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批量快反訂單與量產化瓶頸怎么破?百川“互聯網+再生彩紗超市”告訴你
雖然眼前仍是一池水,但在水天相接的遠方,涌動著一片海,綠色紡織品正是潮涌著的未來那片海。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目前已成全球共識,綠色正成為繽紛多姿的時尚產業重要屬性。時裝、家居、鞋類這些與億萬消費者緊密關聯的消費品的綠色化,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使用綠色原料尋求突破。循環再生彩色紗線便是綠色紡織原料中的一種。
9月25日,2019中國國際紡織紗線(秋冬)展覽會開展當天,“百川之道,多彩再生——百川科技循環再生彩紗產品發布會暨綠色紡織對接交流會”將在上海新華聯索菲特大酒店舉辦。我國循環再生纖維龍頭企業之一——福建省百川資源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川”)將在會上向業界發布具有“雙重綠色”屬性的系列創新纖維產品原液著色再生滌綸長絲,并重點發布其基于互聯網思維、被工信部列為示范項目、致力于打破當前需求端“小批量、快反應”與供給端大批量生產之間存在的供需矛盾瓶頸的經營模式——“互聯網+再生彩紗超市”。
據統計,當前全球每分鐘賣出去的飲料瓶超過100萬個,這一數字仍在快速增長。另據相關統計,2018年全球紡織印染產品的產量達到1000億米,約消耗水資源16億噸。因此,如何盡可能減少對石油、水等資源的消耗,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和綠色發展當前已成全球性課題。
福建省百川資源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飛鵬介紹,公司研發生產的再生原液著色彩色滌綸產品,原料主要來自回收的廢棄聚酯瓶,以及部分廢舊紡織品,符合循環經濟的發展思路。同時,公司采用“干式著色法”,在PET融熔紡絲過程中直接添加色母料,對纖維進行前道著色,實現了顏料與纖維在分子量級上的有機融合,且全過程無副產物排放。下游織造廠使用原液著色纖維,能夠省去原本的印染環節,既能減少印染成本又能節水。
據相關測算,每生產1噸再生滌綸,能循環利用4萬~5萬個廢棄飲料瓶。而相比傳統纖維,把每噸原液著色纖維加工成紡織品,能夠減少廢水排放32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噸,降低電耗230千瓦,減少蒸汽消耗3.5立方米。
正是因為有著典型的綠色屬性,當前,歐洲通過制定相關政策,大力推進對再生纖維的使用,阿迪達斯、H&M等國際零售品牌也都紛紛加速使用再生滌綸替代原生滌綸。百川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系列再生彩紗,當前可謂站上了“風口”,恰逢時機順應了零售市場這一新需求趨勢。
而綠色產品如果憑借好營銷模式,將更具市場潛力。“互聯網+再生彩紗超市”項目是百川這兩年在經營理念和模式上的一個大膽創新,核心價值在于打通目前下游“小批量”、“快反應”需求特點和上游大批量生產間存在的供需矛盾。
張飛鵬介紹:“有時,織造客戶要先拿一公斤紗線去打樣,最后也只下幾十公斤的訂單,而且常要一周就交貨。但化纖廠是大批量生產,且采用原液著色工藝開發一種顏色,一個流程往往要1個多月。這使供需間就像被一個瓶頸卡住了。新模式下,公司先把顏色做全,形成一定量紗線的基礎庫存;當面對客戶的零散需求時,再‘化整為零’地銷售,做到快速反應。”
據介紹,“互聯網+再生彩紗超市”模式的實施步驟為:依據國際流行色卡確定色系,研究配方,檢測,形成色卡色號,建立標準的生產配方及標準工藝形成色卡色號,小批量生產并建立庫存,形成彩紗大數據庫,與客戶共享信息。然后,客戶可以通過互聯網下單,企業進行配送。百川目前已形成1000種顏色的基礎,通過配色還能開發更多顏色的紗線,已建成1萬噸彩紗示范生產線。
“庫存一直是紡織業的痛點,但我們反其道而行之,做了件看似瘋狂的事,先大膽做庫存,再做銷售。我們的目標是,形成全球再生免印染彩紗的工業設計平臺。大家需要共同努力,把綠色紡織品這個‘蛋糕’整體做大。”張飛鵬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