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紡聯:疫情對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經濟發展影響
2月10-13日,:紡聯產業集群工作委員會對全國紡織服裝產業集群試點地區開展了疫情影響專題調研。調研中共收到152個產業集群試點地區有效問卷,試點地區重點產業類別涉及紡紗織造、服裝服飾、印染、針織編織品、家紡產品和產業用紡織品。
從地區分布看,其中東部地區產業集群占81%,中部地區集群占16%,西部地區集群占3%。
從試點地區產業規模看,其中年銷售額在1000億元以上的共有9家,占5.92%;年銷售額達500-1000億元的共有23家,占15.13%;年銷售額達200-500億元的共有29家,占19.08%;年銷售額在200億元以下的,共有91家,占59.87%。
從試點地區從業人數看,其中從業人數在20萬人以上的有15家,占9.87%;從業人數為15-20萬人的有8家,占5.26%;從業人數為10-15萬人的有19家,占12.5%;從業人數為5-10萬人的有37家,占24.34%;從業人數在5萬人以下的有73家,占48.03%。
疫情對一季度集群地區收入和利潤影響較大,復工復產形勢不容樂觀。
調研顯示,截至2月13日20:00,已經開工的產業集群試點地區有30家,約占20%。預計2月17日前可以開工的試點地區約有31家,約占20%。預計2月底前開工試點地區有46家,約占30%。此外的30%,需視疫情進展,開工時間待定。
預計到2月底,約有38%的試點地區,產能可以恢復到20%-50%;可以恢復到50%-70%的,有22%;更樂觀地估計可以恢復到70%以上的,僅有13個試點地區,占8.55%。
影響區域內復工復產的主要原因,排在前五項的分別是:疫情防控、還不能全面開工;員工無法到位、勞動力供給不足;交通、物流受阻;市場需求減少、訂單不足;設備、原材料等供應不足。
從一季度主營業務收入看,與上年同比,預計將減少30%左右的,占38.82%;減少50%左右的,占31.58%;減少70%以上,占19.74%。
從一季度利潤情況看,與上年同比,有28.29%的試點地區將下降70%以上;有33.55%的試點地區將下降50%左右;有24.34%的試點地區將下降30%左右。利潤降幅在10%以內的,僅有11.18%。
綜合來看,本地區因疫情影響上半年產業經濟持續發展的主要問題重點包括排在前五位的是:一是企業開工不足問題難以改善(76.97%);二是勞動力供應不足問題難以改善(74.34%);三是交通運輸和物流不暢難以改善(65.79%);四是供應鏈資源協作、原輔材料采購問題難以改善(61.84%);五是現金流和融資渠道問題難以改善(39.47%)。
也有13家試點地區(占8.55%)表示,經此一“疫”,區域產業發展受到打擊很大,有退出市場風險。
1/3外貿型產業集群銷售額將比上年下降70%
從調研來看,152家產業集群中,產品銷售以外貿為主試點地區共有58家,占38.16%。這當中,有43家產業集群試點地區年銷售額200億元以下,占74.14%;試點地區從業人數普遍在5萬人以下。美國、歐盟和日本市場也是這些產業集群的常規主力市場。
從一季度的銷售情況看,有36.84%的試點地區預計比上年銷售下降在30%以內,另也有31.58%的試點地區預計比上年銷售下降50%左右;29.61%的試點地區預計比上年銷售下降70%以上。
疫情之下發展區域產業經濟政策意見和建議
從調研情況看,到2月13日為止,已經有144個產業集群試點地區所在的省級政府已經出臺了相關政策,扶持受疫情影響的中小企業發展,占94.74%;有5.26%的地區省級政府尚未有相應扶持政策出臺。
就各地省級政府出臺的相關疫情影響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中,試點單位認為最有幫助的是:
一是加大對小微企業的財稅支持,減免、延期繳納小微企業稅費;
二是降低小微企業用電、用氣、物流等成本,切實減輕小微企業負擔;
三是緩繳社會保險費、返還失業保險費;
四是金融機構信貸支持政策,對因疫情面臨還款困難的小微企業予以展期、續貸、減免逾期利息等幫扶;
五是減免小微企業房租、建設小微企業公共服務園區
六是加快各級財政涉企資金的撥付進度,盡快落實各項申請、補貼資金;
七是降低融資成本,優化金融服務。
各產業集群試點地區政策需求及相關建議:
就目前的調研結果看,多數產業集群地在自身區域范圍內加大力度扶持產業發展,還存在一些難度。就目前情況下,有92家(約60%)以上的產業集群試點地區普遍更重視以下政策需求及建議:
一是建議上級財稅部門對疫情期間以及疫情持續期(3-6個月內)稅收減免等政策予以專項返補或本級直接扣除。
二是建議上級財政資金給予本區域防疫工作專項補貼。
三是建議落實、簡化審批疫情期間以及疫情持續期(3-6個月內)銀行貸款利息減息或延期支付的政策。
四是建議上級財政資金撥付,支持、幫助中小微企業減免部分廠房租金、設備租金等。
五是建議優先保障物流、交通運輸城際、省際聯動,確保物資加速無障礙流動。
六是建議落實、簡化審批疫情期間以及疫情持續期(3-6個月內)社保延期支付的政策。
七是建議設立外貿專項基金,幫助外貿企業渡過難關,對出口損失較大企業給予補貼。
八是建議支持區域商貿企業發揮作用,促進內貿效率提升和線上交易發展。
各試點地區也對行業服務提出了較多具體意見和建議,重點包括五個方面:
一是希望發揮協調指導作用。
對產業集群的紡織化纖企業復工流程問題進行快速有效的歸類疏導,盡可能的為符合規定的企業進行復工審批,安全、穩定、有序地指導企業盡快開工、復工。
對產業集群試點地區未來的產業經濟形勢進行分析與指導。立足疫情控制為基礎、減少因無法復產延伸出來的客戶取消訂單損失。加快行業配套升級,在人員、設備、技術等方面提供支持。
同時期望,統籌協調各區域發展,優勢互補,以彌補疫情帶來的傷害。協調產業資源,拓寬渠道、建立產業協同供應鏈。加大與各個產業集群的對接,實現與上下游產業的互聯互動。幫助解決產業鏈上上下游企業銜接問題,全產業鏈企業互相攜手,共渡難關。加強上下游協作,開拓海外市場,鼓舞行業士氣,從全球視野布局、引領行業發展。
二是幫助解決復工當中面臨的問題。
在復工允許的條件下,倡議政府有關部門加強對已復工企業的防護物資配備。因為現在的防護物資大量被征用,而復工后的防護工作同等重要。對提供防疫物資采購渠道、協調口罩防護服等物資采購需求尤為迫切。
同時也希望協調員工返崗復工。目前急需解決外地員工返崗、特別是湖北安徽河南等外地員工返程交通受管控問題。
三是協調有關部委適時解決物流交通問題。
建議協會與有關部委溝通,及時保障當前運輸物流問題。目前涉及外貿出口服裝企業不能如期交貨,面臨賠償責任,希望協調有關部門予以重視和幫助解決。一是要保證訂單能按期交貨,二是盡快協調物流問題,讓工廠做出來的貨物能及時運出去,減輕損失。
四是爭取有關部門出臺支持政策。
呼吁行業協會能夠出臺對傳統紡織產業、紡織產業集群地區的專門支持政策,對紡織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工業發展資金和中小企業發展資金支持。扶持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
希望本地協會可以協調政府,盡快將疫情期間出臺的企業幫扶政策落實到底,建立國際采購渠道和平臺拉動市場需求。
希望各級行業協會可以及時反映企業稅費、社保壓力大,中小微服裝企業融資貴、融資難等方面的問題;呼吁國家對紡織產業出臺相關減稅降費政策,加大金融和技改的政策支持,在相關稅收政策上給與減免,讓企業度過燃眉之急;對困難企業緩繳、免繳社會保險及相關稅費;補充現金流,快速貸款到位,減免稅費、利息;建議設立專項扶持紡織行業資金,支持企業生存和發展。
五是對轉產防疫物資的企業給予政策、技術、市場、資源方面的指導協助。
多個產業集群試點地區均提出,希望行業協會能對企業轉型轉產防疫物資給予意見。企業想轉型生產防疫物資一次性防塵口罩,一方面配合政府工作需要,另一方面適應市場需求來解決當前市場中的瓶頸問題,但轉產、轉型需要行業指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