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鳥、報喜鳥、貴人鳥:總有些“鳥”飛不過2019
2019年,對有些行業與人而言,格外冷。
這其中,鞋服行業的寒意尤其凜然。
馬上我們將要跨年,投入2020年的懷抱。不過,有一些品牌與企業,卻在這一年折斷了翅膀,有的飛不過2019,有的還在等待曙光。
中國企業家總喜歡在自己一手創立的品牌名中帶個“鳥”字,譬如:貴人鳥、富貴鳥、報喜鳥等。“鳥”寓意騰飛,字面無不指向光明前程,寄托了創始人樸素而美好的祝愿。
然而,不是所有“鳥”,都能一路高飛。
貴人鳥:致命的“多元化”
12月25日,貴人鳥發布一封《風險提示公告》。
公告顯示,貴人鳥2018年營收28億元,虧損6.8億元;2019年1-9月,營收11.7億元,同比下降49.2%,凈利潤虧損1.6億元。若2019年繼續虧損,貴人鳥股票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業績持續低迷的同時,由于資金流動性緊張,貴人鳥還陷入大額債務違約風險和控股股東股權質押、凍結及拍賣風險。
一個月前,貴人鳥旗下3769.5萬股無限售條件的流通股由福建省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進行拍賣,最終卻因無人出價而流拍。
貴人鳥1987年從“中國鞋都”福建晉江陳埭鎮起飛,瞄準三四線城市,主打高性價比運動鞋,經由劉德華、張柏芝代言后火遍全國,2014年飛進上交所時,被稱為“中國A股體育第一股”。
上市后,貴人鳥野心大漲,意圖建立“體育產業化集團”,患上了“買買買”綜合征,加深體育產業布局,一度還踏入保險領域。
但,事與愿違,花了巨資布局的多元化產業,非但沒有對主力產生增益,反倒嚴重拉了后腿。收購業務成燙手山芋,主業也岌岌可危。
2018年,貴人鳥業績首度虧損6.88億,危機全面爆發。貴人鳥緊急剎車,“斷臂求生”,出售包括康湃思、虎撲、杰之行等資產,試圖“回歸主業”。然而鞋服市場早已是此一時,彼一時。
目前,貴人鳥股價在5.82元,市值36.58億,不及巔峰時期十分之一。
富貴鳥:P2P惹禍上身
貴人鳥還在股市掙扎,富貴鳥退市已成定局。
停牌前,富貴鳥股價為3.88港元/股,總市值51.89億港元,投資人手中“股票”都變了廢紙。
2013年上市至今,富貴鳥上市6年停牌3年。因連年巨額虧損,2016年遭遇股市停牌。期間,富貴鳥經歷債務違約、違規擔保、信披違規一系列雷區,一度欠債超過40億元。
創始人林和平從1984年開始就做涼鞋和拖鞋,后期將業務鎖定在了皮鞋。1995年,富貴鳥在福建石獅市正式起飛。巔峰時期擁有近萬名員工,超3000家門店,中國國家隊女排主教練陳忠和、陸毅曾是它的代言人。
隨著市場環境下行,鞋類市場受沖擊,鞋企經營狀況每況愈下。富貴鳥則選擇通過金融杠桿穿越市場低潮。2015年至2017年期間,富貴鳥旗下冒出了礦業公司、P2P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等多家企業,這些操作引起的資金潛虧和斷裂,為富貴鳥之后的悲劇埋下伏筆。
最終,由于無法兌付債券,富貴鳥的危機爆發。隨著破產重組方案的流產,8月26日,富貴鳥正式破產。
2019年10月9日,富貴鳥破產資產在阿里司法平臺進行流拍,沒想到拍賣兩次皆無人應拍,直到第三次流拍才以折價2.34億元成交。
報喜鳥:一曲悲歌
2019年初,報喜鳥卻先“報”了個噩耗——當年4月,聯合創始人吳真生遭遇車禍身亡,年僅54歲。
1990年,吳真生創辦浙江省永嘉縣報喜鳥制衣公司,在杭州四季青開出服裝店,在一眾貼牌代工的同行中率先在北京注冊了自己的商標。
1996年,報喜鳥聯合浙江其他幾家制衣公司組建了報喜鳥集團,吳真生作為創始人之一,后來還促成了其在深交所的上市,成為溫州首家國內上市的服裝企業。企查查數據顯示,吳真生曾對報喜鳥集團持股20%。
不過,作為國內老牌定位高端男裝的品牌,報喜鳥在一眾時尚品牌中顯得有點寂寂無聲。
2013年開始,受男裝行業周期性影響,報喜鳥業績陷入動蕩,直到2017年才緩過來。
報喜鳥擺脫困境的方式是向互聯網金融行業進軍。2015年以來,它投資了中國互聯網金融業務,如仁仁分期、永嘉恒升村鎮銀行、溫州貸、口袋理財等,不過大多都處于虧損狀態。
2019年2月,報喜鳥以虧損4500萬元的代價轉手小魚金服10%的股權,被認為是放棄進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標志。
報喜鳥公告稱,鑒于互聯網金融行業形勢變化,行業監管不確定情況下,決定對P2P業務進行剝離,集中資源實施“一主一副”發展策略。
2019年三季度,報喜鳥營收7.39億元,同比上漲7.73%,凈利潤5165.83萬元,同比增長65.42%。報喜鳥預計2019年凈利潤將同比上升50%以上,不過這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政府補助。
因此,資本市場并沒有買賬。
2019年,報喜鳥終于結束股權分散的歷史,迎來了當家人。如今,報喜鳥最大股東是吳婷婷,持股比例15.24%。其次是創始人吳澤志,持股10.35%,第三大股東持股只有2.25%。吳婷婷是吳澤志的女兒,生于1989年,自2017年開始就開始增持股份,如今成為報喜鳥的控股股東。
引人遐想的是,2019年出現多名高管減持股份的舉動,紛紛指向了這家企業正處于“二代接班”的關鍵時刻。與此同時,巨大的命運不確定性正在籠罩著這家老牌服裝企業。
最后的話
潮水退去的時候,才會知道是誰在裸泳。
A股上這些“鳥”的境遇,實則反映的是眼下中國鞋服市場的困境。無獨有偶,2019年,拉夏貝爾爆倉虧損,達芙妮迎來關店潮......
當市場處于拓荒期時,企業的增長就像坐上加速器;當企業進入存量市場,比拼的就是硬實力,盲目多元化往往帶來覆滅。因此“回歸主業”成為越來越多鞋服企業2019年的關鍵詞。
與此同時,懸在這些老牌企業頭上的,還有一把新生一代成為市場主體,消費語境更替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老牌企業如何通過創新轉型樹立市場位置成為共同的命題。
來源:天下網商 作者:章航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