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兩會非凡成果,為紡織業健康發展營造有利政策環境
5月28日,全國兩會在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后閉幕,這次會議是在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戰決勝階段的重要時刻舉行的。紡織界代表委員和全國近5000名代表委員一起擔負使命,圍繞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落實決戰決勝目標任務,積極建言獻策,廣泛凝聚共識,黨的主張、國家意志、人民心聲在這次非同尋常的兩會上高度統一,凝聚起磅礴的力量。
今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也是紡織行業建成紡織強國的節點之年。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行業面臨巨大的環境壓力和系統性風險,產業供需兩端經受前所未有的沖擊。要對沖環境影響,保障產業發展安全,充分發揮行業價值,紡織界委員代表在兩會上為行業發聲,重點圍繞修復產業生態、保證產業安全、鞏固產業地位發聲,呼吁加大政策對產業的支持力度。
制造業是中國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在即將編制的“十四五”規劃中,中國如何布局制造業未來,也引多方關注。各位委員代表的呼聲不僅代表著紡織業的心聲,更體現著對中國制造業未來發展的信心。
兩會聚焦一:
為企業減負
修復產業生態,就是要通過加大降稅減費政策扶持力度,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同時擴大消費需求,釋放消費潛力。
“保障就業和民生,必須穩住上億市場主體,盡力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今年 政府工作報告中,“穩企業”的信號空前強烈。
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為保市場主體,一定要讓中小微企業貸款可獲得性明顯提高。 全國政協委員、德勤中國副主席蔣穎建議,“政府可以設立中小微企業紓困基金,直接給企業提供現金流,同企業保留員工、復工復產、數字化轉型等掛鉤,并由擔保公司、商業銀行共同參與。”她說,“要下沉,類似于防疫工作下沉到街道和小區,政策要下沉到注冊地的最小單位,這就是精準滴灌?!?/p>
中小微民營企業很辛苦,絕大多數都面臨著資金鏈斷裂、銷售鏈斷裂、交不起房租、發不出工資等方面的難題,亟待提高貸款可獲得性,降低綜合融資成本,盤活現金流。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工商聯副主席周桐宇表示,圍繞政策落地,政府不妨建立相應的反饋機制,“每季度或半年,傾聽企業真實的聲音,有效評估政策落地的實際情況”。
全國人大代表、石家莊常山北明科技有限公司織造車間擋車工馮麗朝建議,地方政府研究出臺調低土地使用稅稅額等措施,通過財政的“減法”換來企業的“加法”。通過進一步減輕實體企業各種稅負,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拓寬企業贏利空間,為企業科學發展、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全國人大代表、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建議,進一步減輕中小企業負擔,推動各級政府將已出臺的支持政策有效落地,對因疫情導致階段性生產經營困難的企業,可根據實際情況申請延遲繳納養老、失業、工傷等社會保險費,適當減少住房公積金存繳比例,并在合理范圍內寬限征收期。此外,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對受疫情影響但基本面良好的中小微企業不抽貸、不壓貸、不斷貸,階段性適度提高對不良貸款的界定標準和容忍率;研究給小微企業提供1年期以內的低息甚至零息貸款,用于生產企業應急性資金周轉。
對于擴大消費,丁世忠建議,逐步提高居民和家庭可支配收入,引導和改善消費預期,持續釋放社會消費潛力。消費券的發放應進一步向中低收入群體傾斜,在目前已發放餐飲類、日常用品類等消費券的基礎上,對中低收入家庭發放一定額度的現金類消費券,并可聯合當地扶貧辦等有關政府部門,確保覆蓋當地重點家庭。他還建議研究擴大個人所得稅抵扣范圍和額度,增加個稅抵扣項目,例如商業健康保險。在目前以個人征收的基礎性制度上,研究向按家庭征收的轉變,如大病專項抵扣等,減輕家庭負擔。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陽光董事長陳麗芬建議,政策面給出財稅金融紅利政策,建立起相應的監督評估機制,確保真正惠及中小微企業;建立專門面向中小微企業的政策性金融機構,提供更多的融資渠道,并建立兩級信用擔保機制,分散信貸風險,最大程度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
兩會聚焦二:
穩定外貿基本盤
保障產業安全就是面對貿易急劇萎縮風險,穩定外貿基本盤。受全球疫情沖擊,世界經濟嚴重衰退,產業鏈供應鏈循環受阻,國際貿易投資萎縮,大宗商品市場動蕩,這讓穩外貿成為今年兩會上的熱議話題。
在促進外貿基本穩定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圍繞支持企業增訂單穩崗位保就業,加大信貸投放,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降低進出口合規成本,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加快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發展,提升國際貨運能力。推進新一輪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紡織裝飾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偉為“外貿穩中提質”提出“關于加強國家級國際營銷服務公共平臺建設+積極應對全球產業鏈、價值鏈重構挑戰的建議”。她表示,在疫情暴發、個別國家“疫情政治化”傾向抬頭、逆全球化思維泛起、國際貿易發展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加的背景下,值得對“國家級國際營銷服務公共平臺”建設的重要性和功能延伸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并對平臺建設給予更大的扶持力度。
王偉提出三點建議:建議對平臺企業給予保險降費和增加融資產品支持;建議試點適度放寬轉口貿易的審批和監管;建議探索對平臺企業的監管創新。關于“國家級國際營銷服務公共平臺”,王偉建議加大對這一平臺建設的宣傳力度,充分發揮現有平臺離岸、屬地經營等優勢,通過政策支持、資源支撐等措施為平臺賦能,強壯其服務對外貿易的能級。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陽光董事長陳麗芬特別關注紡織企業走出去,陳麗芬認為,“十四五”期間,紡織行業將繼續通過海外產能布局和并購優質資源,提升行業國際化發展的水平。陳麗芬圍繞紡織業產能和資本相結合的國際布局,提出多項建議。陳麗芬建議,從稅收和金融兩個方面提供支持,提升企業在海外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具體來看,稅收上,對企業境外匯回的股息紅利所得給予免稅待遇,增強國際競爭力的同時,促進海外資金回流加大對國內的投資力度;金融上,對紡織投資項目給予低息無息貸款等支持,推動國家境外投資合作相關專項基金對紡織產業鏈的國際布局提供實際支持。
還有代表表示,在政策支持之外,更應積極引導企業轉變思路,“?!敝袑ぁ皺C”。比如說通過優化國際市場布局、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等方法,找到外貿發展的新方向、新亮點,以此助力外貿主體在實現穩存量之余,爭取擴增量。
兩會聚焦三:
完善競爭中性市場環境
紡織工業是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力量。疫情使得行業的戰略價值得到了充分展現。但長期以來,行業的實際貢獻和社會認知存在著巨大落差,嚴重制約了我國紡織服裝行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完善競爭中性的市場環境,加大對行業引導和支持是鞏固行業地位的重要內容。
優化營商環境,連續多年都是兩會的熱議話題,每年也都有持續進展。但就目前情況看,不同規模企業在市場競爭的公平性、資源的可獲得性方面仍存在差異;一些環節,制度交易成本居高不下,也成為制約微觀市場主體發展的系統性梗阻。
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要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保障民營企業平等獲取生產要素和政策支持,清理廢除與企業性質掛鉤的不合理規定等。實質上,這就是要打造公平的、競爭中性的外部營商環境,破除市場準入、審批許可、招標投標等方面各種不合理門檻和限制。
實際上,去年底中共中央、國務院就印發了 《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從市場環境、政策環境、法治環境等七個方面,提出了破除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完善推動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制度框架。由于在貫徹落實《意見》過程中缺乏執行細則和有效監管,很多地方沒有把中央的政策紅利真正轉化為惠及企業的具體行動。全國政協委員傅軍建議,各地各部門要盡快研究具體辦法,制定配套措施,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落細落實。同時還要加強對一系列惠企助企政策的落實情況的跟蹤問效,對政策落實效果實時評估,在不斷研究新情況、總結新經驗、解決新問題的過程中深化改革,讓《意見》的各項措施能真正取得實效、發揮作用。
全國人大代表、新郎希努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桂波建議加強對民營經濟的扶持力度,特別是在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比如說對民營經濟的信貸支持、政策的參與、行業的放寬等方面。
產業集群發展的建議也是兩會關注的話題。眼下,新一輪產業鏈重構、全球產業變局的窗口期正在到來,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是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面。
在全國人大代表、紹興市委書記馬衛光看來,要依托信息化、智能化等現代技術,對產業環節和制造企業開展垂直整合與水平整合,從而有效推進制造業的集群式、協同化、共享化、創新性發展,提升制造業國際競爭力。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龍盛集團染料事業部總工程師歐其建議:“全國層面要突出集群優勢,建議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區以及其它重要城市群為區域單位,加快出臺優化區域產業布局的國家指導意見并配套支持政策,推動形成布局合理、國際競爭力強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和重點產業鏈集群?!?/p>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如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邱亞夫建議著力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增強中國紡織服裝產業在全球紡織產業價值鏈的引領和主導作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