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紡織服裝行業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匯總
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病毒突發疫情沖擊,紡織服裝上市企業承受了全球市場低迷和經濟下行所帶來的風險和壓力,經濟運行、生產銷售受到較大影響。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紡織工業11個子行業除化纖等個別行業外,一季度各項主要經濟運行指標較上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盈利質效水平整體下滑,發展增速由正為負呈減速放緩態勢。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一季度,紡織業和化纖業產能利用率分別為67.2%和74.4%,略好于全國制造業67.2%的產能利用水平,但較上年同期分別降低10.5和8.8個百分點。
受到疫情影響,一季度紡織企業國內外市場訂單均明顯減少,效益情況嚴重下滑,生產經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投資和發展信心明顯不足。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紡織行業主要運行指標均呈負增長態勢,保持平穩運行面臨較大考驗。
根據2020年1~3月累計經濟運行數據,通過與去年同期數據進行對比分析,3月份跟蹤集群的產量產值等指標均較大幅度下降。產量方面,集群企業各類紗線產量累計同比下降33.6%,布產量同比下降37.2%;經濟指標方面,集群企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4.5%,利潤總額同比下降53.4%。
最新貿易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降幅超過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發生時的水平。根據海關快報數據,1~4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金額為666.2億美元,同比減少10%,降幅較一季度收窄8個百分點。其中,紡織品出口額為373.1億美元,同比增長2.9%,4月當月出口146.2億美元,同比增長51.1%;服裝出口額為293.1億美元,同比減少22.3%,4月當月出口67.4億美元,同比減少27.7%。產品出口結構呈現服裝出口規模遠低于紡織品出口規模的特點。從市場出口結構看,我國對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出口全線下滑。1~3月,行業對美國、日本、歐盟、東盟和非洲紡織品服裝出口金額同比分別下降29.2%、16.8%、14.3%、13.1%和11.7%。
4月以來,得益于存量訂單的完成,以及各國對口罩、防護服等需求的激增,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降幅快速收窄。據介紹,一季度,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等醫療防護用品成為全球市場的"硬通貨",從最初的手忙腳亂到如今游刃有余,產業用紡織品企業憑借完善的原輔料、裝備、成品等上下游產業鏈,迅速為疫情防控提供了強大的支援,也實現了自我價值的提升,特別是醫療衛生用品相關生產企業,經營業績大幅增長。
服裝方面,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3月,紡織規上企業累計完成服裝產量461816.69萬件,同比減少20.29%,其中針織服裝225518.59萬件,同比減少23.73%。1-3月,針織織物類2110家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485.46億元,同比減少23.64%,利潤總額19.27億元,同比減少6.10億元;針織服裝類3679家企業規上主營業務收入834.06億元,同比減少21.47%;利潤總額29.70億元,同比減少13.26億元。
一季度,我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同比減少32.2%,網上穿類商品零售額同比減少15.1%,分別低于上年同期35.5和34.2個百分點。對此,有專家表示,雖然國內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消費也正在重啟,但隨著歐洲疫情形勢的嚴峻,以外貿或代加工為主的針織企業全短期內的日子都不會太好過,企業必須做好心理準備。
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從調研企業預判,隨著國際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如果5月份市場走勢逐漸明朗,行業就能夠逐漸好轉。如果6月份市場形勢還不能好轉,多數企業今年將遭遇生死大考。
目前,多數紡織服裝企業面對疫情沖擊表現出了較強的信心和韌性。多數公司表示目前生產經營受影響是暫時和有限的。盡管一季度業績有所下降,但隨著二、三季度生產經營逐漸恢復正軌,對全年影響應該是較小和可控的。(綜合整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