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物學會紡織文物專委會召開第五屆學術研討會
10月15日至18日,由中國文物學會紡織文物專業委員會、湖南省博物館主辦的“楚風漢韻——中國文物學會紡織文物專業委員會第五屆學術研討會”在長沙召開。來自全國70余家文博機構、高等院校和企業相關負責人和紡織服飾專家學者參會,就“楚墓出土紡織物技藝研究”“馬王堆漢墓出土服飾研究”“絲織物傳統工藝研究”等專題,共同探討楚漢時期紡織物的工藝與技法、服飾的保護與傳承。
會上近20位專家學者就各自的研究專題進行匯報發言。西北工業大學研究員楊軍昌運用現代科技和傳統工藝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對唐代“捻金線”的制作工藝進行系統分析與專項研究,從而為絲綢之路沿線不同區域、不同國家的文物保護與利用、考古學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等研究提供科學證據與技術支撐。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王繼勝通過試驗考古方法,著重對馬王堆一號漢墓素紗襌衣的織造技術、成衣制作進行系統化的分析與研究,并以其作為標本對象開展復織工作。南京云錦研究所楊冀元以馬王堆漢墓6件絲織品文物為例,分享了其仿制過程中所出現的疑難問題和收獲的寶貴經驗。
本次研討會梳理和總結了我國古代紡織文物,特別是楚漢時期紡織物、服飾的研究成果,也為今后的研究與探索指明了方向,為馬王堆漢墓出土服飾的研究和仿制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