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爆發給棉花前景帶來新的不確定性
最新數據顯示,在2020棉花種植年度里,展望全球棉花市場發展前景,冠狀病毒的潛在影響成為一個無法預知的情況。
美國國家棉花委員會(National Cotton Council, NCC)警告,盡管美中貿易協議第一階段已完成簽訂,改善棉花經濟發展情勢,提供一個審慎樂觀的前景,但好景不常,2020年初,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卻延遲了中國在近期內增購棉花的能力。
2020年1月15日,美國川普總統與中國簽訂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作為協議的一部分,中國已同意在未來兩年內向美國采購價值40億美元的農產品,其中包括棉花在內。
但是,NCC表示,由于尚未公布具體的商品細節,對棉花的整體影響仍存在不確定的情勢。
NCC負責經濟和政策分析業務副總裁Jody Campiche博士在其年度種植意向(Annual Planting Intentions)調查分析報告中指出,預計2020年美國棉花種植面積為1,300萬英畝,相較于2019年減少5.5%。
相對于玉米和大豆價格,美國棉價偏向走弱,預期棉花種植面積將減少。假設美國棉花休耕率為13.8%,總計棉花栽種區域的收成達1,120萬英畝。到2020年,美國棉籽產量預計將減少至610萬噸。
關于美國國內工廠的棉花用量,NCC預估2020年度美國工廠用棉量將微幅減少至285萬包。
Campiche解釋道:「美國是美國棉使用最大市場之一,美國工廠對棉花產業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面對來自亞洲供應商紡織品進口不斷地增加,為保市場競爭力,美國紡織業一直專注在投資和技術上的提升。最近甫剛通過的《美墨加貿易協定》(US-Mexico-Canada Agreement, USMCA)包括一些重要規定,應該有助于促進美國紡織業的發展。」
截至2月6日那周,銷售達到了營銷年度最高水平。盡管巴西在出口棉花方面依然保有競爭優勢,但在2019種植年度,美國增加對其他棉花銷售市場的出口機會。特別是,澳洲、巴基斯坦和土耳其降低棉產量,卻造成美國棉花出口的增加。因此,美國在2019年仍是全球最大棉花出口國,出口量達1,650萬包。
NCC表示,在關稅實施之前,美國可憑借著中國棉花進口成長從中獲取有利地位。透過25%關稅的征收,在2018和2019營銷年度期間,中國選擇轉向其他供應商,讓巴西、澳洲和其他國家取得了市場份額。2019年度,越南成為美國棉最大出口市場,其次是中國和巴基斯坦。
同時,到2020銷售年度,預計美國棉花出口將微幅減少至1,640萬包。基于該種前景,假設在2020年度,美國出口250萬包棉至中國,相較于2019年度的200萬包為高。但是,根據中國以外的庫存紀錄,巴西增產,澳洲部分恢復生產,美國將在2020年繼續面臨強勁的出口競爭。倘若結合美國工廠的用量,總出口量將低于預期產量,預估期末庫存為590萬包。
Campiche表示,由于縮減棉花種植面積,預計2020年全球棉花產量將減少240萬包,至1.189億包。預計到2020年,世界各地工廠的棉用量將增加至1.217億包。預估在2020年銷售年度期末庫存量將減少200萬包,至8,010萬包,達成66.4%的庫存使用比率。預計2020年中國以外的棉花庫存將達到創紀錄水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