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零售巨頭人人樂7億“賣身”,上半年針紡商品銷售額超億元!
西安曲江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曲江文化”)收購人人樂連鎖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ST人樂”)正在進行時,
今天(10月9日)晚間,*ST人樂發布公告稱,此次要約收購期限自2019年9月26日(包括當日)起至2019年10月25日(包括當日)止。按照本次要約收購申報程序,在要約收購期限屆滿前最后3個交易日,即2019年10月23日、2019年10月24日和2019年10月25日,預受股東不得撤回其對要約的接受。
9月24日*ST人樂披露的要約收購報告顯示,此次要約收購系因收購人曲江文化通過協議方式受讓控股股東浩明投資持有的上市公司20%股權,同時浩明投資將其剩余的上市公司22.86%股權所對應的表決權委托給曲江文化行使,在交易完成后,收購人通過直接持股、表決權委托的方式合計擁有上市公司表決權的股份已超過30%,從而觸發全面要約收購義務。
經綜合考慮,收購人確定本次要約收購價格與受讓浩明投資所持上市公司20%股權的轉讓價格保持一致,即5.33元/股?;谝s價格為每股5.33元,收購數量為1.34億股的前提,本次要約收購所需最高資金總額為7.24億元。
曲江文化本次收購的目的:基于對上市公司價值的認可和對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收購人可以為上市公司發展利用自身在文化、旅游及教育板塊的相關資源幫助上市公司改善經營狀況,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同時也有利于收購人豐富產業布局,提高國有資本配置和運營效率,促進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公開資料顯示,*ST人樂為國內為數不多的成功實現跨區域發展的內資民營超市,公司主營業務為商品零售連鎖經營,目前已形成自營大賣場、精品超市Lesuper、社區生活超市Lelife、社區生鮮超市Lefresh、升級版人人樂、百貨及購物中心實體業態與人人樂購電子商務平臺、人人樂園APP等線上線下融合的多業態發展格局。
2019年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8年中國連鎖百強”榜單中,公司排名第64位;“2018年中國快速消費品(超市/便利店)連鎖百強榜單中,公司排名第28位。
截至2019年上半年,*ST人樂實現營業收入39.9億元,同比下降6.5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852萬元,同比下降257.52%?;久抗墒找?0.0875元。公司最新分配方案為不分配不轉增。截止2019年6月30日,公司已開設了140家自營門店,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擁有門店140家,門店網絡覆蓋其所屬的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0多個城市,營業面積1514157.97㎡,全部為直營門店。其中,報告期內新增門店4家,關閉門店2家。
業內人士表示,由于*ST人樂主要門店分布在競爭激烈的一二線城市,加之經濟增速放緩及網購沖擊延長行業低迷,加之租金和人工成本剛性上漲,吞噬公司的盈利空間,
東興證券分析師劉暢此間談到,傳統超市以提供生鮮和日用百貨產品為重點,產品同質化嚴重,產品服務差異程度弱,顧客粘性低,往往依靠折扣促銷吸引客流。而阿里、京東等電商以低價、全品類、便利性的配送服務涌入,滿足消費者產品和多樣需求,迅速沖擊產品服務單一的超市業態。
此外,經過1995-2017年擴張階段,行業競爭激烈,優質商圈資源稀缺,租金、物業地產價格上升,展店擴張成本加大。截止2017年,全國超市數量已達29881家。同時,各線城市平均租金水平已從2010年的26.58元/日/平米上升到了2018年的71.62元/日/平米。尤其是北上廣深一線城市,近十年來租金飛速增長,給超市的門店擴張帶來了較高的租金壓力。同時,我國人均工資水平保持高增速,2010-2018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1.05%。優質商業地產的稀缺,以及持續上漲的租金、人工成本,使得企業展店成本增加,企業展店節奏放緩。
據凱度消費者調查顯示,有67.6%的顧客選擇電商渠道是由于電商提供送貨上門服務,有62.9%的顧客選擇電商是因為產品優惠,另外電商提供的在線支付、評論功能也構成了其區別于傳統線下渠道的獨有優勢。近五年,傳統超市與賣場的的市場份額受電商侵蝕明顯。在快消品城鎮零售渠道,電商銷售額占比自2012年呈快速上升狀態,到2017年電商渠道占比9.8%,2012-2017年電商渠道銷售額復合增長率為38.9%,而同期賣場和超市渠道銷售額復合增長率僅為6.7%。傳統超市經營模式受到沖擊,同店收入增長下滑,制約了行業快速擴張。
劉暢認為,隨著GDP增速放緩,經濟結構轉型,居民消費也從量增轉為質變。消費者追求的不再是消費品總量的提高,而是質量和結構的改善。這個階段,消費為需求主導,更加注重多元化需求的滿足。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基礎上,享受型消費比重提升,產品質量受到重視,即消費升級。原超市業態難以滿足消費升級的新要求,獲利的難度大幅度提升。需求改變倒逼超市業態發生變革,以需求驅動行業變革勢如破竹。
當前,新零售將行業從“場”出發的“場貨人”的思考方式,到“需求”出發的“人貨場”轉變,換位思考下重新將產品重分類和消費場景重組變新的過程。劉暢認為,超市作為高頻貨物的消費場景,與消費者聯系最為緊密,最先洞悉到消費產品結構的升級,觀念、習慣的的變化。由此也成為新零售變革的先驅,未來或將成為,百貨、連鎖等其他業態革命的指引。而在消費時鐘指引下,超市行業即將以“圍繞消費者的業態重塑、構筑供應鏈護城河”為出發點全面開始零售的新變革——新零售。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