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我是紡織人·科技特輯丨孫以澤:國家需求是科技創新指揮棒
本刊記者-李亞靜
見證科技力量
講述紡織情懷
中國紡織行業首檔大型系列短視頻
《我是紡織人·科技特輯》
傳遞產業溫度!
本系列為“紡織之光”支持紡織行業科技獎勵15周年特別報道

孫以澤
中國工程院院士、東華大學紡織科技創新中心主任
紡織大有可為,我們要繼續為我們國家的現代紡織工業,努力奮斗!”
孫以澤,三十年奮戰在教學科研一線,兩次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他率領團隊研發的特種繩纜,助力“蛟龍號”“科學號”破解深海世界難題,冬奧火炬外殼成型技術讓小火炬承載大能量。他,有著怎樣的紡織故事?
孫以澤:我這一輩子一直都在教學科研的一線奮斗。我最大的感悟就是,你的理論知識一定要跟世界結合,科學技術問題的提出,都是要從生產建設的一線凝煉出來的。我們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三尺講臺系國運,他把科技創新瞄準國家急需的地方。
孫以澤:我想要針對紡織行業的細分行業里面的龍頭企業,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在我們紡織行業建設一批智能制造工廠,那么我們國家的紡織工業的智能制造轉型升級,就基本有了一個引領性的群體,從而推動整個產業的智能制造轉型升級。
在高端紡織裝備的開發方面,我們也有詳細的規劃,像三維編織還要繼續深化,碳纖維復合材料全產業鏈的裝備我們要成體系地攻克,能夠推動我們國家高性能纖維復合材料產業的發展。在生物基纖維材料的裝備技術方面,我們還要進行創新。
整個紡織行業發生的變化,我們用巨大的變化來形容“它”一點也不為過。
見證行業變化,感慨人才培育。孫以澤與紡織之光基金會結緣已久。
孫以澤:“紡織之光”中國紡聯科技獎的設立,產生了很多杰出的人物,培養出了這么多的人才。然后,我們國內的紡織龍頭企業,也都是在“紡織之光”中國紡聯科技獎的推動下,實現技術進步,一代一代地在往前推進。
在孫以澤對未來的規劃里,寫滿了前沿關鍵詞,而被他排在第一位的,是為行業做貢獻。
孫以澤:未來,我是想,作為院士,責任和教授(教書)的擔子更重了,對于行業的科技進步有了一份沉甸甸量的責任,對于培養人才,也有了一份責任。
我的規劃,首先要為行業做貢獻,要為國家的重大科技問題的決策提出建議和依據,積極參與中國工程院的重大戰略咨詢項目的研究,然后要推動紡織裝備的科技進步。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