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品類到品牌 中國制造加速“蝶變”
“中國消費者已經變了,他們更傾向本土品牌。”在中國市場深耕多年、擁有眾多“粉絲”的某國外體育品牌,其CEO發出了如此感慨。
環顧身邊,類似的變化正在“多點開花”——日化,上世紀90年代幾乎被國外品牌壟斷,現在的細分頭部品牌則很多來自本土;汽車,從進口占主導到合資占主流,再到現在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車隨處可見;服裝,一度扎堆起“洋名”,現在卻以傳遞東方審美展現“國潮范兒”為榮;手機,曾經是“蘋果”“三星”們的天下,現在抬眼就是“華為”“小米”……如此種種,折射出一個不爭的事實:經過多年的發展,國產品牌越來越受到青睞,早已深深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是什么催生了這些變化?近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中國制造”正在加速“蝶變”,“中國創造”“中國質造”“中國智造”正在不斷成為現實。面對國內外新的經濟發展格局,大到“長征”火箭、“華龍一號”核電站,小到一支筆、一卷紙,中國品牌紛紛擁抱“中國品牌,世界共享”的新使命,在這個過程中逐步壯大、逐漸成熟。
“國貨”“國潮”火出圈
五一期間,到郊外露營刷屏朋友圈。各大電商平臺上,一些國產的天幕、折疊桌椅、營地推車、氛圍燈紛紛成為爆品。
“綜合性價比很高,現在很多國貨的品質已經能和一些國外專業品牌媲美了。”北京的劉女士說,比起那些動輒幾百、上千國外品牌,選擇國產品牌的露營裝備既經濟實惠,而且在顏值和品質上也不遜色。
近年來,隨著“中國制造”的不斷提質升級,國貨正破圈生長,國潮之風由“小眾”逐步走入“大眾”視野。無論是食品、服裝,還是家用電器、智能汽車,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越來越多的國貨開始引領消費潮流。
國貨品牌正在越來越多地被加入“購物車”。拼多多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新國潮、新國貨品牌上新步伐明顯加快,入駐平臺的品牌數量同比增長超過270%,并先后涌現出327個銷售過億的國貨品牌,包括50多個過億的老字號品牌、30多個過億的新國潮品牌。
95后、00后已然成為“國潮”消費的主力軍。京東銷售情況顯示,2022年以來Z世代購買“中國紅”元素的商品銷量增長326%。其中,銷量最多的品類是個護健康、白酒、服飾內衣、手機、茗茶。
上海市消保委發布的《Z世代飲料消費調查報告》顯示,超6成Z世代受訪者相較購買國外品牌,首先會考慮國貨品牌。他們喜歡中國紅、水墨、故宮、神話故事等國潮元素,把傳統文化的精髓融入日常生活。
如今的國產品牌,更注重融入傳統文化、加大自主創新、多元精準營銷等方面發力。專家認為,各類“國潮”不斷“出圈”的背后,是國家綜合實力和百姓消費需求的提升,國潮的興起,對于中國的企業、品牌來說,這無疑是一次非常重要的產業升級機會。
“作為一個文化潮流,國潮有更深遠、更長久的影響力。”在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研究員劉黎明認為,消費者和企業、國潮品牌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成就的,國潮的流行其實對行業內產品的品質和設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場景”催生“新品牌”
“開了新能源車才知道有多‘香’。”家住河南省新鄉市的王女士最近跟著女兒學了一句網絡流行語,她告訴記者,近幾年購買新能源汽車已成為當地消費新風尚,大家購買的汽車品牌五花八門,“很多標志都沒見過。”
新品牌,往往來自富有活力的新場景。伴隨政策扶持、技術進步、市場引導、用戶接受度提升等多種因素,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逐漸由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即使面臨疫情沖擊和補貼退坡影響,銷量仍不降反升。特別是我國眾多自主品牌不斷取得工藝突破,在銷量、產能、認可度等多方面得到穩步提升。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進華表示,2020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企業搶抓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轉型契機,設計開發一系列新能源汽車高端品牌產品,取得了積極成效。
長春的一汽紅旗智慧工廠、杭州灣的極氪智慧工廠、蕪湖的奇瑞“未來工廠”……近年來,一批世界級汽車智能工廠拔地而起。統計顯示,2021年中國品牌乘用車全年銷售954.3萬輛,同比增長23.1%,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4.4%,比上年提升6個百分點。
“沒想到申請完第二天我母親就拿到了藥!”5月的上海,68歲的“爺叔”葉先生所在的小區被封控管理。因為和母親小區距離達20多公里,葉先生得知母親手術后要吃的藥已經用完,十分著急,在各大購藥平臺找藥未果,直到在由某互聯網醫院與醫療、醫藥機構發起的“上海就醫保藥應急平臺”上求助后,終于解了燃眉之急。
新品牌,正在奔向具有潛力的新場景。近年來,我國互聯網醫院發展迅速,數量由2018年的100多家增長到目前的超1600家。在5G等新技術加持下,在線咨詢、預約掛號、復診續方、藥品配送、健康科普等全流程醫療服務正在打通老人看病就醫的“最后一公里”。
讓“中國創造”驚艷世界
“客戶根本沒想到,我們能做出這樣的品質。”
2021年,一家荷蘭公司組織團建滑雪,需要購置一批雪鏡作為員工福利。當時,國外稍好品牌的雪鏡價格都在300美金左右,這顯然超出了公司預算。
最后,一家來自中國廣東的雪具品牌,以每副雪鏡40多美金的價格接下了這筆訂單,和國外其他品牌相比,有近十倍的差價,但商品質量卻絲毫不遜色,經受住了國際市場的考驗。
這是中國品牌遠征海外市場的生動縮影,也是中國品牌全球影響力持續攀升的例證。
隨著中國經濟的恢復,消費習慣的代際革新,數字經濟成果轉化加速,中國品牌在全球市場跑出加速度。大到高鐵、盾構機、特高壓輸電,小到家電、美妝、食品,都在海外市場贏得了廣泛認可和好評,品牌國際影響力日漸提高。
面對新消費、新發展浪潮,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正在借助品質、品牌優勢,在海外市場闖出一片天地,為中國經濟穩健前行注入強大動能。
(來源:人民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