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循環利用廢舊紡織品規范收集設施有望落地
近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等發布“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重點城市名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確定北京市等60個城市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重點城市。
“通知”指出,各城市要健全廢舊物資回收網絡體系,因地制宜提升再生資源分揀加工利用水平,推動二手商品交易和再制造產業發展。重點建設規模化網絡化智能化的規范回收站點和符合國家及地方相關標準要求的綠色分揀中心、交易中心,并將塑料廢棄物、廢舊紡織品規范收集設施作為回收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統籌推進,有條件的城市還應建設一批可循環快遞包裝投放和回收設施。加強對再生資源回收加工利用行業的提質改造和環境監管,推動行業集聚化發展,做好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等拆解產物流向監管,改善行業“散亂污”狀況。要建設多種形式的二手商品交易渠道,鼓勵建設高質量的汽車零部件再制造項目,探索航空器、航空發動機、工業機器人等新領域再制造項目。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紡織服裝生產國和消費國,紡織纖維加工總量占全球的50%以上,每年纖維消費總量約3000萬噸,人均纖維消費量約22.4公斤,基本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隨之產生大量廢舊紡織品。據有關研究機構測算,每利用1千克廢舊紡織品,可降低3.6千克CO?排放量,節約6000升水,減少使用0.3千克化肥和0.2千克農藥。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既有利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解決紡織原料資源短缺問題,又有利于節約土地資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保護生態環境。
由于受體制機制、回收體系、分揀方式、技術和標準等因素制約,目前我國再生纖維原料以PET瓶片和工業紡織品廢料為主,來自城鄉居民的舊衣織物數量較少,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總體效率偏低。隨著全球時尚產業2030年前實現再生材料替代目標,未來再生纖維原料需求量會快速增長,迫切需要提高我國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率及再生纖維產量,構建廢舊紡織品資源循環利用體系,推動相關產業發展。
根據《關于加快推進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的實施意見》到2025年,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率達到25%,廢舊紡織品再生纖維產量達到200萬噸。到2030年,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率達到30%,廢舊紡織品再生纖維產量達到300萬噸。對提高資源循環利用水平、提升資源安全保障能力、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