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衛林:針對《產業用紡織品指導意見》 以科技創新促進“研學”致用
無限應用、廣泛替代;高質產紡、華章日新!
4月21日,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產業用紡織品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為全面、準確理解《指導意見》的重要精神,中產協開設【聚焦“十四五”】欄目,涵蓋高端訪談、任務領航、領域直擊、優企風采等內容板塊,旨在高質量實現《指導意見》的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
武漢紡織大學校長徐衛林 握指成拳,同頻共振 權威聲音為行業引航掌舵,把脈定向
日前,《指導意見》發布,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紡織大學校長徐衛林對此表示,指導意見體現出對行業科技創新的重要推動,未來著力點還是以“需求”為導向,以“人才”為抓手,促進“研”和“學”圍繞“用”發揮作用,加快產業用紡織品高端化發展。
徐衛林校長首先強調,國家持續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新材料產業的組成部分,產業用紡織品發揮著越來越多的作用,甚至擔任了重要的角色。《指導意見》提出未來要進一步加強共性基礎技術研究,開展強鏈補鏈聯合攻關,完善多層次科技創新體系,這對于推動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原創性引領性技術研發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徐校長表示,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在原材料開發、智能化信息化制造、生產和產品的標準化、高端領域產品以及綠色可持續化等方面存進較大差距。“如何縮短這些差距,其實我們也一直在思考”。
武漢紡織大學“十三五”期間充分利用紡織新材料與先進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立項建設機會,積極推動產業用紡織品服務國家航空航天重大工程:采用石英纖維為“火星探測計劃”研制特殊彈性隔熱部件,采用蠶絲微納米粒子實現“月面國旗”的構色方案,采用無機玄武巖纖維長絲為“特殊雙衛星”項目研制特種連接繩索,研制石英纖維2.5D織物及其生產裝備并用于某特殊導彈外殼的生產。同時,還研發出海下特殊用繩網結構與特種產品、織物基柔性鍵盤等柔性電子器件等。對于推動產業用紡織品的高端化轉型升級,學校目前也正在積極突破。例如:“戰地止血用多糖纖維織物”正在進行III類醫療器械注冊申報,雙層結構補片及其無張力疝修復技術已經進行臨床應用,小口徑人造血管在北京阜外醫院開展了首例人體臨床應用,與武漢協和醫院聯合開發生物質基人工心臟瓣膜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資助。
在產學研用協同方面,徐校長認為,下一步著力點還是以“需求”為導向,以“人才”為抓手,通過行業的組織和引導,促進“研”和“學”圍繞“用”發揮作用。其實,《指導意見》體現出對行業科技創新的重要推動,如堅持創新引領、堅持結構優化,堅持合作共贏,并提出八大重點領域的提升行動。他說,這些重點領域的提升和突破,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支撐,也只有不斷的科技創新,才能實現“十四五”時期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湖北省是我國重要的醫衛用紡織品生產基地,擁有一批行業骨干企業,特別是仙桃市正在積極推進國家級非織造產業“四基地兩中心”建設。結合《指導意見》的重點任務,對于湖北省如何貫徹落實紡織類規劃,徐校長建議,上游加強基礎材料研發,下游深度融入高端醫療、航空航天、軍工、環保等領域,中游強化智能制造和標準質量工作。通過共建“湖北省非織造技術創新中心”,進一步凝練非織造產業的技術研發方向和關鍵技術難題,打造技術創新、成果轉化、人才交流、創新示范的國家省市一體的科研平臺。他說:“最根本的還是鼓勵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搭建符合研發規律和市場規律的平臺和制度,并為之配套產業資金和金融資本等多渠道的支持。”
(來源: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