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的后學生時代
越來越多的80后還沒畢業就大著膽子“看房”、“買房”。“沒錢也要買”是這批人的總體特征。不論是家里掏首付還是付全款,還沒有完全融入職場生活的他們也大多繼續著啃老的生活。盡管生活有很多無奈,但是通過努力工作才是改變生活的唯一出路,打起精神來在職場中打拼成了他們的共同方向。
比起上一代,現在的80后、90后更加有思想,他們不再希望過著單一的兩點一線生活,希望在工作之余,有豐富的娛樂生活。他們關注的是:“我每天拼命工作,到底追求的是什么,我的目標在哪里呢?”
這一撥兒80后們很現實,他們對工作條件和環境有較高的要求:一是他們要有較多的機會可以選擇,二是他們希望在較短的時間內收入有較多的增加,三是要在寬松的空間內得到提升,四是要在較好的環境內讓自己開心。
用腳說話是80后員工的典型特點之一,他們的離職率一般都比較高。根據智聯招聘網一份《職場過來人》的調查顯示,工作不滿一年就跳槽的80后高達56%,一到兩年更換工作的也有25%。而80后員工更符合市場經濟精神,公開表明自己的利益,不委曲求全,不滿意的時候用腳投票。
希望工作不枯燥又有發展成了他們頻繁換工作的借口,也成了阻礙他們發展的瓶頸。
初入職場
找對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在職業生涯中,我們應首先明白自己的優勢,并以這些優勢來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我們要清楚地了解,自己到底有什么是能讓朋友、同事、上級領導及周邊的人值得稱道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就是你的財富,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如同一把鋒利的刀,利用好它便可以輕易地切開一次次機遇的口子。
要具備核心競爭力要學會以下三點:準確的職業定位、優秀的綜合能力、超強的執行能力。
在茫茫的畢業找工作大軍中,有人畢業即失業,有人在學生時代并不出眾,可進入社會之后卻嶄露頭角;有人在學校里很優秀,但在職場中的發展卻不那么順利;也有人畢業后抱著“金飯碗”暗自慶幸,卻始終徘徊在起點,碌碌無為。為什么在學校里大家都差不多,進入社會以后,境遇差別會越來越大呢?
闖過今年第一輪招聘的獨木橋,不少畢業生過五關斬六將終于進入入職實習期。眼看著即將摘到勝利的果實,半只腳已經踏進職場的新人們面對著日復一日的復印、打雜、跑腿買外賣、無所事事地枯坐,似乎漸漸消磨掉最初的熱情。抱怨、失意、不得志……畢業生入職實習的種種遭遇都在訴說著自己與職場的“水土不服”。
對于公司這批87后、88后的新同事,某外企職員劉雯的評價是:眼高手低、太過自我。“覺得這也不好,那也看不慣,可真把任務交給他們,最后總是差一口氣。”劉雯提醒職場新人應該本著“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精神來對待初入職場的每件小事。“大學生別太清高,首先要學會的就是放低姿態。”剛開始工作的時候,你肯定會做一些打雜的工作,不要抱怨來抱怨去,因為每個人剛工作的時候都要做一點打雜的工作以熟悉工作。
又到一年畢業時。隨著7月份全國高校的畢業潮,87-89年的80后最后一批孩子開始進入社會,未來迎接他們的將是職場的考驗和房奴的負擔。還沒有完全融入職場生活的他們也大多繼續著啃老的生活。盡管生活有很多無奈,但是通過努力工作才是改變生活的唯一出路,打起精神來在職場中打拼成了他們的共同方向。
初入職場我們要如何面對
●首先要確立你職業發展的目標是什么,人生的目標是什么。
●每個行業都不容易,但也有那么多的成功人士。他們是怎么成功的你有沒有去學習?
●社會的不公平之處我們不能改變,我們能努力的是提高自己,抓住那剩下不多的成功機遇,漠視那些讓你憤憤不平的不公平條件。
●不要幻想著找到一個工資高、工作內容簡單又輕松、升職機會非常大的職位,你沒有后臺沒有工作經驗,這樣人人都在搶的機會落不到你頭上。
●先生存下來,然后才是向自己的方向發展。
●大公司是做人,小公司是做事。進入公司工作以后,必須盡快融入寫字樓政治。職員能否得到提升,很大程度不在于是否努力,而在于老板對你的賞識程度。在寫字樓的政治斗爭中,一定要學會自我保護。
●不要懶惰,工作上的事情千萬不要懶惰,自己的機遇也不能懶惰,絕不放過任何一個機遇。
●求職不要刻意追求一步到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