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進軍智能服裝制造業你怎么看
16日,2020阿里巴巴新制造發布會暨犀牛工廠揭幕儀式活動在杭州市余杭區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
作為阿里巴巴集團“五新”(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術和新能源)戰略“新制造”的重要組成部分,阿里迅犀(杭州)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犀牛智造)揭開神秘面紗。“犀牛”長什么樣?為何棲息余杭?又會給當地產業帶來什么影響?
水到渠成 共追“新制造”
據悉,犀牛智造在余杭正式起航,這是余杭與阿里之間又一次“結緣”,也是余杭近年來產業發展導向的“水到渠成”。
近年,該區始終堅持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和“新制造業計劃”兩個引擎一起轉,不斷提升制造業綜合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形成數字經濟與制造業“雙引擎”。
當地***代表性的傳統特色產業,就是家紡服裝產業。近年來,在原有產業優勢的基礎上,余杭建設中國(杭州)工業互聯網小鎮,不斷推進平臺建設,充分發揮數字經濟優勢,推動家紡服裝產業向時尚產業轉型升級。此過程中,其堅持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并重,倒逼轉型與激勵升級相結合,實現新舊融合、動力接續。這與犀牛智造的整個項目定位不謀而合。
犀牛智造項目一期、二期先后于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余杭落地生根。目前已建設智能工廠、數字化研發中心、智能倉配中心等,逐步實現全廠無線IoT互聯、生產全鏈路數字化、動態產線平衡,并逐步建立了柔性換產、一鍵插單、智能排產等數字化能力。
“之所以選擇在余杭打響阿里‘新制造’的頭炮,不僅因為這里的發展潛力讓我們信心十足,更因為余杭在落實‘新制造’過程中動作不斷,與我們整個項目匹配度非常高。”在犀牛智造負責人的眼中,余杭與阿里“新制造”不僅在產業導向上完美契合,更在理念上高度合拍:“余杭的服裝產業需要阿里‘新制造’的賦能,我們則需要余杭強大的產業基礎來深耕‘新制造’這塊‘試驗田’。雙方合作可謂一拍即合。”
智造賦能 產業提檔升級
“新制造”不是制造業的延伸,而是一種新物種,是把國內的制造業優勢、互聯網發展優勢***融合在一起的重要嘗試。
在正式面世之前,犀牛智造已經在余杭實踐探索三年。目前已為很多初出茅廬的設計師店鋪、網紅店鋪背后提供了強大支持。從每一個創意轉變到消費者身上的衣服,都有新制造工廠的創新和探索。
當前的犀牛智造具備了工廠“智慧大腦”,中央倉智能倉、裁、配,智能導航“棋盤式吊掛”等一系列創新技術。通過過去三年的運行,“犀牛智造”在需求端,打通淘寶天貓,為品牌商提供精準銷售預測,***讓按需生產可規模化實施;在供給端,通過柔性制造系統,犀牛工廠可實現100件起訂,7天交貨。
今后“犀牛智造”將為更多的傳統服裝行業“賦能”,助推其率先駛入“新制造”的快車道,加速打通傳統服裝行業內庫存、效率、交付等一系列難點、痛點,將這一優勢產業轉為“恒陽”產業,樹立“新制造”金字招牌。
值得一提的是,犀牛智造的誕生并不意味著“新制造”將徹底代替人工。相反,“新制造”將集聚吸引更多的時尚達人、主播、設計師、技工等參與其中。犀牛智造相關負責人預計,2022年犀牛智造將帶動3萬人就業、2025年帶動10萬人就業,并帶動縣區20萬人就業。
據悉,以犀牛智造為起點,余杭將與阿里一同深入探索“新制造”在更多領域的實際運用,打造出更多符合余杭產業的高質量“新制造”樣板,實現制造業在規模質效、項目投資、創新能力建設、企業梯隊培育等方面全方位提檔升級。
政企合作 攜手共創新藍海
“天貓”“菜鳥”“盒馬”……犀牛智造的啟動,是余杭與阿里進一步深化合作的又一里程碑,也是雙方多年合作的豐碩成果。
余杭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犀牛智造“新制造”項目相較于傳統產業項目,具有特別強的創新性和前瞻性,一度讓招商人員犯了難。但當地認為阿里“新制造”是需求和供給雙輪驅動的“服務型制造業”,會成為余杭努力推進的服務型制造、產業數字化和產業鏈協同創新的良好典范,于是決定予以全力支持。
2013年阿里巴巴西溪園區啟用,2016年雙方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2017年簽訂深化合作備忘錄,2020年雙方簽訂深化戰略合作協議……多年來,余杭與阿里建立起了長期、穩定、全面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攜手在小鎮開發、產業落地、創新成果應用示范等多個領域開展了深入合作,共同成就了地方與企業合作共贏、互助共進的佳話。
余杭方面表示,該區將堅定不移、全力以赴支持服務阿里巴巴發展,為阿里巴巴未來發展提供更加精準的要素保障,為阿里巴巴創新成果提供更廣闊的應用場景,為阿里巴巴提供更持久更有力的戰略支持,推動雙方在重點項目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業互聯網應用、數字化綜合治理和云上余杭建設等方面開展更深入的合作。
此外,其將始終積極布局、承載來自新消費、新制造、新電商、新健康、新治理各方的尖端優質項目,努力打造成為杭州“雙引擎”發展引領區、浙江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賦能區、全國智能制造標桿區,爭當該省建設“重要窗口”的排頭兵。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