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織市場需求恢復緩慢 復蘇尚需時間
近一個月以來,國內外棉花期、現貨價格有所上漲;紗線市場整體低迷,純棉紗價格持續下行,跌幅較上月有所收窄;色織市場延續弱勢,訂單不足,產能利用率降低,價格下降。
1、原料市場
2020年4月中旬以來,受國內疫情持續向好、國外疫情略有緩和等因素影響,國內外棉花市場價格有所回升。5月14日,國內3128B級棉花現貨均價為11770元/噸,較上月同期上漲260元/噸。據中棉行協統計,約50%的紡企原料庫存在一個月以上。紗線市場整體低迷,棉紗行情持續清淡,價格繼續下行,常規品種純棉紗下跌幅度在400元/噸左右,高支純棉紗下跌幅度約900元/噸,跌幅較上月均有所收窄。據調查了解,為緩解現金流壓力,部分紡企選擇低價走貨,去庫存、保成本。
2、色織市場
4月中旬以來,境外疫情仍在持續,國外各大品牌商實體店陸續關停,海外市場需求疲軟,出口型色織布企業的訂單量不斷縮減,產品庫存壓力逐增。據了解,75%的調查企業表示出口訂單量不到正常水平的一半,后續訂單嚴重不足。企業產能利用率平均約為65%,較上月同期下降10個百分點。由于國外客戶貨款交期延遲,85%的調研企業表示產品庫存至少在一個月,資金鏈承壓較大。
價格方面,由于棉紗價格持續下行,終端市場需求恢復緩慢,色織市場整體延續弱勢,產品價格小幅下降,利潤空間受擠壓。
為減輕訂單不足的壓力,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企業成本,80%以上的調查企業已執行員工輪休制,調整輔助類職工的上班時間,合理安排開臺率。五一小長假期間,企業多選擇休假或者延長假期。部分轉內銷企業表示,阻力重重,競爭激烈,短期內銷售效果并不明顯。
3、后市展望
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會議指出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繼續圍繞重點產業鏈、龍頭企業、重大投資項目,打通堵點、連接斷點,加強要素保障,促進上下游、產供銷、大中小企業協同復工達產。對于后市情況,調查企業表示,盡管歐美多國擬解除緊急狀態或放寬邊境管控,積極復工復產,但市場全面復蘇尚待時日,多數持觀望態度。
(以上內容及數據來自對色織企業的抽樣調查,僅供參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