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人:“學聰明”的背后,全都是眼淚……
從12月中旬開始,滌綸長絲各個產品的價格迎來了一波久違的上漲,其中FDY漲幅最大,一周時間上漲了400元/噸。
但與此同時,聚酯產銷卻基本不見起色,大部分時間在5-8成徘徊,雖偶有超百表現,但僅僅維持在略高于100的狀態。
一邊是滌絲價格一直“任性”上漲,一邊是聚酯產銷在低位徘徊,今年這樣的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了。
聚酯企業突然發現,原先“買漲不買跌”的規律不頂用了,面對上漲的原料價格,織造企業紛紛“變機智”了,這是為什么呢?
原料價格這樣大起大落,誰頂得住?
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正常人吃虧吃多了都會有經驗了,更何況是每天都要跟大筆金錢打交道的布老板呢?畢竟一兩百塊的原料價格差距,反映到織造企業這邊,就會被放大到上萬元。
要說紡織人,今年這一年因為原料價格吃的悶虧可真不少。
今年剛開年的時候,因為聚酯庫存過高,滌綸長絲的價格不漲反跌,打破了原料價格年后必漲的“潛規則”。
我們簡單設想一下,織造企業“吃著火鍋唱著歌”,高高興興地開年生產,突然聽聞原料價格跌了,看到倉庫里三個月往上的原料庫存,仔細一算一個月可能都白干了是一個什么樣的心情,然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到了年中的時候,美國的關稅開始加征,今年低迷的行情已經初見端倪,但PTA等聚酯原料還沒有展現出如今的頹勢,依舊保持著一個高利潤的狀態。
隨著中美元首成功會晤,國際油價因為地緣政治因素快速上漲等利好支撐下,聚酯原料的價格又迎來一波炒漲,但往往暴漲過后隨之而來的就是暴跌。
原料價格暴漲暴跌嚴重摧毀了織造企業的心理防線,在高價買了原料的企業蒙受了實實在在的巨大損失,而買了低價原料的企業在暗自慶幸的同時心有余悸。
面對大起大落的聚酯原料價格,大部分的織造企業完全不敢出手。觀望,隨買隨用成了大部分企業的選擇,而這種選擇也一直持續到了現在。
心血來潮進原料,一摸口袋沒有錢
除了聚酯工廠幾次炒漲原料失敗讓織造企業吃了幾次悶虧以外,現實行情不佳造成的資金鏈緊張則是織造企業“學聰明”了的深層次原因。
資金鏈緊張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回款慢,另一方面則是坯布庫存高。
回款方面,因為行情不佳,織造企業接單都較為謹慎,不敢冒險去接一些有風險的單子,所以大部分合作的都是一些老客戶。
老客戶確實知根知底,風險小,但耐不住礙于人情關系回款慢。畢竟生意做了那么多年了,也知道對方不是不給錢而是時間晚一點,那晚一點也就只能晚一點了,但這就使紡織企業哪怕接到訂單了,手中現金流也短時間內充裕不起來。
庫存方面,則是一個更大的問題。根據中國綢都網數據監測顯示,今年大部分時間以內,織造企業的坯布庫均高于去年的庫存高點,最高時接近43天。從市場了解到的情況,一些大型的生產常規坯布的織造企業擁有上千萬米的坯布庫存也成了常規現象。
錢就這么多,手上留一些現金應急,剩下的大部分都變成了庫存布,自然就沒有錢去買原料了。
去年的行情好,原料被炒到天價,PTA現貨報價最高時甚至超過10000元/頓,然而還是有布老板買單,形成了一種“越漲越買,越買越漲”的局面。
今年的聚酯廠家炒漲,用的是去年的思路,但今年的行情與去年可謂是“冰火兩重天”,紡織企業沒法買單,原料的上漲底氣自然就沒有那么足了。
編后語
2019這一年,紡織企業吃了不少虧,也遭受了不少苦難,才最終“學聰明”了,不再為上游的炒作買單。新的一年即將來到,美國加征關稅開始減少,新的噴水織機產能增長也有所放緩,相信行情會比今年有所好轉。
希望織造企業還能如今年一般,不為市場上的炒作心動,把原料維持在正常價格,使整個產業鏈能夠有序合理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