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類出口退稅政策需穩定
近日有消息稱,國家計劃調整“兩高一資”(高能耗、高污染和資源性)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對于能耗大、污染重的行業,如鋼鐵、冶金和資源性產業實行出口限制,導火索則是4月份鋼材出口量激增。此次出口退稅的調整雖未涉及紡織服裝行業,但也多少牽動了企業敏感的神經。
就在今年“春交會”上,紡織等出口企業曾表示,他們最關注“兩率”的穩定性,其中除了人民幣匯率外,另一個即是出口退稅率。有分析人士認為,今年我國出口雖然復蘇較快,但前景仍然不穩定。商務部有關人士也在公開場合表示,今年將保持出口政策的穩定性。
我們不妨回顧一下紡織服裝出口退稅政策近一兩年經歷的幾次調整。在較早感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劇烈沖擊情況下,國家為保持紡織工業穩定發展,在2008年8月至2009年4月間先后4次上調了紡織服裝產品的出口退稅率,使之從11%逐步提高到13%、14%、15%和16%。其中,2009年2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紡織工業和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會議明確了加快振興紡織工業,以自主創新、技術改造、淘汰落后、優化布局為重點,推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加大財稅金融支持的一系列方針政策。此次會議決定,將紡織服裝出口退稅率再增加一個百分點,即由14%提高至15%。此舉對進一步加大對中小紡織企業的扶持力度,減輕企業負擔,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年4月1日,國家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再度上調紡織、輕工等行業的出口退稅率。其中,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率上調至16%,但尚未達到17%的歷史最高點。
不可否認,出口對我國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仍然不可或缺。紡織服裝作為國家出口創匯大戶,承擔著保增長、促內銷、助穩定的重要責任。不僅如此,從企業角度分析,大批出口型企業不可能在短期內轉向內銷市場。出口企業倒閉將直接導致大量工人失業,畢竟紡織服裝行業承載的吸納大量勞動力的職能至少在未來5~10年內恐怕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國家幾次上調出口退稅率的著眼點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事實上,提高出口退稅率的政策實施以來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預期的效果。從自2009年11月份紡織品出口結束負增長后,今年前4個月紡織品出口凈值穩步持續上升。據海關統計,今年前兩個月我國紡織品累計出口額達101.59億美元,超過2008年的同期水平(94.63億美元),扣除產品價格等因素的影響,紡織品出口量已經恢復到2008年的水平。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目前已進入后危機時代,全球經濟正在復蘇,但是紡織服裝行業距全面復蘇仍有較大差距,企業仍面臨諸多挑戰。當前,穩定出口退稅政策對于紡織行業相當重要。只有確保紡織品服裝出口持續向好發展,才能維持紡織行業得來不易的穩定、健康發展的局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