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樣本:君聯醫療投資攻與守
1月24日除夕當天,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醫療投資主管合伙人王俊峰接到武漢所投企業電話,亟需尋找物資運往武漢。一番溝通后,藥品終于在當天下午輾轉從蘇州發出。
“這是一個戰斗的春節。”緊急電話讓君聯資本意識到了新冠疫情的緊迫性,一場面向所投企業的情況摸排迅速展開。
和80多個所投企業逐個溝通后,王俊峰心里有底了,“我們清楚地了解企業手里有多少現金、防疫工作準備如何、業務受疫情影響程度,以及公司的復工計劃。該幫扶的幫扶,缺物資的調配物資。”
除夕這一天,君聯資本向所投企業武漢亞心醫院和武漢亞心總醫院捐贈100萬元人民幣,用于防護物資的購買。很快,江蘇常州的所投企業立華牧業緊急調配2噸的禽蛋食品,由聯想控股旗下的增益冷鏈提供運力支持運抵武漢。
“抗疫”進行時
1月23日武漢“封城”那天,武漢亞心總醫院成為第一批發熱門診定點醫院。不久后,醫院被劃入第四批定點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定點醫院,451張床位全部用來收治新冠肺炎病人。
武漢企業明德生物春節期間也一直是開工狀態,研制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并向湖北醫療機構捐贈1萬人份,以滿足各級醫療機構在特殊時期、特殊背景下的檢測試劑需求。
不只是武漢,君聯資本醫療投資在全國各地的所投企業們都動了起來。上海德濟醫院組織的9人社會醫療救援隊帶著一個半月的防護物資馳援武漢,和鉑醫藥的三隊人馬在配合新藥研發;總部在北京的凱因科技在大年初二復工生產以應對疫情需要和戰略儲備;盛諾基緊急介入特效藥研發,和瑞基因產能全開配合政府疾病篩查工作。
“這段時間感動的事兒很多。”王俊峰在這樣的特殊時期真切感受到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春節以來王俊峰的工作重心基本圍繞“抗疫”展開,和企業家們溝通抗疫進展、幫所投企業協調防疫物資、與金融機構溝通貸款給所投企業的可能,常規的行業研究和項目決策也在持續推進。
微信朋友圈也在特殊時期發揮了作用。1月27日,一位在銀行工作的朋友發消息給王俊峰,說看到一線情況后主動送了300箱牛奶到武漢亞心醫院。在這之前,兩人只是在微信上討論過業務,尚未有正式見面。
非常時期的投后
盡管出差計劃一再延遲、和企業家們的溝通還停留在“云”上,投資人們的腳步卻未有停歇。
3月4日,君聯資本的銀企對接會在線舉辦,團隊邀請了五家銀行與數十家有貸款需求的企業進行線上直接對接。在此之前,多個針對現金流管理、用工管理等主題的分享已經通過網絡完成。
王俊峰告訴記者,君聯資本醫療投資團隊從1月29日(正月初五)就啟動了每日例會,持續跟進抗疫一線的進展、所投企業的近況,展開面向不同地區和類型的企業提供差異化的投后服務。
對于投資機構來說,疫期的投后不止于非常時期的幫扶救急,更重要的是基于企業發展視角的長期紓困。
醫療是個相對受益的板塊,卻也難說獨善其身。醫療CMO企業有來自原材料供應和物流配送的隱憂,新藥研發企業擔心的是臨床實驗能否如期完成,醫療服務機構面對的是患者延遲手術和治療后的現金流銳減。
企業高速發展時談得比較多的是現金流風險、研發風險、市場風險。當灰犀牛或者黑天鵝出現,企業家們開始正視運營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很多大型企業的CEO說‘離破產只有三個月’,這不是基于企業宣傳的危言聳聽。企業時刻生活在在刀鋒的邊緣,稍不留神就可能踏出安全邊界。”在王俊峰看來,新冠疫情不僅讓企業家意識到管理運營風險的重要性,也讓企業重新審視供應鏈管理、業務市場全球化布局的必要性。
“BEST”投資策略
如果說,對于投資組合的一系列投后動作是這場“抗疫”戰斗的“守”,那么,對于新項目的跟進與投資可謂這場戰斗的“攻”。
采訪當天,王俊峰的桌面上有近30個“A/B類”項目的計劃書,也就是團隊已經在密集跟進的目標企業。春節開復工以來,君聯資本醫療投資已經通過兩個新項目的投資決策。
“疫情沒有讓我們停下腳步,戰斗的感覺一直非常強烈。”開工后王俊峰和他的團隊回到了早九晚九的工作節奏。要做的溝通太多,甚至不得不將每天的午餐時間壓縮到半個鐘頭。
新冠疫情讓遠程問診、上門送藥走進普通公眾的視野,也推動了醫療服務機構求新求變的決心。投資人們看到了危機中的機會所在,包括醫療機構軟硬件的升級改造,診斷試劑、預防和治療性藥物的研發需求,數字醫療和醫藥數字營銷等。
在技術迭代非常活躍、模式迭代循序漸進的醫療領域,前述領域會在疫情刺激下得到短期重點關注,這些領域的頭部企業會成為極具投資價值的公司。從更長遠來看,互聯網醫療、智慧醫療、社區醫療、上門檢測等醫療服務也都在提速。
君聯資本醫療投資的投資策略可以用“B.E.S.T.”概括:Balance allocation(平衡配置),Ecosystem(生態協同), Systematic approach(系統性方法),Top Tier(第一/唯一)。
“面向未來,醫院信息化將迎來新一波升級換代的浪潮。醫院將著手解決智能化管理的問題,讓醫療‘聰明起來’。”王俊峰談及智慧醫療時補充表示,不同于過去互聯網醫院更多是互聯網技術向醫療領域的滲透,智慧醫院的下一站將是“醫院主導的互聯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