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河南產業集群 創新才能有出路
簡介:2007年初,河南省將安陽縣鋼鐵產業、長垣縣起重機械、新野縣紡織、林州汽車配件等29個產業集群列為首批重點產業集群(重點產業基地)。“第二批命名的舞鋼市鋼鐵產業、鄭州紡織產業園兩個產業集群,和第一批命名的安陽縣鋼鐵產業集群一樣,年產值都超過100億元……
面對江浙、廣東等地產業集群盛極而衰、功能弱化的發展趨勢,以“低、小、散”為特征的河南產業集群也正經歷著一次關鍵的產業升級,其發展中的系統缺陷和市場失靈在未來若干年內將制約著其整體競爭力的提升。
這是一場“遲到的表彰”。7月9日,在河南產業集群工作會議上,當鄭州紡織產業園、新鄉縣振動機械、扶溝食品加工等18個產業集群命名為“第二批河南省重點產業集群(重點產業基地)”時,人們從中讀到的是一個個充滿傳奇的市場故事。
“這些產業集群,或出身于草根自然形成,或由政府之手助推而枝理相連,有許多已成為縣域經濟的重要支柱。”河南省中小企業局的一位負責人說。
但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面對江浙、廣東等地產業集群盛極而衰、功能弱化的發展趨勢,以“低、小、散”為特征的河南產業集群也正經歷著一次關鍵的產業升級,其發展中的系統缺陷和市場失靈在未來若干年內將制約著其整體競爭力的提升。
這是一個必須面對的現實。
隱憂漸顯
一個村、一個鄉、一個縣形成一個到若干個產業集群,這種現象,在河南并不鮮見。如整個長垣縣,生產起重機械、衛生和防腐材料的廠家星羅棋布,其產業集群的發育狀態和民間的創富熱情,被人稱為內地“小溫州”。
“到2007年底,全省年工業總產值1億元以上的產業集群共有388個,集群內集聚了14.5萬家企業,占全省中小企業總數的50.3%;年實現總產值占全省工業總產值的36.35%;吸納從業人員320萬人,占全省中小企業從業人員的38.13%?!焙幽鲜≈行∑髽I局局長李新杰介紹,“目前,在388個產業集群中有50%以上已具有一定規模,集聚企業較多,產品市場占有率高。如河南省的肉制品、方便面、速凍食品、面粉等均為全國銷量第一,虞城鋼卷尺占國內市場的85%,長垣縣起重機械占國內市場的65%,鄭州女褲占國內市場的60%等。同時,產業集群的出口拉動能力強。2007年全省產業集群出口有500多個品種,創匯22億美元以上?!? 2007年初,河南省將安陽縣鋼鐵產業、長垣縣起重機械、新野縣紡織、林州汽車配件等29個產業集群列為首批重點產業集群(重點產業基地)。有此“示范效應”,今年以來,又有18個產業集群脫穎而出,被命名為“第二批河南省重點產業集群(重點產業基地)”。
“第二批命名的舞鋼市鋼鐵產業、鄭州紡織產業園兩個產業集群,和第一批命名的安陽縣鋼鐵產業集群一樣,年產值都超過100億元,從中可見河南產業集群的發展速度之快?!焙幽鲜≈行∑髽I局總經濟師陳根成說。
以集群的協同、競合來對抗大型單體企業的執行效率低下、創新能力不足、市場反應緩慢,這,曾被專家們解讀為溫州等地之所以迅速崛起的原因。但,在當前中國節能減排壓力增加、勞動力成本整體上升、資源要素價格居高不下、出口形勢緊張等情況下,涵蓋大量中小企業的產業集群正在呈現升級換代之勢,有的甚至遭受淘汰性的滅頂之災。
以全國知名的溫州“紐扣之鄉”、“拉鏈之鄉”永嘉橋頭鎮為例,一度占據國內市場60%和國際市場80%的紐扣拉鏈產業,隨著義烏小商品市場品牌的不斷上升,逐漸陷入“門前冷落車馬稀”的狀況。市場的轉移使依托于市場的制造業增長也逐漸放緩,與年產值超百億元的泵閥等新興產業相比,年產值10多億元的紐扣和拉鏈產業,對于永嘉已經無足輕重了。2007年,永嘉泵閥的產值突破106億元,超過了永嘉311億工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更為重要的是,這個行業的平均利潤率,遠遠大于一般的輕工業。永嘉的變化只是浙江的一個縮影,更多勞動密集型產業面臨著空前嚴峻的挑戰:因勞動力成本上升,溫州蒼南的編織袋產業已經處于衰落之中,龍灣區的標準件產業群因為高耗能,皮革和不銹鋼管件業因為有嚴重污染,大部分小企業已被地方政府強制關閉了。
河南一些地方目前也開始出現如溫州這樣的產業萎縮現象。鞏義的電纜電線制造和機械加工、偃師和長葛的摩托車制造、新密和新鄉的造紙、許昌的童鞋生產,等等,有許多企業面臨整合乃至出局的命運。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地區,伴隨著老產業集群的衰落,以資本和規模為特征的重工業領域開始成為新的投資熱點。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同時市場經濟體制正在建立之中,產業集群發展中的系統缺陷和市場失靈比其他國家更為嚴重。因而限制了產業集群的發展,甚至導致集群的滅亡。對這一規律,我們必須高度關注,切不可為一時的輝煌迷惑住眼睛?!遍L江商學院教授、國內知名的產業集群研究專家駱明日前在河南講課時說。
無法回避的現實
河南的產業集群,目前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盡管,其表現形式并不那么明顯。
偃師市市委的一位官員長期關注產業集群的發展,他認為產業集群內部有“三病”:一是無序競爭,二是粗放管理,三是創新能力弱,低層次、高成本增長方式突出。對此,河南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建國指出:“一遇到客戶大家都比著降價,一旦價格跌到成本以下時,只能靠偷工減料或者制假的辦法去糊弄別人,這對產業集群造成的傷害是致命的?!? 對此,新鄉縣的振動機械行業有著切膚之痛。剛開始,該縣雖只有幾家振動機械制造企業,但標準、價格等都由他們說了算;到了后來,數百家企業蜂擁而起,為了搶占有限的市場,他們互相壓價,甚至不惜詆毀彼此的信譽,目前,整個行業的利潤率“降到了不能再降的程度”。
河南的產業集群,目前多處于前期的培育、發展階段。也正因此,其內部和外部的一些先天性的問題就急需盡早著手解決。
按照規律,產業集群的最大效應是行動主體的共同協作,即所謂的“共進共退”。河南產業集群內部企業之間的行業關聯度一般都不高,難以形成合力,推動建立各種企業間在市場機制之外的正式或非正式互動機制。記者在長垣縣看到,這里大個頭的起重機整機生產企業較多,但配件生產企業較少,企業外出采購環節較多,成本較大。
與沿海相比,河南的很多產業集群是依托于農村或小城鎮發展而成的,主要集中于一些技術含量不高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如紡織、服裝、鞋業、玩具、家具、燃氣灶具、不銹鋼器具等。這些產業對企業的規模、技術、勞動力的素質要求都不高,產業的進入壁壘低,有的產品甚至只要兩三個農民組成的家庭工廠就可以開始生產,因此,很多地區僅僅通過簡單的模仿與學習,就迅速形成了大量低端路線的產業集群,低水平重復并過度競爭,內部的分工和專業化必然受到限制。因此,如何解決人才、技術、資金實力偏弱等資源要素系統的“輸血”問題,以及如何解決創新問題,已成當務之急。
新密曲梁服裝產業集群目前有企業80多家,但這些企業多為中小企業,目前雖有“五朵云”、“渡森”、“法億利”等品牌著稱于世,且整個西褲、板褲的加工量占到了全國的1/6以上,但整體規模偏小、品牌效應偏弱、技術研發能力偏低,卻是不爭的事實。
在軟件和配套支持系統的建設方面,河南產業集群也普遍存在缺陷。按照成功經驗,一個成熟的產業集群,其內部必然有發達的金融、物流、信息等服務支持,目前河南的許多產業集群,多重“外向協同”,而缺乏系統的“內部連接”。而且,這些產業集群內部大多尚未建成良好的集體行動規則和內部溝通的渠道,缺乏誠信機制;普遍缺乏包容開放的社會人文氛圍,企業間過度的競爭造成了敵意防范心態,特別是某些地方的保護主義,歧視和限制外來企業和人口,阻礙了信息、資源的自由、有效的流動和配置。
“許多企業的治理結構還不規范,容易滿足于得過且過、放任自流的小農經濟經營模式?!蹦详柲抽_發區的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要知道,在目前,河南的一些產業集群還能適應產業轉移所帶來的機會和空間,但面對未來,如果對過去產業形態、組織管理的經驗和模式形成了習慣性依賴,不能積極謀變,那么,將來可能出現的后果當和如今的江浙無異。”
“工業園”之惑
培育并發展產業集群,自2006年以來成為河南省各級政府在促進民營經濟發展上的一個工作重點。
其典型思維和舉措就是,營造各類產業園和工業園。
李新杰指出,工業園區是產業集群發展的有效載體,要引導和支持中小企業向園區集聚,促進產業集群、特色經濟發展,“要建設好專業化工業園區,鼓勵有產業帶動能力的企業入園發展,引導中小企業入園配套生產。堅持把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產業集群、小城鎮建設、城市建設結合起來,合力建設,統籌規劃,共同發展;堅持把工業園區建設與合理利用土地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結合起來,實現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由于產業集群內企業多屬民營企業,興建工業園的目的,解決的是各級政府部門“無為而治”的工作局面。但,假如這種工作思路成了一窩蜂的簡單模仿甚至攀比行為,那么,一些工業園區的建設,就會走向其目標的反面。
首先是“集而不群”和“營養不良”。在目前的一些園區建設中,“亂點鴛鴦譜”、企業的“非集群化”傾向十分突出。一些地方政府對許多企業“行政捏合”,半強制性地外部“植入”,市場機制難以發揮作用,不能形成良性循環效果,而且,此舉導致房地產項目過度開發,雖然硬環境得到改善,但是使園區用地緊張,土地與勞動成本上升,后續企業入駐困難。在這樣一種匆忙的狀態之下,集群發展“目光短視”,缺乏對技術創新投入的力度,導致發展后勁不足,甚至消亡。目前,鄭州、新鄉一些地區的幾個產業集群就面臨如此困局。
行政化取向必然導致拔苗助長,而一些地區惡劣的商業環境和執法環境又讓一些本來“自由成長”的企業“不堪重負”,出現大規模外遷甚至外逃。前兩年,洛陽某地保險柜生產企業集體外遷,其肇因,即與當地的“亂收費”有關。
這還只是問題的一方面。由于形成園區產業的聚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