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煙臺公布人才狀況報告:人才缺口43萬多人
到2015年,全市海洋經濟人才缺口為17.2萬人,其中,僅通用汽車、大宇造船、鴻福泰電子等大企業,三年內就需求各類人才近7萬人。報告指出,缺口中多為知識層次高、操作能力強的高技能人才,煙臺的實際供應能力不足十分之一,只能靠大批量培養引進,滿足人才需求的壓力很大。
昨日,煙臺市人才工作會議召開,并首次公布了《煙臺市人才狀況報告》。報告指出,截至2009年底,全市人才總量已達到136.2萬人,較2004年 底增長了近1倍,其中博士、碩士分別達到1200人和1.2萬人;預計到2015年,煙臺人才資源總需求量為180萬人,同時將存在43萬多人的缺口。
在會議現場,國家人事科學研究院院長吳江表示,人才建設在保證規模的同時,更要形成人才競爭優勢,在地方經濟的重點領域、關鍵行業聚集緊缺人才,從而保證城市未來競爭力。
人才經濟貢獻率達50%
據統計,“十五”期間全市經濟總量翻了一番,從1639億元增長到3728億元,人才資本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率達到50%。
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例,2009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3771.1億元,是2005年的3.37倍;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41.96%,比2005年提高了13.4個百分點。這其中,在全市14個省級以上園區,集中了全市50%以上的規模以上企業、80%以上的高新技術企業、85%以上來煙臺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以及眾多的科研院所。高素質科技人才創造了全市60%以上的高新技術產業產值。
“藍色人才”缺口超17萬人
目前,制造業已成為煙臺經濟最具優勢的領域,并形成了機械制造、電子信息、黃金和食品加工四大支柱產業,制造業也由此成為煙臺聚集人才的關鍵領域。
報告指出,截至2009年底,全市機械制造、電子信息、黃金、食品加工四大支柱產業人才總量分別達到12.5萬人、10.5萬人、3萬人和9萬人,,基本形成了集開發、管理、技能人才為一體的人才高地。
盡管煙臺制造業人才較2004年增加了32%、海洋經濟人才增幅達26.2%,為推動制造業膨脹升級、藍色經濟發展奠定了人才基礎。但隨著藍色經濟區、高端產業聚集區和高效生態區三大重點帶動戰略的實施,煙臺人才資源相對不足的矛盾將仍十分突出。
據測算,到2015年,全市海洋經濟人才缺口為17.2萬人,其中,僅通用汽車、大宇造船、鴻福泰電子等大企業,三年內就需求各類人才近7萬人。
報告指出,缺口中多為知識層次高、操作能力強的高技能人才,煙臺的實際供應能力不足十分之一,只能靠大批量培養引進,滿足人才需求的壓力很大。
據測算,到2015年,全市海洋經濟人才缺口為17.2萬人,其中,僅通用汽車、大宇造船、鴻福泰電子等大企業,三年內就需求各類人才近7萬人。報告指出,缺口中多為知識層次高、操作能力強的高技能人才,煙臺的實際供應能力不足十分之一,只能靠大批量培養引進,滿足人才需求的壓力很大。{page_break}
動漫人才缺口達1.1萬人
從人才產業結構看,截至2009年底,全市第一、第二、第三產業人才分別達到19.4萬人、59.2萬人、57.6萬人,比率由2004年的20.6:42:37.4調整為14.2:43.5:42.3。三產人才所占比例較2004年提高了5個百分點,有力促進了全市第三產業的發展。
不過目前煙臺三次產業中,二產占到經濟總量的60%以上,服務業尚不足32%。根據規劃,到2015年,三次產業結構比將調整為5:55:40,服務業比重將提升8個百分點以上,要求服務業人才總量和所占比重大幅提高。
目前,煙臺非農勞動力中受雇于服務業的不足43%,尤其是高端服務業人才的缺乏,制約了煙臺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其中,僅動漫和服務業外包人才缺口分別達1.1萬人和2.4萬人。
“柔性流動”引進優勢人才
根據初步確定,“十二五”期間,全市GDP、地方財政收入和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要在“十一五”的基礎上再翻一番,分別達到8000億元、400億元和20000億元以上,城鎮化率由目前的55.4%提高到63%。經濟總量如此持續較快增長,必須依靠科技第一動力和人才第一資源。報告指出,今后幾年,煙臺人才總量年增長速度至少要達到10.2%,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
為滿足人才需求,在綜合運用市場、行政、政策等多種手段,引導人才向制造業藍色經濟、新興高端產業轉移的同時,煙臺今后完善“柔性引才”機制引入高層次人才。在“柔性流動”方式中,人才可以不挪“窩”,只以技術發明、專利項目加盟企業;也可不加盟、不入伙、不謀職位、不拿工資,不建立任何行政隸屬關系,純粹以成果投入,按效益分成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