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呼吁時尚業,不要只賣新衣服
今年二月,紐約時尚周即將開幕的前一晚,在曼哈頓的一個藝術空間內正進行著一場與時尚走秀無關的活動,但是賓客們集聚一堂。“世外桃源”(Arcadia Earth)藝術展與聯合國伙伴關系辦公室共同舉辦的這場活動邀請了 Gucci、Theory 和 Mara Hoffman 等品牌代表出席,席間還有像 Sierra Quitiquit 和 Marina Testino 這樣的影響力人物一同參與討論時尚行業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之間的關系。
聯合國所要傳達的主要訊息是:時尚行業有責任,也擁有充滿創意的號召力,能幫助聯合國實現這些可持續性目標,他們在 2015 年時提出的這些目標是為了這顆星球和所有居住在這顆星球上人類的福祉。這些目標也被稱作 “全球目標” 或 “可持續發展目標”(縮寫為 SDG ),涵蓋的范圍包括海洋健康、性別平等以及可持續消費。非贏利組織與各國發展署都密切參與到這些目標的實現過程中來,但要實現它們,是離不開各私營企業的參與的。時尚行業的體量與影響力都十分龐大,在各行各業中的地位舉足輕重,要讓他們行動起來十分必要。
“世外桃源” 的創立人 Valentino Vettori 投身時尚行業已有二十年,在他看來,時尚行業與聯合國的這些目標之間存在著眾多的觸點,十分清晰明了。“我們要談女性權利嗎?那這顯然有關。我們要談奴役制度嗎?那這也顯然有關,” 他是這么說的。工業對水資源的消耗與污染或許是一切問題中最顯著的。“水將會成為最珍貴的物資,可我們做一條牛仔褲還要用掉 2000 加侖的水嗎?我不認同。”
聯合國認為,時尚行業在這些方面的做法都有待改進,而且時尚行業也能成為一個平臺,連接起更多的人們來一起面對這些挑戰。聯合國呼吁時尚行業行動起來,與此同時,他們也在為此提供資源,透過個別品牌的努力、跨行業的聯盟以及公共服務等多種形式,實現生產習慣的轉型,同時也讓消費者們能有意識地在得到充分信息的前提下做出有擔當的選擇。“在我們看來,時尚產業潛力巨大,在倡導、教育和創意方面都能量非凡。我們需要將聯合國對于可持續性問題的想法更好地告訴公眾,而時尚就是一個優秀的平臺,” 聯合國伙伴關系辦公室主任 Lucie Brigham 這樣說,“我們需要創意產業的加入來幫助我們教育消費者。”
時尚業有非常大的號召力
“可持續發展目標” 的確立是為了推進《聯合國 2030 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進程,也是為了彌補 “千年發展目標” 的不足而在其基礎上起草的,其中提出了諸多行動呼吁,包含消除貧困、保護海洋、緩解氣候變化、確保優質教育、為全民提供潔凈水源等。不難看出,與時尚行業最直接相關的方面包含:消除貧困,性別平等,合理的工作與經濟成長,可持續發展與消費,氣候行動,以及伙伴共同目標。
這些目標有助于一些時尚或相關行業的公司確立各自的優先發展計劃。開云集團的一位發言人就說,他們公司根據 “可持續發展目標” 設計了自己的 2025 年公司戰略,從而確保他們能應對所有的全球挑戰,其中囊括了從氣候變化到員工福利的整套方案。非贏利機構紡織交易組織(Textile Exchange)與各品牌供應商協作,采用更符合可持續性的纖維材料,他們從 2016 年開始就將 “可持續發展目標” 作為推廣有機面料和低沖擊面料的行動框架,他們表示,這些目標既可以成為風險管控的工具,也有助于推動創新,而投資者和公司也越來越多地將這些目標納入他們的風險和重要性評估過程之中。
聯合國提供的這些指導意見也有助于各品牌設定更宏大的目標,而不是僅僅局限于滿足最低要求。對于那些已經將這些目標所涵蓋的問題納入重點考量的品牌而言,“可持續發展目標” 可以幫助他們鞏固自身的優先戰略,或是考慮他們此前尚未優先考慮的一些方面。
創立于 2002 年的英國箱包與配飾品牌 Bottletop 已經開始探索使用天然橡膠作為一種新的材質,這一品牌的聯合創始人 Cameron Saul 表示,這樣做是出于 “可持續發展目標” 第十五條的原因:保護地球上的生物。聯合國在去年選擇了這一品牌來生產手環,開展了一場更大規模的公眾意識宣傳活動。
“聯合國來找我們,告訴我們說:‘你們要相信,除非大街小巷上的每個人都有這種強烈意識,并且共同努力去實現這些目標,我們是不可能實現這些目標的。’” 他回憶了當時的情況。Saul 表示,這一場活動共售出了五萬五千個手環,這些都是用升級再造的非法武器和海洋塑料垃圾制造而成的,關于這一活動的社交媒體瀏覽量達到九億之多。
Saul 指出,盡管形成意識并不必然代表會轉化為行動,但這卻是重要的第一步。這一產業對這顆星球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如果你能夠讓其在這一次產生轉變,那么我們對人、對這顆星球所產生的影響將會一環接著一環擴散開去,而且時尚產業也能夠成為這一過程的助力。時尚這一行業可以帶動人心,能號召,這是其它領域無可比擬的優勢。我們都離不開時尚。”
#TOGETHERBAND 活動期間,Bottletop 與聯合國共同設計手鏈,來推動全球目標的實現。? Bottletop
“可持續發展目標” 也在促使公司之間形成伙伴關系,針對某一問題共同協作。聯合國在去年發起了 “可持續時尚聯盟”,以此從聯合國內部促進和協調相關的力量。聯合國伙伴關系辦公室正在嘗試與這一產業的其它組織和部門合作,從而將這些力量擴大,因為他們發現,這些力量未必都會自發產生。
聯合國支持的其中一項行動就叫做 One x One,這項活動是由施華洛世奇和慢工廠基金會(Slow Factory Foundation)發起的,并得到了聯合國伙伴關系辦公室的支持,這一活動讓設計師與科學家或環保人士聯手,探尋針對不同挑戰尋找解決方案的可能;例如,紐約設計師 Mara Hoffman 就與勞動力發展項目 Custom Collaborative 一同合作,建立了一套針對衣物換新的訓練項目。
時尚業還有許多其他問題
這些目標還讓一些進步尤其遲緩的領域得到了關注。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個非營利機構 Remake 的創立者 Ayesha Barenblat 就認為,時尚業最落后的一面是無法讓所有人都享有性別平等,得到獲取合理薪資的安全融合就業的機會。“無論是從心懷壯志的設計者,還是從制衣工人方面來看,這一產業都主要是由女性組成的,而運作者卻主要是男性,這一點就極不尋常。” 她這樣表示。“我們現在談的是一個總值三萬億的產業,但其中絕大部分卻是建立在剝削和低薪基礎之上的。”
這些問題都有跡可尋。Barenblat 進一步指出,針對這些問題,大公司的做法通常不過是組織一些培訓活動,她將這些稱作為 “門面工程”,根本算不上實質性的改變。Barenblat 補充道,“這不過是在獲得女性的授權,而根本沒有觸及結構性問題。”
聯合國目標中包含的這些問題,如性別平等、消除貧困、合理的工作與經濟成長而,有一些時尚品牌已經開始在探索解決方案。美國服飾與鞋類品牌 Able and Nisolo 就合作參與了一項名為 “最低薪挑戰” 的活動,這項活動鼓勵各個品牌分享出各自的最低薪酬,從而促進透明度。牛仔品牌 Nudie Jeans 一直都支付工人最低生活工資,而服飾品牌 Alta Gracia 在多米尼加共和國開設的工廠得到了工人權利協會(Worker Rights Consortium)的認證,向雇員支付最低生活工資。
改變消費行為是必要前提
歸根結底,要讓這些努力取得成功,改變消費者行為是絕對必要的前提。非營利機構世界資源研究院(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商務中心的全球理事 Kevin Moss 表示,可持續消費的目標可以算是其它所有一切目標的交叉點。“在我看來,這一目標就是人的行為、消費和環境三者的交匯點。”
聯合國對于可持續消費的描述是,在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并改善生活質量的同時,將排放、垃圾、有毒物質以及對自然資源的使用降至最低,從而保護未來的世代。這一問題是此前許多可持續性和發展倡議中所忽略的。根據國際機構發布的數據,全世界材料消耗在 2017 年達到了 921 億噸,相較 1970 年的 270 億噸大幅增長了 254%。
他指出,這一問題的解決之道在于要尋找新的增長模式,在提供就業機會和經濟福祉的同時,“不依賴將更多的東西賣給更多的人。” 這其中包含更著重出售服務而不是物質商品;還有讓更多的品牌轉向商品再銷售的模式,拋棄只出售新制商品的模式。這些做法也還需要消費者們的行為做出改變,但他認為這一點是值得期待的,只要我們付出相當的努力。
“我認為,不斷擁有更多的物品這并非人類的先天性行為。在我看來,是時尚品牌和產業在推動著我們予取予求。”這是他的觀點。每家時尚公司都可以主動改變消費者的行為,從而讓這種心理產生逆轉,在此過程中,他們也能尋找出與之相適應的商業模式。“如果你只是改變了模式,卻沒有改變行為,那還是會失敗的。如果你只改變行為,而沒有改變商業模式,那你的消費者就會流去別的地方。做生意的門道就在于要同時實現以上兩者。切莫等待,大家必須立刻行動起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