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抵退稅這一場“及時雨”的政策效應開始顯現
今年4月1日至30日,全國已有8015億元增值稅留抵退稅款退到145.2萬戶納稅人賬戶上,再加上一季度繼續實施的留抵退稅老政策退稅1233億元,1-4月共有9248億元退稅款退到納稅人賬戶上,助企紓困的政策效應已經開始顯現。
實施增值稅大規模留抵退稅,是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的主要內容,是今年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關鍵性舉措,2022年新增留抵退稅約1.5萬億元。為確保政策落實落地,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中國人民銀行成立三部門會商機制,三部門5月10日聯合舉行留抵退稅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王道樹公布了上述數據。
王道樹說,留抵退稅政策擴大了范圍,提高了退稅比例,加快了頻次。政策覆蓋所有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以及“制造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和“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精準錨定國民經濟運行和產業鏈、供應鏈中的關鍵環節,充分體現助力穩增長、保就業、惠民生鮮明政策導向,發揮助實體、擴投資、促創新的積極作用。
相對于減稅和增加政府投資,留抵退稅政策效果更直接、更及時,有助于提升企業發展信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消費投資,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優化。財政部稅政司司長賈榮鄂介紹說,今年實施的留抵退稅政策優先安排小微企業,加大小微企業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力度。小微企業是歷次減稅降費重點支持的對象。2022年留抵退稅政策設計將小微企業作為重點和優先安排對象,對所有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放寬增量留抵退稅條件,將增量留抵稅額退還比例由60%提高到100%,并一次性退還存量留抵稅額。同時,在退稅進度上優先安排小微企業,在4月份最先退還微型企業存量留抵稅額,5月份開始退還小型企業存量留抵稅額。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比較弱,在小微企業資金緊張的時候,留抵退稅這一場“及時雨”,直接給企業增加現金流,將極大地增強小微企業的發展信心和底氣,幫助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渡難關、復元氣。
同時,重點支持制造業等行業,全面解決制造業等行業留抵稅額問題。制造業上下游關聯度高,對服務業和就業的帶動能力強,是國家發展的基石和基礎,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和重點。2022年將先進制造業按月全額退還增量留抵稅額政策范圍,擴大到全部制造業,以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等行業,全面解決這六個重點行業的留抵稅額問題。
此外,加快退稅工作進度,讓企業更早受益。在提前中型企業退稅實施時間方面,此前已發通知將中型企業存量留抵退稅實施時間由2022年三季度,提前至5月1日實施、6月30日前集中退還。
為保障應退稅款及時退付、財政運行正常,基層財力得到中央支持。據財政部預算司司長王建凡介紹,財政部安排專項資金1.2萬億元,支持地方落實留抵退稅政策,保障縣區財政平穩運行。包括新出臺留抵退稅政策專項資金6200億元、其他退稅減稅降費專項資金3000億元、補充縣區財力專項資金2800億元。中央財政將專項資金納入直達資金范圍,實行單獨調撥。其中,列入2022年預算的8000億元轉移支付資金已分批下達。
發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國庫局局長董化杰表示,2022年以來,已累計上繳結存利潤8000億元,全年上繳利潤將超1.1萬億元,為退稅資金保障打下堅實基礎,直接增強財政可用財力。已上繳結存利潤8000億元相當于降準0.4個百分點,與其他貨幣政策操作相互配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