑爽、光亮,但不太柔軟。除腈綸織品用手揉搓時能產生吱吱響場,其余幾種織品,用感官法是難以區別開來的。
2、燃燒鑒別
燃燒鑒別是根據各織品在燃燒時所呈現的不同特征加以區別,如火焰的大小,燃的快慢和火光的顏色,燃燒的氣味,灰燼的形態及顏色等。
(1)棉織品:從織品中抽出紗線頭,點燃后,燃速快,火焰呈黃色,當火焰熄滅時,火星還能繼續下去,氣味與燒紙相近,灰燼很少、呈灰白色。
(2)毛織品:燃燒時卷縮,燃速緩慢,冒煙,起炮,離火滅,氣味與燒毛發一樣,灰燼呈塊狀、易碎。
(3)蠶絲織品:燃燒時卷縮成團,火焰呈桔黃色,離火滅,氣味與燒毛發一樣,灰燼結成黑色塊狀,略有硬度。
(4)麻織品:燃燒時速度比棉織品稍慢,火焰熄滅后不能繼續燃燒,氣味、滅燼與燃棉相同。
(5)粘膠纖維織品:燃燒時的特征與棉花相同。
(6)錦綸織品:燃燒時先卷縮,熔化,冒白煙,進而緩慢燃燒,火焰小,有煙,焰緣呈藍色,并有熔融物下滴,有響聲,可趁熱抽絲,同時冒黑煙,氣味與燒油漆的氣味相似,灰燼呈黑色,光亮和堅硬的球體,不易壓碎。
(7)滌綸:初燃時先卷縮熔融成玻璃態,趁勢可抽絲,后期火焰較大,在基部滴黑褐色熔融物的同時,產生迸裂火花和吱吱響聲,在冒出的黑煙中析出線狀煙塵下落,灰燼結成黑色球狀,質地較硬,難壓碎。
(8)腈綸:燃燒時先熔融,燃燒速度快,火焰較大,有閃光和響聲,冒黑煙,氣味辛辣,燃后成無光澤的黑色塊狀、易壓碎。
(9)維綸:燃燒時邊收縮邊燃燒,燃燒物由白變黃到褐色;初燃時火焰較小、無煙,而后火焰逐漸增大,基部火光閃閃,冒黑煙,氣味刺鼻,與電石氣味相似;灰燼呈黑色塊狀,易壓碎。
(10)丙綸:邊熔融邊緩慢燃燒,有蠟燭氣味,火焰小,無灰燼;燃剩部分為透明球狀,不易壓碎。
幾種主要紡織品的鑒別
(一)絲綢
絲綢按原料分,主要有真絲和化纖兩種。真絲織物以蠶絲為原料,共同特點是吸濕率高、透氣性好、質地光滑柔軟、富有彈性、具有蠶絲天然光澤,明亮柔和。點燃絲綢纖維,燃速慢,有燒毛發氣味。抽出絲條解捻,長絲連綿不斷。穿著舒適、涼爽。市售化纖仿真絲織物,原料以合成纖維為主,有的是人造纖維與蠶絲混紡,或是純人造纖維、合成纖維織品,經特殊處理,表面有類似絲綢風格。仿真絲織物易洗易干,不縮水,透氣性、吸濕性較差,穿著時有悶熱感。人造纖維絲織品手感粘膩、粗硬,綢面易起皺,光澤亮而刺眼,顏色艷麗,縮水率低,單絲較粗而均平,扯斷時毛頭整齊,濕潤后更易扯斷,點燃纖維有燒紙或醋味。合成纖維絲織品,手感滑爽、富有彈性,光澤明亮刺眼,不易起皺,縮水率小于5%,單絲粗細均勻,不易扯斷。點燃纖維氣味與真絲織物不同。
(二)羊絨
羊絨是取自絨山羊(又名開司米山羊)身上的一層細絨毛,它從外觀上看有天然光澤、手感柔軟豐潤、軟、輕、暖、滑,富有彈性,光澤好,被譽為“纖維之王”。由于全世界山羊絨的產量僅為羊毛的1%,所以山羊絨的價格也就十幾倍于羊毛,是最珍貴的動物纖維。
山羊絨纖維長度短,強力低。纖維表面覆蓋的鱗片薄而稀,彼此緊貼。因纖維卷曲數比羊毛少,摩擦系數比羊毛少,所以纖維間的抱合力差,纖維較平滑,縮絨性較羊毛差。山羊絨纖維卷曲雖少,但卷曲深度大,因此山羊絨制品保暖性優于羊毛。在同樣溫濕度條件下,羊絨比羊毛更易吸濕。在水中數秒內,羊絨纖維即可浸濕,而羊毛卻要幾分鐘。
由于山羊絨纖維比羊毛細,羊絨織物穿著容易起球;羊絨紗強力低,堅牢度較羊毛差,穿著時應避免與堅硬物接觸;由于羊絨纖維易吸濕,易蟲蛀,收藏時應洗凈疊好,放在有防蟲劑的衣箱或打幾個孔的塑料袋內。
市售的“綿羊絨”與羊絨無任何聯系。“綿羊絨”實際上是羊毛,細度為20~40微米,長度為50~200微米,只不過比普通羊毛更細一點罷了,綿羊只產毛而不產絨。
(三)亞麻和苧麻的鑒別
亞麻纖維是人類最早發現并使用的天然縣委,因其具有天然的質地和淡雅質樸的色彩,并有抗紫外線功能,對人體皮膚無刺激作用,又具有良好的散熱功能,和一定的抑制細菌功能,從穿到用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亞麻制品紗支越高,表面越光滑,光亮,表面的粒頭越少,懸垂感越好、越滑爽,質量越好。
有些麻制服裝,穿在身上很支棱,下水后變硬,這是苧麻制品的特征。區分兩者可從三方面檢驗:一是外觀,苧麻制品褶皺明顯,棱角分明,亞麻制品褶皺較大,自然,而且會慢慢散開;二是布面,苧麻的結構很松散,制品經緯線之間的縫隙很大,亞麻的布面結構飽滿,懸垂性特別好;三是遇水時,苧麻制品變硬,而亞麻制品則很柔軟。亞麻織品能吸收紫外線,但不宜長時間爆曬。可用洗衣機洗滌,但不要脫水,以防褶皺難以熨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