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麗鞋業以質量提升品牌競爭
日前,百麗鞋業集團位于安徽宿州的工業園正式投產。此前,百麗鞋業集團已在深圳大浪、東莞虎門、湖北秭歸建立了年產鞋超過2000萬雙的生產基地。談及此次地緣戰略布局,百麗國際CEO盛百椒強調指出,新廠作為未來事業發展的重要支撐點和強動力,質量控制是第一位的事情。
日前,記者深入百麗鞋業集團位于深圳的工業園采訪。在生產流水線上,在工作交流板報前,從員工崗位排班表中,在質檢員挑剔的眼神里,始終洋溢著一股濃濃的質量文化氣息。
走進百麗鞋業集團旗下品牌思加圖(Staccato)底部一車間,只見生產線分列兩邊排開,各個工序崗位上的工人忙碌而有序。車間主任曹啟獻說,他負責的生產線分為12個工作小組,上、下工序之間都有嚴格的質量檢測,如果上道工序做得不合格,就不會進入下一個工序。在最后裝箱前的總檢線上,每一雙鞋都要經過工人師傅們的“火眼金睛”,他們身邊就擺放著各款鞋的標準樣板,只要稍有瑕疵,就會被回傳到相應工序進行返工。
據了解,從2009年開始,百麗鞋業集團生產系統將返工率作為一項重要的考核指標,并制定了詳盡的產品質量考評管理辦法。廣東省制鞋專業委員會會長宋曉武告訴記者,一般來說,在工業化模式下,做一只鞋共有150多道工序,每道工序的質量把關與流程速度決定了成品質量與生產效率。因此,返工率不僅關系到企業經營效率,更是產品質量控制的一個“指揮棒”。
為了降低返工率,百麗鞋業集團對質量管理和工藝技術進行持續改善與系統性優化。以百麗鞋業集團旗下品牌他她(Tata)底一車間為例,2009年前3個月,返工率均在5%以上,而下半年的返工率穩定控制到了2%以下。
記者采訪后得知,該車間首先對制約質量因素的癥結進行了全面分析,接著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每天對各工序檢驗返工項進行匯總,特別是對排名前五位的返工項展開深入討論,找出問題所在并提出整改措施;對職工實行“三講”培訓,即為車間主任講工序操作的標準,為組長講工序的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項,為員工講操作心得,通過相互交流,形成質量共識;對特殊工藝、特殊要求、特殊材料現場全程跟進指導,告訴員工有困難找干部,建設服務型管理團隊;實行多獎少罰的激勵機制,提升員工的集體榮譽感,營造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培養責任心強的多面手,學會全部工序操作,以減少人力補充不及時對產品質量的影響。
顯然,返工是為了保障更高的品質。多年來,百麗鞋業集團建立了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對產品質量進行全程監管。在原材料方面,有專職檢測員對原材料進行耐磨、起毛、抗拉、折彎等一系列檢測。百麗鞋業集團對供應商的選擇也極為苛刻,通過嚴格的綜合考察和實踐合作后,供應商才能列入原材料供應商庫。在研發生產過程中,百麗鞋業集團強調從研發源頭上杜絕質量設計缺陷,上、下工序之間都有檢測點貫穿生產全過程。在售后服務反饋方面,公司開通消費者免費投訴咨詢熱線的企業,并由專業人員對顧客反映的意見進行詳細分析,將反饋信息再導入設計生產環節。
按以往的做法,公司把生產任務下達給車間,然后由車間主任根據經驗和實際情況制定計劃方案并組織生產。這樣給了生產主任較大的自主權,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百麗鞋業集團成立了精益生產項目小組,發揮智囊團作用,努力實現各個車間生產效率最大化,更從整體統籌的高度使企業資源配置最優化。經過挖潛增效、管理創新,以前要十幾天完成的生產訂單,現在幾天內即可完成,大大縮短了交貨期,也提高了物流與營運效率。
現代化制鞋實行的是流水線模式,如果生產不同的鞋要更換整個流水線的話,效率更會大打折扣。因此,百麗鞋業集團開始探索通過流程再造,實現換線模式的變革。2009年初,該集團在生產系統導入IE項目,用工業工程的方法探討建立一套從開發、技術、計劃、采購到生產整體協調的柔性生產模式,使傳統的車間生產制造更加規范化、管理更加科學化,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和計劃完成率,節約生產成本。
同時,他們還對管理系統進行了優化,使業務流程趨于標準化、系統操作趨于便捷化、信息傳遞趨于數字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