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承包大棚當董事長 種菜年賺24萬
昨日上午,何曉萌正在查看創業的大學生已有50多人
一個1986年出生的北京女孩,目前已經是“北京營和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法人代表兼董事長。昨日來自大興區的消息,據不完全統計,該區大學畢業后回鄉創業的大學生已有50多人。
“85后”承包大棚當董事長
金絲邊眼鏡、扎個馬尾辮。今年24歲的何曉萌雖然表面看去仍未脫離學生氣息,但她目前已經是一個手下有27名員工的“合作社”董事長。
2008年,何曉萌大專即將畢業時,就琢磨自己創業。
在父母的幫助下,2008年11月,她成立了村里第一家農業合作社,承包了村里24個大棚來種植嫁接黃瓜。
一年后,何曉萌凈賺24萬元。目前,她把大棚承包數量由24個增加到36個。
區政府政策吸引大學生回鄉
據大興區提供的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該區長子營鎮、榆垡鎮、禮賢鎮等都出現了大學生回鄉創業事例。
“大學生從事農業生產,不僅使勞動力年輕化,而且會推動農業水平的提升。”大興農委主任汪寶國說,政府出資送這些有潛力、有技術的“新型農民”參加技術培訓,還出資為他們每人修建一座溫室大棚,免費使用。
“不過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創業。”首師大研究生論壇 職業生涯規劃輔導所特邀顧問陳暢表示,一些大學生如果創業失敗,可以當成一種歷練。
對話
“創業開始挺難”
何曉萌稱下一步打算為蔬菜申請綠色食品商標
新京報:大學學的什么專業?跟工作有關系嗎?
何曉萌:學的企業管理專業,對我現在管理員工有一定幫助。
新京報:為什么創業?
何曉萌:現在就業形勢本來就不是特別好,給別人打半天工,沒掙多少錢,還受氣。我同宿舍一個同學,一個月就800塊工資,還要自己租房,吃喝下來,根本一點錢不剩。
新京報:你畢業開合作社,資金從哪兒來?
何曉萌:畢業時趕上國家支持政策,比如說我承包24個大棚,每個棚國家支持4000元,另外的資金是向銀行貸款以及父母支持。
新京報:剛創業時遇到什么困難了嗎?
何曉萌:剛開始是挺難的,光跑一個項目就用了我大概兩個月的時間。記得當時辦手續時,要么不見人,要么人不見。一個手續辦下來,一個星期也過去了。
新京報:今后有何打算?
何曉萌:現在正在申請綠色食品商標,這樣蔬菜就可以進入超市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