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輕紡城6大市場聚力解危困
1988年10月1日,中國輕紡市場在紹興柯橋開業。自此,紹興柯橋在改革開放的市場經濟大潮中以鷹隼展翼之姿,迅速崛起。它從一條布街逐漸發展成多個面料交易市場,30年風云激蕩,輕紡城經歷了一次次升級改造,一大批新建改建市場,大幅改善輕紡城硬件設計,成長為全球規模最大、經營品種最多的紡織品集散中心。
2020年新冠疫情雖曾暫時按下了輕紡城前進的“暫停鍵”,但是未能阻擋紡城人的繼續前行,如今這里依舊是商賈云集、物阜民豐。全球紡織網記者為此探訪了東升路市場(含老市場)、東市場、北市場、北聯市場、新服裝市場和坯布市場,看一看這場危機中的6大中國輕紡城交易市場是如何幫扶經營戶減輕負擔,創造更優的營商環境,共渡難關。
【北市場】
北市場(中國輕紡城北市場交易區)始建于1992年,1994年4月開業,總占地面積7.9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達13.6萬平方米。市場主要經營品種有印花布、裝飾布、裝飾配件、床上用品、棉布、里子布、窗紗、時裝面料等。這里商業氣氛濃厚,經營品種豐富。
下午三點,正是北市場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候,疫情期間冷清的市場已恢復往日的熙熙攘攘。浙江中國輕紡城股份有限公司北市場分公司負責人阮海鋒選在這個時候走訪經營戶,了解他們目前的經營情況。
海豐呢絨工廠店位于北一區一樓,主營各檔粗紡呢絨面料。阮海鋒一進門,正忙著整理樣卡的老板娘便放下手中的活迎上來:“阮總來了,真是不巧,我老公剛出去逛市場,看看最近一段時間里市場上出的新花樣。”了解到阮總來訪意圖后,老板娘表示現在生意確實不太好,但染廠已經忙起來了,預計外貿馬上會有起色。她說:“粗紡呢絨的客戶反映還不大,但是我們已經陸續開發了20多個品種的新樣了,隨時做好爆發的準備。”阮總告訴她,如果在經營方面的困難或者對市場管理有建議可以隨時找他溝通解決。
阮海峰來到北三區一樓的盛峰布行,盛峰布行主推羽絨服、風衣面料。老板娘陳娟表示,雖然目前成交率還不高,但打樣比前一段時間多很多。阮總鼓勵她,行情肯定會一天比一天好。
據了解,自今年2月18日復市以來,為鼓勵經營戶積極復市,在復市前三日每日為市場經營戶及客商免費提供2500份中餐。還配合網絡公司開展開業紅包抽獎活動,北市場共計1261人獲得459500元紅包獎勵,助推了經營戶快速復市,恢復生產貿易。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態勢嚴峻,紡織行情一度進入寒冬,北市場聯合網絡公司通過云展會、云直播等線上營銷模式,線上線下齊發力,拓寬營銷渠道,幫助涉及外貿的經營戶打通國內市場,也為市場轉型升級摸出新路子。
后疫情期,為幫助經營戶提振信心、走出困境,在市場北外圍、圓大廳、中廳等顯著位置,北市場免費為經營戶提供宣傳窗口。通過在市場外圍懸掛直幅廣告、巨幅廣告,在圓大廳和主通道懸掛直幅廣告等途徑持續營造濃厚的營商氛圍。
為提升市場環境,優化營商氛圍。北市場對中廳二樓過道的內墻廣告進行提檔升級。在征得廣告租賃戶同意后,進行統一規劃與設計,實施廣告軟膜亮化改造工程,有效提升了中廳通道商業氛圍。
為提升實體市場,完善市場服務設施。在市場外圍主通道出入口增設市場導視導購牌11塊,引導有需求的客商迅速找到商戶位置。
北市場按照集團提出發展戰略,全面改造市場,升級硬件設施,提升經營業態,讓老市場煥發新生機。通過對北二區6支采光井改造升級;部分通道燈光亮化;中廳墻面刷白,鋪設墻磚等環境的優化建設,北市場對硬件設施進行了提檔升級,讓昔日的傳統市場在新常態下實現新作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